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平
<理瀹骈文>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治法的专著,该书将脐部与心口、丹田并列为外治三大施治部位,尤其对脐部的运用重视有加,该部位施治方法多样,治疗疾病众多,为后世脐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狄忠;姜硕;马玉侠;高树中;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运用中医理论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治法进行探讨,提出脓毒症的中医病机是正虚毒恋,瘀阻络脉.病位在络脉.其辨证可借鉴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并根据此病机提出脓毒症的治则为扶正解毒,活血通络.
作者:李雅飞;尤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水煎剂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药选大黄、黄柏、黄连、黄芩、白头翁、诃子、木香、薏苡仁、白及、甘草为主方,随症加减,水煎滤液后保留灌肠.结果:有效率91.3%.结论:选用健脾燥湿、收敛中药水煎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
作者:樊书娟;刘武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改善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水平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将47例患者分为中药组28例和中西药组19例,比较用药前和用药12月后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CD4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分别为(521.0±214.4)个/mm3、(626.1±232.5)个/mm3和(341.4±157.8)个/mm3、(455.5±177.8)个/mm3均有显著上升.结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均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提高CD4细胞水平.
作者:吴亚梅;张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按<中国脑血病病防治指南>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配合使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2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1%,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患者外周血中G-CSF和CD34细胞升高明显,两者有相关性,且治疗组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动员BMSC治疗脑梗死的作用.
作者:张金生;张宝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肝的疏泄失常,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采用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可使肝脾、肝胃功能恢复.
作者:刘娟;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推拿手法易学难精.众多推拿学教材、专著对其手法命名、操作方法及量化的具体描述较为混乱,同名异法和同法异名现象较为普遍,仅用文字描述,易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应建立推拿手法文献数据库,借鉴西方整脊疗法的发展模式,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促进推拿手法的量化及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严晓慧;严隽陶;龚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接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的78例均经影像检查确诊的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病例,治疗后平均随访17月.结果:按照VAS疼痛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达96.1%.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理想.
作者:陈爽;董新刚;梁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微波刀治疗后,配合万适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结果:经过6月的治疗观察,对照组治愈率为67.5%,复发率为33.5%;治疗组治愈率为88.1%,复发率为11.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蕊;孙晓晨;耿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对检索到的2000年以来的55篇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文章进行了用药频次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紫癜性肾炎以凉血活血解毒、活血化瘀、疏风清热、益气养阴类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茅根是治疗各证型的通用药物.
作者:崔怀亮;云鹰;吕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分为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和单纯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可望收效.以针灸疗法治疗,必须慎审症象而准确辨证为前提,若审证不确,盲目施针,不惟不效,且损伤经气.由于精分症患者普遍缺失自如力,多反抗诊疗,故在针灸施术前,宜做好患者之保护性约束,以免患者自拔针,或折针、弯针等意外现象发生.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抗病毒西药治疗;治疗纽35例,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治疗组为98%.结论:中药治疗蛇串疮疗效好.
作者:张彦珂;宋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腰部扭挫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8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伤疗效肯定.
作者:曾世贤;陈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伤寒论>方组方严谨,用药精湛,配伍合理,疗效显著,被尊为经方.其常见配伍用药规律有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阴阳对立、寒热并用、舍性取用、反佐、药对、相畏相杀等,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秦荣;王玉香;王景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相关文献,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毒邪客胃以及脾胃虚弱;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毒邪、气滞、血瘀为标;故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解毒,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渗透,利用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增强胃黏膜屏障、抗Hp、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作者:陆凤鸣;李春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观察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温胆汤加减,日1刺;对照组口服胃复誊片4片,日3次.结果: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连英;李继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使护理人员掌握医用品物价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在院内成立物价3级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职责,对产生的医疗费用认真审核,层层把关.结果:护理人员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拓宽了护理工作范围,密切了医患关系.
作者:蒋塔丽;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经正本书>为南宋程迥所撰,未涉临床方剂,而以考辨为主.该书完整地记载了宋代太医局大方脉科考试所据之<伤寒论>全书,不但增加了医学史研究的史料,而且也使我们看到,<伤寒论>历传不衰,尤其在宋代取得飞速发展,这与皇朝关注医学与重视<伤寒论>的医疗价值密切相关.该书文献丰富,对研究中国古代医政、图书、典章制度、医学伦理、方剂度量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之方,具有活血祛痪、疏肝行气、缓急止痛功效.笔者列举了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更年期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病案,为本方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张作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