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超滤联合持续泵入呋塞米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徐海燕;熊敏;袁占占

关键词:血液超滤, 呋塞米, 顽固性心衰, 利尿剂抵抗, 炎性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超滤联合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超滤联合静脉泵入呋塞米.治疗前后24 h分别测定患者的尿量、脑尿钠肽(BNP)浓度、心功能及血清IL-6、CRP和TNF-α的水平.结果 治疗24 h后,试验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尿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BN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试验组变化尤为显著(P<0.05),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中IL-6、CRP和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超滤联合静脉泵入呋塞米能够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在轻中度拇外翻合并第1跖骨内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轻中度拇外翻合并第1跖骨内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轻中度拇外翻合并第1跖骨内翻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者的拇趾治疗情况、不良反应、X线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8.0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X线检查HVA值、IMA值、AOF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拇外翻合并第1跖骨内翻患者的治疗,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拇外翻,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有效的纠正患者的拇外翻角、跖骨间角等,所以中西医结合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闫世杰;付强;侯熙智;王江泳;王海涛;冯建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地塞米松与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对照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常规疗法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收治的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常规疗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2,P=0.00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与对照组的19.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5,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作者:梁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丙戊酸钠、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AL)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难治AL 22例,复发AL 14例.丙戊酸钠、沙利度胺口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联合MEA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联合大剂量Ara-c+COP方案.结果 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难治AL中完全缓解(CR)12例,复发AL中再次达CR 6例.结论 丙戊酸钠与沙利度胺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两药联合化疗对于治疗难治复发AL是有益的,可以改善疗效,提高完全缓解率.

    作者:杨艳敏;夏恒志;李一丹;王佩;郝秀君;董照;原现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椎旁阿霉素与阿霉素复合射频介入治疗PHN的比较

    目的 比较椎旁给予阿霉素和阿霉素复合热凝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治的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椎旁给予阿霉素治疗,B组给予热凝射频复合阿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起效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和8个月的疗效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睡眠评分,同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B组,治疗后4个月和8个月B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睡眠评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区麻木发生率高于A组,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椎旁阿霉素复合热凝射频介入治疗PHN具有起效快,疗效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良;王准;郑宝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特性改变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特性,探讨该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特性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不纳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正常人32例做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受试者的左心室每搏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2组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值(GLS)、圆周应变值(GCS)、径向应变值(GRS)、面积应变值(GAS)以及三维应变(3D-Strain),对2组间参数进行比较,并对各参数与LVEF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46.23±7.37)ml VS(49.67±8.37)ml,P=0.096]、LVEF[(57.17±3.41)% VS(58.87±3.69)%,P=0.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GLS[(-14.95±2.61 )% VS(-18.37±3.09)%,P<0.01]及GRS[(39.42±4.95 )% VS(44.11±6.10)%,P=0.002]均明显减小(P<0.05);GCS[(-15.53±3.63 )% VS(-17.21±3.60)%,P=0.076]略微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S[(-26.43±3.01)% VS (-30.27±3.29)%,P<0.01]、3D-Strain[(42.92±3.86)% VS (45.90±3.52)%,P=0.003]均显著减小(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GLS、GCS、GAS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67、-0.651、-0.685,P<0.01),GRS、3D-Strain与LVEF之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0、0.646,P<0.01).结论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更加便捷、准确的反映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特性的变化.

    作者:李林;张平洋;冉红;马小五;董静;万林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味葛根汤联合龙氏治脊疗法、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加味葛根汤结合龙氏治脊疗法、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160例,按就诊顺序,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加味葛根汤联合龙氏治脊疗法、PNF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加传统按推、穴位点按手法.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臂丛牵拉试验、视觉摸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情况,对比2组疗效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在疼痛、臂丛牵拉试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葛根汤联合龙氏治脊疗法、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牵引加传统按推、穴位点按手法.

    作者:郭文乾;张僧云;辛辉;贾亮;郭晋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置管术治疗肿瘤患者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超声引导PICC置管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行PICC置管的5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置管的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置管成功率92.3%,平均置管时间29.6 d,并发症发生率13.5%,其中出现了导管堵塞4例,出现出血3例,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治疗肿瘤患者,给予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过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促进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王艳;孙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通路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术中及术后早期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通路阻滞对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通路阻滞,对照组超声引导下颈浅丛阻滞,比较2组麻醉效果、手术一般情况、麻醉期间血压及心率、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麻醉优良率(均为100%)、麻醉达成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各时间点血压及心率、T2时间点VAS评分、术后24 h及术后48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4.76% VS 3.17%)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VAS评分[(3.15±0.46) VS (4.01±0.53)]分、术后1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2.06±0.34) VS (2.98±0.37)]、术后8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1.67±0.22) VS (2.41±0.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通路阻滞与颈浅丛阻滞麻醉效果相当,颈神经通路阻滞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更理想.

    作者:徐敏;罗辉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逍遥丸对调节雄激素致排卵障碍模型大鼠卵巢氧化损伤和颗粒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观察逍遥丸对雄激素致排卵障碍模型大鼠卵巢氧化损伤和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60只9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组,余40只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建立雄激素致排卵障碍模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逍遥丸治疗组,每组20只,给药5周,于动情前期断头取血,比色法测定3组大鼠血清和卵巢T-AOC水平,硫代巴比妥法测定3组大鼠血清和卵巢MDA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大鼠卵巢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卵巢中T-AOC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丸治疗组大鼠血清和卵巢中T-AOC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逍遥丸治疗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逍遥丸能够改善排卵障碍疾病.

    作者:郝明;周楠;杜惠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技术改进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技术改进在神经外科应用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90例,随机分为传统气管切开组(传统手术组)和技术改进组,每组45例.记录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大量出血、切口感染、气胸、皮下气肿、食管损伤、气管软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9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技术改进组在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改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技术改进,能有效快速建立神经危重症患者的气道,操作简便、安全,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联合应用灌注化疗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单纯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瘢痕妊娠患者8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组(UAE组,n=40)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组(UACE组,n=40),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和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组内生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24/26)显著高于UACE组内生型患者的78.6%(22/28)(P<0.05),外生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7.1%(8/14)显著低于UACE组外生型患者的91.7%(11/12)(P<0.05).UAE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显著低于UACE组的25.0%(10/40)(P<0.05);UAE组内生型、外生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1/26)、14.3%(2/14)均显著低于UACE组内生型、外生型患者的17.9%(5/28)、41.7%(5/12)(P<0.05).结论 单纯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效果类似于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但具有较少的术后并发症,更适用于内生型患者的治疗.

    作者:付立平;张娜;马波;王健莉;张炜华;纪江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首次进入高海拔地区军人短期血压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观察研究首次进入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军人的血压、生化指标改变,以及急性高原病发生情况.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分别进入不同海拔地区的男性军人250例,根据海拔高度分为3 000~4 000 m组(n=90)、4 001~5 000 m组(n=82)及5 001~6 000 m组(n=78).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进入高原前,进入后1周、1个月进行常规健康体检,记录一般情况、急性高原病、血压、心率及常规实验室指标情况.结果 3 000~4 000 m组、4 001~5 000 m组及5 001~6 000 m组在进入高原7 d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MAP)较进入高原前显著增高,进入高原后30 d这三项指标与7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高原7 d或30 d时,5 001~6 000 m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MAP在3组中高,随后依次是4 001~5 000 m组与3 000~4 000 m组.进入高原30 d后,海高度与收缩压(r=0.299,P<0.01)、舒张压(r=0.351,P<0.01)、MAP(r=0.371,P<0.01)及心率(r=0.232,P=0.004)呈正相关.4 001~5 000 m组及5 001~6 000 m组进入高原30 d后RBC、WBC、Hb、PLT、sCr、HDL及LDL较进入高原前有显著升高(P<0.05).3 000~4 000 m组30 d累计发生急性高原病16例(17.8%),4 001~5 000 m组累计23例(28.0%),5 001~6 000 m组累计36例(46.2%).结论 短期进入高原地区的军人可出现血压、心率、实验室指标的改变,且伴随急性高原病症状发生,同时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改变更为显著.

    作者:杨兵;潘肯林;刘新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0 TMRI对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的早期效果评价

    目的 采用3.0 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高聚焦超声(HIFU)早期疗效评价.方法 33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3例,共59个,患者平均年龄(34.3±8.7)岁,所有患者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1 d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并定量测定肌瘤、肌壁HIFU术前、后T2压脂、T2WI、T1WI平扫及增强扫描信号值,并计算肌瘤大消融区面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59个肌瘤于HIFU术后在T1WI增强扫描序列均出现无强化的消融区,平均消融率达70.9%.MRI增强扫描消融区T1信号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术后消融区在T1平扫像上呈不同程度高信号,T2像上消融区范围显示不明确,但T2信号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RI平扫所见术后T1信号增高区1.0 cm)肌壁T2压脂信号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3.0 TMRI增强扫描可以直观、准确的显示肌瘤消融区,T1术后高信号区可以显示肌瘤HIUF术后坏死区,可以评价消融范围.

    作者:王铭洁;李彩英;王峥;王亚敏;宫宁;牛宗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Graves眼病患者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Graves眼病(GO)患者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BM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GO患者为GO组,其中分为轻度GO组18例,重度GO组42例.另设同期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40例).测定3组骨代谢指标[钙离子(Ca2+)、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及第2~4腰椎(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结果 GO组血清Ca2+、BGP、BAP、PINP、β-Crosslaps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重度GO组血清Ca2+、BGP、BAP、PINP、β-Crosslaps较轻度GO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组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重度GO组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较轻度GO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组血清Ca2+、BGP、BAP、PINP、β-Crosslaps与BMD具有负相关性(P<0.05).GO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重度GO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轻度GO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O能够导致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积极筛查骨代谢指标和BMD对于防治GO、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俊平;张博;孟庆兰;刘春燕;陈雪;陈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化流程在脊柱外科术后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化流程在脊柱外科术后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脊柱外科自2011 年1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的13 895例患者及实施优化流程护理后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 569例患者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的13 895例患者中,共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37例,归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 56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4例,归为优化流程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发现时间及清创手术前后的肌力等级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血肿发生率为2.67%,优化流程组为0.88%;对照组血肿发现时间为(3.5±1.34)h,优化流程组为(0.81±0.68)h;对照组清创手术前肌力为(2.02±1.03)级,优化流程组为(2.50±0.50)级.对照组清创手术前后肌力等级之差为(1.40±1.15)级,优化流程组为(2.51±0.50)级.2组对比除清创术前肌力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外科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降低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对已发生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可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明显提高患者预后,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可靠手段.

    作者:李宝丽;李昊儒;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奈达铂与鼻咽癌相关蛋白P53、Bcl-2、caspase的表达水平与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奈达铂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奈达铂与鼻咽癌相关蛋白P53、B淋巴细胞瘤-2(Bcl-2)、caspase的表达水平与相关性分析.方法 分析不同浓度的奈达铂(0 μg/ml、5 μg/ml、10 μg/ml、20 μg/ml)和作用不同时间(12 h、24 h、36 h、48 h)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的奈达铂对CNE-2细胞P53、Bcl-2、caspase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使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奈达铂对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随奈达铂浓度的升高OD值逐渐降低(P<0.05),且随着奈达铂作用时间的延长OD值逐渐降低(P<0.05).形态学可见:奈达铂浓度0 μg/ml时CNE-2细胞增值迅速、细胞饱满,形态规则;奈达铂作用下细胞增值减慢,细胞变圆、边缘模糊;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奈达铂对CNE-2细胞凋亡率可见随着奈达铂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使用免疫组化光密度定量检测不同浓度的奈达铂对CNE-2细胞P53、Bcl-2、caspase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可见随着奈达铂浓度的升高P53、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caspase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奈达铂能够明显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其可能与抑制P53、Bcl-2蛋白表达和促进caspase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燕;李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型中药饮片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中药炮制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新型中药饮片应运而生,如中药袋泡剂、小包装中药饮片、超微粉中药、纳米中药、中药配方颗粒、定量压制饮片及流动性饮片等.其研究领域涉及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疗效、药效学等方面.新型中药饮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中药应用的格局,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优势明显,为传统中药饮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吴巧娜;徐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体酮与间苯三酚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黄体酮与间苯三酚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因用药方式不同分为间苯三酚组和黄体酮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加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剂.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妊娠结局.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孕酮(P)、雌二醇(E2)、HCG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P<0.05),且间苯三酚组的P、E2、HCG均比黄体酮组高(P<0.05);间苯三酚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均比黄体酮组短(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流产率少于黄体酮组,足月分娩率高于黄体酮组(P<0.05).结论 先兆流产患者中应用间苯三酚联合HCG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燕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再次骨折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再次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骨科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2例,年龄60~8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由骨科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干预组61例,由骨科联合内分泌科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2、24个月骨密度值及术后再次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后腰椎骨密度平均值比较,F时间=46.250,P<0.01,F交互=13.999,P<0.01;2组患者术后12、24个月左、右髋部骨密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24个月再次骨折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安秀丽;张莉;李子怡;梁丽娜;薛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实行按摩子宫、应用促宫缩药物等常规处理,效果不明显后,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法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止血迅速,术后感染几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宜行,并能降低子宫切除几率,保留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桂云;申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