学术投稿

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研究进展

陆凤鸣;李春婷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溃疡愈合质量, 中医药, 幽门螺杆菌
摘要:综述了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相关文献,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毒邪客胃以及脾胃虚弱;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毒邪、气滞、血瘀为标;故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解毒,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渗透,利用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增强胃黏膜屏障、抗Hp、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渗湿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患儿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吗咪爱,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渗湿法对小儿秋季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显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脓毒症中医病机及治则探讨

    运用中医理论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治法进行探讨,提出脓毒症的中医病机是正虚毒恋,瘀阻络脉.病位在络脉.其辨证可借鉴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并根据此病机提出脓毒症的治则为扶正解毒,活血通络.

    作者:李雅飞;尤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用品物价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目的:使护理人员掌握医用品物价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在院内成立物价3级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职责,对产生的医疗费用认真审核,层层把关.结果:护理人员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拓宽了护理工作范围,密切了医患关系.

    作者:蒋塔丽;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中医推拿手法标准化的重要性

    中医推拿手法易学难精.众多推拿学教材、专著对其手法命名、操作方法及量化的具体描述较为混乱,同名异法和同法异名现象较为普遍,仅用文字描述,易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应建立推拿手法文献数据库,借鉴西方整脊疗法的发展模式,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促进推拿手法的量化及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严晓慧;严隽陶;龚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之方,具有活血祛痪、疏肝行气、缓急止痛功效.笔者列举了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更年期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病案,为本方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张作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7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免行清宫术及子宫切除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42例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基础上,加用宫缩素及抗菌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5-Fu)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结果:对照组66例中,19例行清宫术,14例行全宫切除;治疗组76例患者需行清宫者15例,需行子宫切除8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新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8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微波刀治疗后,配合万适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结果:经过6月的治疗观察,对照组治愈率为67.5%,复发率为33.5%;治疗组治愈率为88.1%,复发率为11.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蕊;孙晓晨;耿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于关联规则的肝硬变辨证数据挖掘研究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探索肝硬变和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00例肝硬变患者进行关联分析,找出符合小支持度和小置信度并形成规则的中医证候.结果:气滞/气郁证和血瘀证小支持度分别为21%和25%,小置信度分别为30%和35%,是符合强规则的中医证候.结论:关联规则是广泛运用的数据挖掘工具之一,能为中医药的深度挖掘和现代化研究提供研究.

    作者:陈明;杨慧芳;余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8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腰部扭挫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8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伤疗效肯定.

    作者:曾世贤;陈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柴胡止血液对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子宫出血后血清E2、P的影响

    目的:研究柴胡止血液对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量及雌二醇、孕酮的影响.方法:采用妊娠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模型,观察柴胡止血液对该模型子宫出血量的影响,及对药流大鼠血清E2、P含量的变化.结果:柴胡止血液可减少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模型的子宫出血量,柴胡止血液对药流大鼠血清E2较自然恢复组升高(P<0.05).结论:柴胡止血液可升高药流大鼠血清中E2含量,通过对子宫内膜的修复减少中孕药流大鼠子宫出血.

    作者:彭晋;姜涛;陈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周天寒应用经方验案举隅

    本文介绍了周天寒应用经方治疗失音、咳喘、心衰喘肿、肠道滴虫感染等病案,体现了其临床上辨证论治的经验,可启迪临床应用经方的思路.

    作者:邓福忠;艾显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琐议

    交泰丸所治之心火炽盛、心肾失调,与消渴痛心火炽盛之病因病机十分吻合.方中的单味药黄连和内桂对糖尿病都有治疗作用,但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运用较少.如能探明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防治的优势作用,将为中药复方的配伍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白永生;袁琳;陆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按压治疗假性延髓麻痹127例

    采用针刺配合按压治疗假性延髓麻痹127例,结果痊愈80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8.19%.

    作者:马占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当归对平滑肌作用的研究概况

    经过对相关的向性作用,小剂量当归挥发油对离体子宫略有兴奋作用,剂量增加对子宫活动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表现在扩血管作用、解痉作用、降低血管阻力等方面,但机制尚不明确.对气管平滑肌研究报道较少,有报道指出当归挥发油能明确舒张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经验

    精神分裂症分为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和单纯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可望收效.以针灸疗法治疗,必须慎审症象而准确辨证为前提,若审证不确,盲目施针,不惟不效,且损伤经气.由于精分症患者普遍缺失自如力,多反抗诊疗,故在针灸施术前,宜做好患者之保护性约束,以免患者自拔针,或折针、弯针等意外现象发生.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50例

    目的:观察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采用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痊愈4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蛇串疮65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抗病毒西药治疗;治疗纽35例,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治疗组为98%.结论:中药治疗蛇串疮疗效好.

    作者:张彦珂;宋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陈湘君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类风涅性关节交在中医辨证中属于痹证范畴,而痹证的发生,外因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因除与正气亏损、肝肾不足有关外,与脾胃的健运失常也密切相关.所以在治疗时,除常用方法之外,也需要重视健脾化湿方法的运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发作期以健脾利湿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除补益肝肾外,更需注重调理脾胃、顾护胃气.名老中医陈湘君教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各个阶段,善用健脾化湿法缓解病情,阻断病程发展.

    作者:赵蓓俊;陈湘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临床应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特为阳虚外感而设,治疗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即太阳少阴合病效如桴鼓.临床上病情单纯者,用本方不必加味,单刀直入,即可建功;病情复杂者,可随证加味而获良效.

    作者:李志刚;王睿非;罗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体会

    支气管哮喘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溯本求源、审察病机,谨守病机、综合论治,治标治本、贯穿始终;采取权衡缓急、标本兼顾、分期调治、针药并用的综合治疗方法.从病机,标本兼治;发作期,解痉平喘;缓解期,调补肺肾;三伏日,冬病夏治.

    作者:李建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