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麻倩;蒲萌萌;赵辉;谢兰兰;范志刚

关键词: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影响因素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除日常药物饮食治疗以外,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管理也十分重要,为让患者了解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从自我管理的概念、国内外自我管理行为现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olyene phosphatidylcholine,PPC)联合腺苷蛋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机制.方法 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纳入NASH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单药治疗组30例,给予PPC治疗;联合治疗组120例,在PPC单药治疗组基础上联合不同剂量SAM,与单药治疗组按2:1比例入组,分为SAM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60例.治疗总疗程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生化与血脂、血清TNF-α与IL-6,以及肝脏影像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以联合治疗组改善更著(85.50%vs 76.67%,P<0.05);停药24周后肝生化指标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均略有反弹,但以联合治疗组反弹率低(7.20%vs 16.67%,P<0.05).结论 PPC联合SAM临床治疗NASH患者疗效更优且用药安全,机制可能与联合治疗更强效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有关.

    作者:徐成军;周素珍;杨静静;王泳;王玮;申川;王亚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用CGA个性化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老年综合评估(CGA)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16例,根据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CGA个性化护理,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常模相比,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总体生活质量6个领域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对医疗手段及药物依赖性等条目得分显著升高(P<0.05),其余条目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个人信仰/宗教、总体生活质量7个领域得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GA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老年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琳;房先顺;陈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纤维桩加全瓷冠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桩加全瓷冠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需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残根残冠患者100例,以治疗方法分组,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组50例给予牙冠延长术联合正畸牵引手术治疗,纤维桩加全瓷冠组50例则给予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治疗.比较2组残根残冠修复效果;修复后修复体强度、美学效果、咀嚼功能、舒适度;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牙根折断、桩核脱落、松动、移位和继发龋齿的发生率.结果 纤维桩加全瓷冠组残根残冠修复效果高于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组(P<0.05);纤维桩加全瓷冠组修复后修复体强度、美学效果、咀嚼功能、舒适度高于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组(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纤维桩加全瓷冠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组(P<0.05).纤维桩加全瓷冠组牙根折断、桩核脱落、松动、移位和继发龋齿的发生率低于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组(P<0.05).结论 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治疗残根残冠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修复后的稳固性,提高修复效果和美学效果,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高其舒适度和生活质量,且修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李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因检测指导P2 Y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检索近5年来的PubMed,对以基因检测为指导的P2Y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探讨以基因检测为指导的P2Y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为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并结合现状给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作者:杨莲英;宋娟;李芳婷;杨秀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调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76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152例为观察组,75例健康查体青少年的父母1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64±6.17)分、(45.36±7.15)分,高于对照组的(27.32±3.56)分、(28.38±4.5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父母焦虑、抑郁均与父母、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经济收入有关(P<0.05),而与宗教信仰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父母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的独立因素.患儿父母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焦虑抑郁,父母和受教育程度是焦虑、抑郁发生的独立因素,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降低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

    作者:蒙春夏;潘丽妹;谢新凤;黄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除日常药物饮食治疗以外,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管理也十分重要,为让患者了解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从自我管理的概念、国内外自我管理行为现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作者:麻倩;蒲萌萌;赵辉;谢兰兰;范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ABCG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易感性、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ABCG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易感性、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比、年龄等一般信息及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测定并比较胃癌患者化疗前后ABCG2蛋白表达水平,并根据化疗效果,将80例胃癌患者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比较4组患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间、不同年龄段、不同浸润深度患者间ABCG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者,低分化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受试者、中分化者高于高分化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化疗后癌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为明显低于化疗前,化疗效果越差的患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ABCG2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 ABCG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化疗效果密切相关.

    作者:孙永红;何群育;杨蜜;秦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肝移植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移植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行肝移植术的108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睡眠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胃肠系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肝移植术后疼痛护理中能取得明显效果,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生活的质量.

    作者:朱雪娟;史艳敏;任贵军;魏洁;曲红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s-CRP、IL-6、IL-8及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阿伐托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在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伐托他汀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eNOS和NO水平检测,动脉粥样斑块评估以及血清hs-CRP、IL-6、IL-8及MMP-9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HISS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eNOS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MT、斑块面积、斑块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IL-6、IL-8、MMP-9和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IL-8、MMP-9和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斑块数量,降低血清hs-CRP、IL-6、IL-8及MMP-9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静;骆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乳腺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90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90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细胞凋亡及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聚合酶两步法(PV法)检测乳腺正常组织、乳腺腺瘤及乳腺癌中HSP90的表达情况,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SP90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而与增殖指数(PI)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普遍存在细胞凋亡、增值机制的紊乱,HSP90的异常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吕延鹏;尤江立;王峰;杨广;李一鹏;翁立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并OSA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稳心颗粒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并探讨稳心颗粒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OS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加用稳心颗粒,共治疗90 d.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左心功能、AHI,计算室性心律失常评分,并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HRV各参数.结果血清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评分成正相关(P<0.05),而ET-1水平与之不相关(P>0.05).治疗后,2组左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室性心律失常评分及血清IL-17、TNF-α、hs-CRP、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室性心律失常评分、IL-17、TNF-α、AngⅡ以试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2组ET-1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HRV参数RMSSD、PNN50%均明显上升(P<0.05),以试验组上升更为显著(P<0.05),HRV参数SDNN、SDAN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7、TNF-α、hs-CRP、AngⅡ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稳心颗粒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与降低血清IL-17、TNF-α、Ang Ⅱ水平,改善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作者:赖晓峰;刘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维生素D3对尿毒症患者血清Leptin、PGRN和FGF-23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维生素D3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瘦素(Leptin)、颗粒蛋白前体(PGRN)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维生素D3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皮肤瘙痒缓解率,治疗前后血清钙、磷、PTH、血管钙化评分、生活质量、Leptin、PGRN和FGF-23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皮肤瘙痒总缓解率为76.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38%(χ2=4.200,P<0.05).观察组的疲劳程度、抑郁表现、挫折感、人际关系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的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钙、磷、PTH、血管钙化评分、Leptin、PGRN和FGF-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血清磷、PTH、血管钙化评分、Leptin、PGRN和FGF-23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而观察组的血清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维生素D3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具有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机体的微炎症改善有关.

    作者:陆玉兰;周毅;王燕;张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血清Vaspin、NGAL和Kim-1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葵胶囊治疗.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白蛋白(24 h UAlb),血肌酐(Scr),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比还原黏度,Vaspin,NGAL和Kim-1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χ2=4.602,P<0.05).2组治疗前FBG、HbA1c、24 h UAlb、Scr、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比还原黏度、Vaspin、NGAL和Ki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FBG、HbA1c、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比还原黏度、NGAL和Kim-1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2组的Vaspi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或者降低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而2组FBG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能与黄葵胶囊具有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缓解机体的Vaspin、NGAL和Kim-1紊乱有关.

    作者:丁花花;于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伤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送检伤口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866例伤口分泌物标本,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00株,阳性检出率为34.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55株占51.7%,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137株占45.7%,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8株占2.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敏感率均为100%;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均达95%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敏感率均为100%.不动杆菌属表现为多重耐药且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伤口分泌物的菌群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多见,临床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正确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患者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效果,以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美清;袁慧;刘玉磊;张艳艳;王丽;郭欣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脑脊液及多项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脑脊液及多项血清学指标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4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脑脊液检测分为病毒组(n=81)、细菌组(n=81)、正常组(n=8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资料搜集,标本检测,数据整理,对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与脑脊液、血清学指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脑脊液生化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进行分析,S100B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3组患者脑脊液指标水平进行分析,CRP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3组患者血清联合脑脊液实验室检查下指标水平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中CysC、S100B、MMP-9指标较敏感,血清中CRP、Cys C、MMP-9指标较敏感,可提示患者病情,联合检测可有效改善检测效果,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病情判断以及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楠;张中馥;徐丽娟;郝改领;李清华;贾系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16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为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并医治,采用任意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将常规性的药物治疗方案应用在2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时对照组只接受一般性护理,治疗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采用分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干预周期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护理后服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27.56±2.13)分和(23.11±3.09)分,明显高于护理前的(16.09±2.56)分和(16.20±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舒张末内径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治疗组心室收缩末内径和舒张末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护理后身体、情绪、社会、家庭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能提高长期服药依从性,促进心功能改善,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冰;张敬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所分娩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产妇共4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产妇焦虑、抑郁程度,比较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79.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产褥感染、产妇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0.0%、1.5%、2.0%低于对照组的18.5%、5.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5%、3.0%低于对照组的1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可改善胎膜早破孕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剖宫产率,降低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海莲;刘晓倩;褚丽敏;李海香;黄丽霞;赵明霞;张彦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作用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患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风险的改善作用.方法173例COPD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对发生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生存分析的方法探讨干预措施在COPD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结果研究期间患者出现急性加重2次以上占75.14%,1年复发率42.10%,2年复发率达93.64%,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1年复发率16.99%,2年复发率76.47%,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后患者某时点不发生COPD急性加重的概率显著大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前(P<0.05或<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延长COPD急性发作周期,降低特定时点COPD急性加重的概率.

    作者:王莉莉;赵燕;朱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作为诊断和(或)预后因子的价值.方法 2011至2012年接受治疗的40例NSCLC患者,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12例女性和28例男性NSCLC患者癌性和非癌性肺组织中hTERT的表达情况,根据临床资料及1、2、5年生存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癌组织中的hTERT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肿瘤浸润的肺实质(P<0.05).hTERT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两种组织病理学类型(腺癌和鳞状细胞癌)间的hTERT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hTERT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生存率无关.结论 QRT-PCR在肿瘤及相应无癌组织中检测到hTERT mRNA表达,可作为NSCLC的诊断指标,但它似乎不是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

    作者:邓日强;万仁平;肖芸;李友涛;谢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141抑制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机制

    目的 探讨miR-141对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VM)体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应用三维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株A172和U251构建,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A172和U251,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miR-14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A172和U251对VM体外形成的影响、并且检测与VM相关分子标记物EphA2、MMP-2和Laminin5γ2三种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三维培养下,恶性胶质瘤细胞株A172和U251能够在Matrigel基质胶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孔状管腔结构(三维管道结构).转染miR-141后,A172和U251细胞VM在Matrigel基质胶上形成的总节点(血管)数明显减少,miR-NC组的节点数量为(9.67±0.58),miR-141组的节点数量为(5.33±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72和U251细胞VM的能力显著下降,过表达miR-141可使VM相关分子标记物EphA2,MMP-2和Laminin5γ2三种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miR-141转染A172和U251细胞后对VM具有抑制作用,MMP-2/laminin 5gamma2信号通路可能是miR-141-EphA2影响VM形成的下游通路.

    作者:黎国雄;黄敏;胡翔;陈家祥;王继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