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60例

赵美琴

关键词:癌证, 发热, 痰热清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癌性发热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注意控制滴速在60滴/min内,1次/d,疗程为7 d.治疗过程中不用抗生素、激素及退热药等.结果:经过7 d治疗,60例患者,45例(75.0%)体温恢复正常,5例(8.3%)体温下降,10例(16.7%)无效.结论:痰热清治疗癌性发热,是一种既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又有明显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7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免行清宫术及子宫切除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42例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基础上,加用宫缩素及抗菌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5-Fu)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结果:对照组66例中,19例行清宫术,14例行全宫切除;治疗组76例患者需行清宫者15例,需行子宫切除8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新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50例

    目的:观察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采用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痊愈4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面瘫的中医分期论治

    面瘫发病迅速,其病机多为风邪客络、气血瘀滞,初起多为风邪客络,治宜祛风解毒;中期气血瘀滞,法当活血通络;痛久虚中挟实,重在养血通络.

    作者:李志轩;赵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升清降浊法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的治疗,应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整体施治,必须时刻抓住脾升胃降这一要点,在治疗中突出脾胃的升清降浊之功,用药灵活多变,才是脂肪肝治疗的根本.

    作者:薛宏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胡作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正虚邪羁、痰瘀交阻、滞络附骨、留注关节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方面,强调祛邪不忘挟正,并善用制马钱子研粉装胶囊服用,以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作者:胡瑞霞;胡瑞华;李会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理瀹骈文》脐疗法浅析

    <理瀹骈文>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治法的专著,该书将脐部与心口、丹田并列为外治三大施治部位,尤其对脐部的运用重视有加,该部位施治方法多样,治疗疾病众多,为后世脐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狄忠;姜硕;马玉侠;高树中;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于关联规则的肝硬变辨证数据挖掘研究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探索肝硬变和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00例肝硬变患者进行关联分析,找出符合小支持度和小置信度并形成规则的中医证候.结果:气滞/气郁证和血瘀证小支持度分别为21%和25%,小置信度分别为30%和35%,是符合强规则的中医证候.结论:关联规则是广泛运用的数据挖掘工具之一,能为中医药的深度挖掘和现代化研究提供研究.

    作者:陈明;杨慧芳;余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8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微波刀治疗后,配合万适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结果:经过6月的治疗观察,对照组治愈率为67.5%,复发率为33.5%;治疗组治愈率为88.1%,复发率为11.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蕊;孙晓晨;耿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伤寒六经病变本质探究

    通过对伤寒六经病变本质特点的分析,认为伤寒六经病变本质即六类综合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本质分别是局限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作者:郭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体会

    支气管哮喘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溯本求源、审察病机,谨守病机、综合论治,治标治本、贯穿始终;采取权衡缓急、标本兼顾、分期调治、针药并用的综合治疗方法.从病机,标本兼治;发作期,解痉平喘;缓解期,调补肺肾;三伏日,冬病夏治.

    作者:李建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60例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癌性发热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注意控制滴速在60滴/min内,1次/d,疗程为7 d.治疗过程中不用抗生素、激素及退热药等.结果:经过7 d治疗,60例患者,45例(75.0%)体温恢复正常,5例(8.3%)体温下降,10例(16.7%)无效.结论:痰热清治疗癌性发热,是一种既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又有明显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赵美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临床应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特为阳虚外感而设,治疗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即太阳少阴合病效如桴鼓.临床上病情单纯者,用本方不必加味,单刀直入,即可建功;病情复杂者,可随证加味而获良效.

    作者:李志刚;王睿非;罗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琐议

    交泰丸所治之心火炽盛、心肾失调,与消渴痛心火炽盛之病因病机十分吻合.方中的单味药黄连和内桂对糖尿病都有治疗作用,但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运用较少.如能探明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防治的优势作用,将为中药复方的配伍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白永生;袁琳;陆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之方,具有活血祛痪、疏肝行气、缓急止痛功效.笔者列举了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更年期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病案,为本方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张作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牵拉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

    目的:观察牵拉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确诊患者,采用牵拉旋扳手法治疗.隔天1次,连续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41例患者中,痊愈38例,占92.68%;显效1例,占2.44%;有效1例,占2.44%;无效1例,占2.44%,有效率为97.56%.结论:运用牵拉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见效快、治疗时间短、远期疗效稳定、治愈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宪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康灵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康灵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胃康灵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康灵胶囊具有健脾柔肝和胃之功能,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理想.

    作者:徐保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紫癜性肾炎中药应用频次分析

    对检索到的2000年以来的55篇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文章进行了用药频次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紫癜性肾炎以凉血活血解毒、活血化瘀、疏风清热、益气养阴类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茅根是治疗各证型的通用药物.

    作者:崔怀亮;云鹰;吕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观察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温胆汤加减,日1刺;对照组口服胃复誊片4片,日3次.结果: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连英;李继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主疏泄与脾胃病关系之探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肝的疏泄失常,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采用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可使肝脾、肝胃功能恢复.

    作者:刘娟;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蛇串疮65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抗病毒西药治疗;治疗纽35例,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治疗组为98%.结论:中药治疗蛇串疮疗效好.

    作者:张彦珂;宋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