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成药送服法之管见

杜文忠;芦云霞

关键词:中成药, 送服法, 药引
摘要: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应用广泛、节约药材、便于服用携带和贮存的特点,但由于中成药剂型的固定,临证使用时不能随症加减变化,加之目前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临床上多以温开水送服,致使中成药的疗效受影响.本文综合历代中成药送服法,在服成药时酌情使用药引,有助引导成药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成药的疗效.结合笔者的体会,试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愈风通络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10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头面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发作阵发性剧烈疼痛,但不伴颜面三叉神经功能破坏表现,其病因尚不明了.目前治疗此病还未有特效药物,笔者临证数十载,根据中医理论,运用自拟愈风通络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尚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炎热无汗症

    冯某,男,49岁,2003年8月9日初诊.患者缘于20年前盛夏中午在野外劳动后出现身不汗出,并伴有心慌难忍,面色萎黄,而后每遇炎热天即出现全身无汗,心慌难忍,须即停止劳动到凉爽处休息,并伴有面色萎黄,全身畏寒,皮肤触之灼热,背部起疙瘩,但无痛痒,而天气转凉爽时反可出微汗.曾多处求医罔效.症见面色萎黄,背部疙瘩似黄豆大小,较密集,色略青紫,触之略硬,压不退色,无压痛,舌质紫红、体胖,苔黄腻,脉弦滑.

    作者:张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律复康胶囊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律复康胶囊是我院已故孙建芝教授治疗心率失常的经验方,与心律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律复康胶囊临床症状有效率95.0%,心电图有效率88.3%;心律平临床症状有效率65.0%,心电图有效率75.0%.经统计学处理,律复康胶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心律平(P<0.05),而在心电图疗效方面,两者相似(P>0.05).

    作者:李中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杨叔禹教授用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杨叔禹教授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师长期从事糖尿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造诣颇深,笔者侍诊左右,蒙其亲授,受益匪浅.现就其用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英;吴秋英;陈弼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应用血脂康临床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大多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不稳定,发生斑块破裂,诱发局部血小板聚集和不完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严重阻塞血管腔,影响血流所引起.他汀类药物已证明不仅改善血脂代谢而且具有消除炎症,稳定斑块,迅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逆转受损内皮功能等多向性效应.因此,当前主张在UA患者中越早应用他汀类药物越好[1].我们在UA的早期应用血脂康,探讨血脂康在UA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刘智勇;张红丽;全瑞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脉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兔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复苏兔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生脉注射液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及时机.方法:健康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常规复苏组;B组:在常规复苏同时加入生脉注射液5 ml;C组:在常规复苏开始5 min后,加入生脉注射液5 ml;D组:在常规复苏开始10 min后加入生脉注射液5 ml;E组:在常规复苏开始15 min后加入升脉注射液5 ml.采用窒息法制成心脏骤停动物模型,进行心肺复苏,电镜观察心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复苏后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甚至呈空泡.但各组之间存在差异,A组病变严重,B组病变轻,C组、D组、E组病变依次加重,但都比A组轻.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减轻复苏兔心肌细胞超微的病理改变,且与应用时机有一定的关系,应用越早,损害越轻,故生脉注射液辅助复苏是有益的.

    作者:孙素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病40例疗效观察

    急性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单纯西药治疗淋病已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实践证明,疗效较佳.笔者2001年7月~2003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淋病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童玉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乳房纤维瘤体会

    乳房纤维瘤是女性乳房疾患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常以不同程度的乳房胀、刺或走窜性疼痛,尤以经行前期为甚, 且伴有急躁易怒, 烦躁不安等精神障碍前来就诊.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或服用激素治疗,但很多病人不愿接受手术,而且激素治疗会对月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医药治疗成为首选.笔者近年来临床上用针刺加隔药饼灸,并嘱病人自行穴位按摩,治疗该病,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肛肠疾病525例

    525例肛肠疾病患者,是笔者在肛肠科收集的,应用中药配方治疗肛肠疾病临床资料比较完善的一些病例,其疗效通过临床应用已被证实: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临床治愈率高.因此,值得推广应用.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法加中药透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影响膝关节功能的常见原因.在骨性关节病中,仅次于颈椎、腰椎病变,居第三位,在四肢骨关节病中居首位,目前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我们2002~2003年采用手法结合中药透敷治疗19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华磊;邵东浩;王继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清胃散加味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1例

    笔者近3 a来用清胃散加味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军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辨证的冠脉造影病变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辨证的冠脉造影病变特征.方法:对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辨证为痰热夹瘀、痰瘀阻络、气虚痰瘀证,并行紧急或择期冠脉造影术的患者,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在冠脉造影下病变的特征.结果:痰热夹瘀型血管变化严重,气虚痰瘀型血管变化广泛.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痰瘀辨证存在一定的病变基础,可运用于临床做为冠脉病变的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安辉;缪灿铭;林凯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钱育寿治疗小儿咳嗽十法

    吾师钱育寿主任医师,为江苏省名老中医,生于世医之家,系第11代传人.临证50载,医术精湛,学验甚丰.对小儿咳嗽辨治尤多心得,遣方用药颇具特点.兹择其要,介绍如次,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铭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疏血通治疗进展性卒中36例

    进展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 h内逐渐进展或成阶梯式加重.我院自2001年6月使用疏血通治疗进展性卒中,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清香;赵江红;崔志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消脂汤治疗高脂血症42例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积极地防治高脂血症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笔者运用自拟消脂汤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秦瑞君;王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王清任制方用药探析

    王清任在医疗实践中,创立了气虚血瘀说和一系列活血化瘀处方.其制方宗旨是将瘀血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提出了血瘀与气的关系,强调气虚血瘀的病机及其在发病、辨证及论治方面的重要性.证不同,方不同,用药量也不同,配伍方法更不同.祛邪不忘扶正,注重运用黄芪.

    作者:龙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癖消联用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病725例

    乳腺增生病是由于雌激素过高、黄体酮分泌减少,引起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的不同程度增生,末梢腺管或腺泡有囊肿形成,是一种非炎症也非肿瘤的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是妇女常见病,30~50岁多发,国内发病率为38.80%~49.30%,城市高于农村,2%~4%癌变,病程0.5~20 a不等.本文对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25例乳腺增生病人进行乳癖消和逍遥丸疗效观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汪丽杰;周洪妹;丁敬远;包伟忠;孙静;谢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梅尼埃病辨证施护体会

    梅尼埃病以突发旋转性头晕、耳鸣、耳聋、伴恶心呕吐、心慌不安、面色苍白、汗出肢冷为特征.常以过度疲劳、情志失调、气血两虚为诱因,多有反复发作病史.我们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施护,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续3)

    考证张仲景里籍、名字、任长沙太守、王粲死因、建安当作建宁诸端,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证知<伤寒论>据<伊尹汤液>而成书.

    作者:钱超尘;温长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2002年7月~2003年7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