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慧;严隽陶;龚利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正虚邪羁、痰瘀交阻、滞络附骨、留注关节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方面,强调祛邪不忘挟正,并善用制马钱子研粉装胶囊服用,以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作者:胡瑞霞;胡瑞华;李会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现代化发展急需中医临床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以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为代表的多学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正确了解其实质内涵,避免盲目或错误使用,是当前中医临床研究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余学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经正本书>为南宋程迥所撰,未涉临床方剂,而以考辨为主.该书完整地记载了宋代太医局大方脉科考试所据之<伤寒论>全书,不但增加了医学史研究的史料,而且也使我们看到,<伤寒论>历传不衰,尤其在宋代取得飞速发展,这与皇朝关注医学与重视<伤寒论>的医疗价值密切相关.该书文献丰富,对研究中国古代医政、图书、典章制度、医学伦理、方剂度量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10年来关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文献.目前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证候研究较少,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综合性及较强说服力的统计学研究结论,认为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证候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成杰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经过对相关的向性作用,小剂量当归挥发油对离体子宫略有兴奋作用,剂量增加对子宫活动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表现在扩血管作用、解痉作用、降低血管阻力等方面,但机制尚不明确.对气管平滑肌研究报道较少,有报道指出当归挥发油能明确舒张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耳穴、艾灸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PTSD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38例,好转27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4.2%.结论:针灸治疗PTSD疗效显著.
作者:王彧;胡幼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类风涅性关节交在中医辨证中属于痹证范畴,而痹证的发生,外因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因除与正气亏损、肝肾不足有关外,与脾胃的健运失常也密切相关.所以在治疗时,除常用方法之外,也需要重视健脾化湿方法的运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发作期以健脾利湿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除补益肝肾外,更需注重调理脾胃、顾护胃气.名老中医陈湘君教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各个阶段,善用健脾化湿法缓解病情,阻断病程发展.
作者:赵蓓俊;陈湘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免行清宫术及子宫切除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42例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基础上,加用宫缩素及抗菌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5-Fu)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结果:对照组66例中,19例行清宫术,14例行全宫切除;治疗组76例患者需行清宫者15例,需行子宫切除8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新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麻黄附子细辛汤特为阳虚外感而设,治疗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即太阳少阴合病效如桴鼓.临床上病情单纯者,用本方不必加味,单刀直入,即可建功;病情复杂者,可随证加味而获良效.
作者:李志刚;王睿非;罗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相关文献,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毒邪客胃以及脾胃虚弱;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毒邪、气滞、血瘀为标;故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解毒,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渗透,利用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增强胃黏膜屏障、抗Hp、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作者:陆凤鸣;李春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使护理人员掌握医用品物价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在院内成立物价3级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职责,对产生的医疗费用认真审核,层层把关.结果:护理人员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拓宽了护理工作范围,密切了医患关系.
作者:蒋塔丽;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探索肝硬变和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00例肝硬变患者进行关联分析,找出符合小支持度和小置信度并形成规则的中医证候.结果:气滞/气郁证和血瘀证小支持度分别为21%和25%,小置信度分别为30%和35%,是符合强规则的中医证候.结论:关联规则是广泛运用的数据挖掘工具之一,能为中医药的深度挖掘和现代化研究提供研究.
作者:陈明;杨慧芳;余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患儿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吗咪爱,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渗湿法对小儿秋季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显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推拿手法易学难精.众多推拿学教材、专著对其手法命名、操作方法及量化的具体描述较为混乱,同名异法和同法异名现象较为普遍,仅用文字描述,易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应建立推拿手法文献数据库,借鉴西方整脊疗法的发展模式,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促进推拿手法的量化及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严晓慧;严隽陶;龚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接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的78例均经影像检查确诊的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病例,治疗后平均随访17月.结果:按照VAS疼痛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达96.1%.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理想.
作者:陈爽;董新刚;梁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周天寒应用经方治疗失音、咳喘、心衰喘肿、肠道滴虫感染等病案,体现了其临床上辨证论治的经验,可启迪临床应用经方的思路.
作者:邓福忠;艾显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脂肪肝的治疗,应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整体施治,必须时刻抓住脾升胃降这一要点,在治疗中突出脾胃的升清降浊之功,用药灵活多变,才是脂肪肝治疗的根本.
作者:薛宏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肝的疏泄失常,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采用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可使肝脾、肝胃功能恢复.
作者:刘娟;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张琳琪教授治疗肾痛综合征,早期注重宣肺健脾利湿以消肿;激素足量维持期,重视清利勿忘养阴;激素减量或小剂量维持期,注重培补脾肾;在激素应用期或激素完全撤减完时,注重固本调摄防复发.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遵循化瘀不离水、利水不伤阴之原则.
作者:康豪鹏;侯玉晋;张琳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