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秋葵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石金敏;李震;敬林林;钟丽君;贾陆

关键词:黄秋葵, 氯仿部位, 核磁共振, 结构鉴定
摘要:采用MCI柱色谱、ODS反相硅胶柱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等对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得到12个化合物.依据其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3β,7α-二羟基-5-豆甾烯(2)、熊果酸(3)、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醇(4)、达玛-3β,25-二醇-20,24-环氧-3-乙酰酯(5)、α-棕榈精(6)、黄花菜木脂素A(7)、黄花菜木脂素C(8)、异降香萜烯醇乙酸酯(9)、东莨菪亭(10)、丁香脂素(11)和黑立脂素苷(12),其中化合物2~12均为首次报导从黄秋葵中分离得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相关文献
  • 安吡昔康的有关物质研究

    对安吡昔康(1)工艺中产生的杂质进行分离、提纯,采用LC-MS及1H NMR进行结构确证为6-甲基-6H-7-氧代吡啶并[1,2-a]嘧啶并[5,4-c]-1,2-苯并噻嗪-5,5-二氧化物(3).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的有关物质.采用ODS色谱柱,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 4.5)-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4 nm.1的有关物质吡罗昔康(2)和3在0.3~1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5.0%和100.8%,RSD为1.19%和0.91%.

    作者:张培龙;于芳;王颖;杜继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沙格列汀合成路线图解

    沙格列汀(saxagliptin,1),化学名为(1S,3S,5S)-2-[(2S)-2-氨基-2-(3-羟基三环[3.3.1.13,7]癸烷)乙酰基]-2-氮杂双环[3.1.0]己烷-3-腈,是由百时美施贵宝和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2009年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1-3].

    作者:赵昊昱;谢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醒脑静脂肪乳注射液中挥发性成分的GC指纹图谱

    建立了醒脑静脂肪乳注射液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采用DB-1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FID)温度250℃;柱温初始温度50℃,以6℃/min升至150℃,保持11 min,再以6℃/min升至220℃,保持20 min;柱流速1.5 ml/min;分流比10∶1;载气为氮气.测定了10批自制制剂,标定了11个共有峰,并选择冰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龙脑作为标准峰,本法重复性较好,制剂中共有峰分离完全.

    作者:张来芳;俞海荣;张喜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秋葵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MCI柱色谱、ODS反相硅胶柱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等对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得到12个化合物.依据其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3β,7α-二羟基-5-豆甾烯(2)、熊果酸(3)、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醇(4)、达玛-3β,25-二醇-20,24-环氧-3-乙酰酯(5)、α-棕榈精(6)、黄花菜木脂素A(7)、黄花菜木脂素C(8)、异降香萜烯醇乙酸酯(9)、东莨菪亭(10)、丁香脂素(11)和黑立脂素苷(12),其中化合物2~12均为首次报导从黄秋葵中分离得到.

    作者:石金敏;李震;敬林林;钟丽君;贾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瑞匹坦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选了阿瑞匹坦静脉注射乳剂的佳处方,并考察了形态、粒径、ζ电位和稳定性等基本性质.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及油酸的用量对制品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优化得到的阿瑞匹坦乳剂的处方为:阿瑞匹坦0.25%、大豆油15%、蛋黄磷脂E80 2.5%、油酸0.125%.所得制品外观呈乳白色,灭菌前、后的平均粒径、PDI、离心稳定常数(Ke)、ζ电位、pH和1含量(标示量%)分别为(218.71±1.26)和(220.3±0.53) nm、0.203±0.016和0.210±0.009、0.21±0.01和0.34±0.01、(-37.8±0.2)和(-37.6±0.8) mV、7.21±0.23和7.31±0.30、(101.03±0.89)%和(101.12±1.20)%.

    作者:周卫;陈飞;陈宁;毛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艾滋病疫苗研发领域的投资趋势

    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组织的HIV疫苗和杀微生物剂资源跟踪工作组2005~2012年发布的8个年度研究报告、国际艾滋病疫苗促进组织(IAVI)建立的疫苗临床试验数据库以及科技论文和资讯报道信息,显示预防性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受重视,其次是局部用杀微生物剂.该领域重要的投资者是美国政府和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但业内专家对于艾滋病疫苗能否在近期内研发成功大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目前在获得多种广谱中和抗体、分析这些抗体及与其结合的抗原表位的三维空间构型和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如何产生广谱中和抗体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在疫苗载体方面,研究人员更为关注的是能复制且安全性高的病毒载体.综合分析艾滋病疫苗研究投入经费用途流向、研究人员的关注点,及该领域的领先科学家关于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未来看法,可以推断艾滋病疫苗目前仍处于发现阶段.目前有37个预防性的候选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其中Ⅰ期有33个,Ⅰ/Ⅱ期有1个,Ⅱ期有3个.检验这些候选疫苗是否有效将面临研究经费不足的挑战.

    作者:张冬梅;刘叔文;姜世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MGCD0103的合成

    3-乙酰基吡啶经缩合、环合、氯代及胺化制得4-[[4-(3-吡啶基)嘧啶-2-氨基]甲基]苯甲酸甲酯,再经水解和缩合制得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GCD0103,总收率约26%(以3-乙酰基吡啶计),纯度99.4%.

    作者:黄道伟;马志龙;张庆伟;张越;李建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特定分子量明胶多肽分离分级及其过程特征分析

    特定分子量明胶多肽的制备是药用明胶和胶原蛋白高值化应用的热点,但因明胶的多分散性和不均一性,不易实现特定分子量明胶的定向分离.本研究以数均分子量Mn 4.5× 104的明胶为原料,以Mn 2.5×104~3.5×104的明胶多肽为分离目标,利用热降解、膜过滤及有机溶剂分级沉降工艺,制得Mn 2.8×104且具有正态分布特征的明胶多肽;并对明胶在凝胶过滤色谱分析中的保留行为、膜分离特征及不同分级沉淀方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涛;金小宝;尹辉;李明;朱家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b1的HPLC法测定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的4种三七皂苷类成分——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b1.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结果表明,4种三七皂苷类成分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6.0%~101.8%,RSD小于1.8%.

    作者:陆继伟;于建;王柯;季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及总黄酮醇苷的HPLC法测定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的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及总黄酮醇苷,评价了注射液的质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5∶45),检测波长360 nm.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水解前后,其主要组分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宽,平均加样回收率水解前分别为100.2%、100.3%和100.2%,RSD分别为0.64%、1.14%和0.40%水解后分别为100.0%、100.7%和100.3%,RSD分别为0.79%、0.98%和1.00%.

    作者:林佳媛;张鹏;蔡卫民;马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厚朴酚聚乙二醇-聚L-乳酸电纺纤维的制备及酶降解药物释放

    以聚乙二醇-聚L-乳酸为载体材料,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得包载厚朴酚的纤维毡.扫描电镜和Photoshop 5.0软件测定结果表明得到了表面光滑、直径较均一的纤维;广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载药纤维表面无药物结晶.采用HPLC法测定了载药纤维毡中厚朴酚在含或不含蛋白酶K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累积释放率.结果表明,当介质中加入蛋白酶K(含量为2.5 μg/ml)后,厚朴酚的释放速率即明显加快.酶浓度由2.5 μg/ml升至10 μg/ml时,厚朴酚释放速率继续增加,但增幅较小.介质中无蛋白酶K存在时,将释放曲线分段后用Higuchi方程拟合效果较好;有蛋白酶K存在时,药物释放曲线在平台期前呈现一级释放动力学形式.

    作者:王浩;邓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端高效评价指标分析与应用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要的发展战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更需要从依赖环境、资源、成本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科技与管理,提升技术能级、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的高端高效发展模式.本文构建了基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当前发展特征的高端高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应用分析,对招商选资、产业扶持等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赵腾;刘立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多单元口崩脉冲控释片的研制.Ⅲ.盐酸地尔硫(卓)脉冲小丸口崩片的释药机制及其初步体内评价

    测定了3批盐酸地尔硫(卓)脉冲控释小丸口崩片的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并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表明,本品在4h内的累积释放率低于10%,0~24h的体外释放度用零级模型拟合效果较好,5~24h的体外释放度用Higuchi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并考察其与市售控释胶囊(Herbesser,参比制剂)在6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结果表明,与参比制剂相比,本品在体内的释药较参比制剂推迟4~5 h,达到了预设的脉冲和控释效果.用Loo-Riegelman法计算本品体内吸收率,并与相应时间的体外释放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所得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7 0,提示其体内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梁超峰;周焘;陈桐楷;郑映燕;钟国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维格列汀的合成

    L-脯氨酰胺经氯乙酰氯酰化得(S)-N-氯乙酰基-2-氨甲酰基吡咯烷(2),2经三氟乙酐脱水得(S)-N-氯乙酰基-2-氰基吡咯烷(3),3与3-氨基-1-金刚烷醇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2型糖尿病治疗药维格列汀,总收率约70%(以L-脯氨酰胺计).

    作者:宋伟国;付永强;张晓攀;夏艳;徐文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盐酸氟西汀肠溶片的研制

    采用单因素法筛选了盐酸氟西汀肠溶片片芯、隔离层包衣液和肠溶衣包衣液的处方.结果表明,片芯中的关键辅料羟丙甲纤维素E50、羧甲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分别为5%、15%和25%,黏合剂宜采用5%淀粉浆.以5%欧巴代Y-1-7000水分散体对所得片芯包隔离衣层,增重为1%,再以5%聚丙烯酸树脂L30D-55(含5%单硬脂酸甘油酯和1%甘露醇)包肠溶衣层,增重为3%.所得制品在0.1 mol/L盐酸中2h累积释放率≤5%,在pH 6.8缓冲液中30 min释放完全.3批制品的体外释放曲线均与参比制剂(ProzacWeekly胶囊)相似,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

    作者:范新华;屠永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4-(3-吡啶基)-1H-咪唑的合成

    3-溴乙酰基吡啶经DMSO氧化制得吡啶基乙酮醛,不经纯化,与乙酸铵和甲醛经Debus-Radziszewski环合反应制得泰利霉素侧链4-(3-吡啶基)-1H-咪唑,总收率约66%.

    作者:曹志凌;刘冰;刘文杰;宋晓凯;薄文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球药品研发进展(2012.03)

    本月全球药品研发进展取得成效的药物有53个,较上月增加3个,其中进入注册阶段的药物数量略有减少,进入注册前阶段的药品数量有所增加,而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的药品数量与上月持平.进入注册阶段的有27个,比上月减少1个.其中12个为全球首次注册的新活性物质、新制剂和新适应证,其余15个均为在新市场补充注册.

    作者:吴霖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热塑性弹性体(TPE)是一类三嵌段共聚物,在常温下具有高弹性,在高温下具有可塑性,可用于制备热熔型压敏胶和溶剂型压敏胶.本文综述了TPE压敏胶的基质处方、终产品类型和质量评价指标,并简单对比了国内外TPE压敏胶的差距.

    作者:马建芳;罗华菲;朱壮志;陈纯;王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利伐沙班合成路线图解

    利伐沙班(rivaroxaban,1),化学名为5-氯-N-[[(5S)-2-氧代-3-[4-(3-氧代-4-吗啉基)苯基]-1,3-噁唑烷-5-基]甲基]噻吩-2-甲酰胺,是拜耳和强生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口服抗凝药,2008年在欧盟和加拿大获得批准,用于预防关节置换术后的静脉血栓.本品通过直接抑制Xa因子达到抗凝作用,有望成为肝素和维生素K拮抗药的替代物[1-3].

    作者:李超;郭锦材;张拥军;张兴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盐酸伐昔洛韦有关物质的合成

    为了控制抗病毒药盐酸伐昔洛韦产品质量,分别合成了欧洲药典7.0版收载的两个有关物质:以氢化钠为碱,在乙二醇二丁醚中用N-Cbz伐昔洛韦分别与碘甲烷和碘乙烷反应生成N-甲基-N-Cbz伐昔洛韦和N-乙基-N-Cbz伐昔洛韦,随后在钯炭催化下氢解脱保护制得N-甲基伐昔洛韦(2)和N-乙基伐昔洛韦(3).该方法是立体位阻较大的N-Cbz氨基酸衍生物的N-烷基化反应的改进方法.

    作者:蒲通;王乃星;范一;陈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药学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