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锁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行为治疗组合的疗效分析

高海江;高海英;蔡文萱;强瑞香;陈妍华;王兴生;张淑艳;孟雪松;赵艳名

关键词:解锁, 精神分裂症, 行为治疗组合,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治疗组合对精神分裂症解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365例解锁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患者住院号码单双号原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行为治疗组合加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利培酮,2组均治疗60 d.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43%,对照组为60.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治疗组合在精神分裂症解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B超与宫腔镜在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B超与宫腔镜在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就诊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4例,均行阴道B超与宫腔镜检查,并比较阴道B超与宫腔镜的检查结果 .结果104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常患者94例(90.38%);宫腔镜诊断慢性非特异性内膜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以及总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阴道B超(P<0.05),二者在内膜萎缩、早期子宫内膜癌、黏膜下肌瘤、内膜增生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要明显高于阴道B超(P<0.05).结论 宫腔镜及阴道B超均可作为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检查的有效方法,阴道B超操作方便无创伤,而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检出率均较高,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作者:田秀丽;曹晓云;宋利刚;刘会琴;苏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冠心病PCI术后健康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析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施行健康管理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冠心病经PCI术治疗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PCI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PCI术后采用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焦虑情况、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SAS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且护理方法更易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可进一步运用到患者的家庭护理中.

    作者:张文娟;田月强;任晶晶;王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14-3-3σ基因表达下调促进肾癌细胞增殖

    目的 检测14-3-3σ在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及相应正常肾组织(normal tissue,NT)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14-3-3σ在RCC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47例经肾肿瘤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提取肾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mRNA及蛋白,使用RT-PCR法检测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14-3-3σmRNA的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4-3-3σ蛋白在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统计肾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14-3-3σ基因的表达差异.转染肾癌786-O细胞,分别使用质粒过表达或siRNA敲低14-3-3σ基因的表达,使用CCK-8法检测786-O细胞在过表达和敲低14-3-3σ基因后的增殖变化.结果 肾癌组织较正常肾组织14-3-3σ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该基因在肾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也较正常肾组织明显降低(P<0.01).在786-O细胞内过表达14-3-3σ基因能够明显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P<0.05),敲低该基因的表达能够明显促进786-O细胞增殖(P<0.01).结论 肾癌组织较正常肾组织14-3-3σ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14-3-3σ与肾癌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仇炜;沈永青;张爱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前后营养风险筛查比较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前后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状况,为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例行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分别于放化疗前后使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和主观全面评定法(SGA)进行营养评估.比较分析放化疗前后,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变化,分析NRS2002与临床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前:无营养风险组(NRS<3分)123例(61.50%)、有营养风险组(NRS≥3分)77例(38.50%),轻度营养不良(SGA-A)120例(60.22%)、中度营养不良(SGA-B)56例(28.00%)、重度营养不良(SGA-C)24例(12.00%);放化疗后:存在营养风险组152例(76.00%)、无营养风险组48例(24.00%),轻度营养不良43例(21.38%)、中度营养不良76例(37.96%)、重度营养不良81例(40.66%).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放化疗后比放化疗前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BMI和病灶大小与放化疗前NRS2002分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总分与BMI、PA、ALB、Hb和LC呈负相关(P<0.05).放化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等均随NRS2002得分的增高而降低(P=0.047、0.039、0.048).结论 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前即存在营养风险,放化疗后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增高,应于放化疗前后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干预.

    作者:丁雪;冯秋斌;赵苏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激素用药方法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研究低频小剂量激素辅以坤泰胶囊对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具有明显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乐力钙加服甲羟孕酮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隔日口服戊酸雌二醇,加服甲羟孕酮,同时口服乐力钙以及坤泰胶囊的方案进行治疗,2组患者的观察时间均为12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在用药前及用药结束后1周内对患者的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的数值进行检测.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8 d后以及12个周以后,评分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2值、FSH值、L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2组患者的E2、FSH、L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小剂量激素辅以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作者:赵宁;雷勇;刘忠杰;贾卫静;王菲;宋永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实施多途径、多方法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生活技能训练评价表(SST)、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干预后SST、SSPI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值得在精神科推广、应用.

    作者:陈宏美;杨桂君;史鹏达;邹永江;窦建军;刘学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甲状腺功能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甲状腺轴微紊乱情况研究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轴激素微紊乱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确诊的初诊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选择同期被OGTT实验证实为糖耐量异常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IGT组;同期体检血糖在正常范围的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T2DM组,IGT组和健康对照组3组机体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T2DM患者的T3,FT4,TSH水平与HOMA-IR和HbA1c水平的相关性,及其治疗后水平的变化.结果 T2DM组和IGT组的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T2DM组水平明显低于IGT组(P<0.01),治疗后T2DM机体的FT3和F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而TSH,HOMA-IR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2DM组水平明显高于IGT组(P<0.01),治疗后T2DM患者机体的TSH,HOMA-IR和HbA1c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1).T2DM患者机体的FT3,FT4和HO-MA-IR水平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而出现明显升高(P<0.01),而TSH水平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1).胰岛素抵抗组的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而TSH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机体存在甲状腺轴功能的微紊乱,其紊乱程度与糖尿病严重程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控制T2DM后机体的甲状腺轴紊乱得到纠正.

    作者:刘志文;刘巧蕊;吴荔茗;马聪;那日苏;郑旭磊;郭攻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应用于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评价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IABP辅助下重症AMI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患者12例,对临床特点、死亡原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 再血管化之前死亡3例(25.0%),再血管化之后死亡9例(75.0%).死于心脏直接原因者7例(58.3%),死于非心脏直接原因者5例(41.7%).结论 尽管IABP是抢救重症AMI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要进一步降低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应该尽早使用,尽早血运重建,并加强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作者:尚艳菲;庞艳雷;赵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棱镜适应技术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棱镜适应技术(PA)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脑卒中后US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PA持续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凯瑟琳-波哥量表(CBS)、Fugl-Meyer评定量表(FM)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计分法分别评定2组患者USN程度、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治疗后2组USN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恢复率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FM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FM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但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多次棱镜适应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USN程度,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即时疗效和后续疗效.

    作者:朱华凤;张娟;吴巧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效果.方法 25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6例,对照组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使用美托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率达标时间和1d内内室性早搏的次数、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血栓、肾功能损伤等不良情况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室率达标时间和1 d内内室性早搏的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作者:耿华培;范金涛;赵辉;王永栋;王梅英;武晓娜;李跃晨;毕丽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循环容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剖宫产的产妇在硬膜外麻醉后手术条件下应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其循环容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63例行硬膜外麻醉后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术中对照组输入胶体液以维持循环容量,观察组联合输入去氧肾上腺素.记录产妇在入室、给药后10 min及子宫剖开、胎儿取出时、取出后10 min,至手术结束产妇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测定2组产妇各时间段血液中血容量,血浆容量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变化,并记录产妇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给药后10 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与产妇入室时比较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在子宫剖开时、胎儿取出时及取出后10 min内的平均动脉压与产妇入室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在各时间点的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在子宫剖开时和胎儿取出时,心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产妇在给药后10 min~手术结束时的血容量,血浆容量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产妇入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产妇在子宫剖开时、胎儿取出时及取出后10 min内的血容量和血浆容量与产妇入室时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为16.1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23,P=0.4785).结论 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的产妇有较好维持心率、血压稳定的作用,可以减少胶体对血液的稀释造成的过度扩容,应用安全性较高,不良作用小,适合临床产妇应用.

    作者:任建光;吴雅娟;王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复方四黄膏在肛裂术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肛裂术后应用复方四黄膏治疗的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肛裂术后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肛裂术后使用雷夫诺尔纱条外用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四黄膏在肛裂术后应用复方四黄膏外用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3、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出血消失时间.结果 2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7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出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裂术后治疗中复方四黄膏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明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永刚;刘振生;胡春娜;赵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解锁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行为治疗组合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行为治疗组合对精神分裂症解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365例解锁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患者住院号码单双号原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行为治疗组合加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利培酮,2组均治疗60 d.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43%,对照组为60.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治疗组合在精神分裂症解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高海江;高海英;蔡文萱;强瑞香;陈妍华;王兴生;张淑艳;孟雪松;赵艳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L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意义,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膀胱转行细胞癌组)及对应的4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织组),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组织(正常膀胱组)中的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膀胱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癌旁组织组L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71.11%、0,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膀胱组和癌旁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膀胱组和癌旁组织组均未见表达.Livin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分级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等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凋亡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 细胞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且与凋亡率呈负相关,提示Livin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敏感的肿肿瘤标志物志物,并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杨立军;郑文武;周安传;苏晓哲;吴亚东;李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信息输入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因知识缺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年轻乳腺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针对患者的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相关知识输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 2组年轻乳腺癌患者通过信息输入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观察组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信息输入,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睡眠、情绪状态有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

    作者:赵小梅;刘伟;徐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内窥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鼻内窥镜下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渗血时间、渗血量)、黏膜恢复时间、恢复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干痂存留时间、愈合时间、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渗血时间、黏膜恢复时间、恢复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干痂存留时间、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渗血量、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确切,具有高效、出血量少、并发症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处理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首选术式.

    作者:王会宾;李晓慧;张廷录;张卫东;孙雪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胃管非计划脱管的实践效果

    目的 从人员、置管位置、材料及方法 四个角度出发,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为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胃管非计划性脱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5年10~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住院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3月胸外科住院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以2组患者非计划脱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 患者烦躁及谵妄、不能忍受胃管刺激为非计划性脱管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认为围手术期留置胃管知识宣教不够,患者和家属未意识到留置胃管的重要性;胃管固定不妥、置管深度不够、未使用约束工具是造成脱管的真正原因;脱管发生时间在术后第2~4天,晚上22:00至早晨8:00.结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通过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能够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胃管非计划脱管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希燕;纪颖;王书彩;袁彩欣;周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应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与传统的修复方法 进行比较,探讨该肌皮瓣在足跟负重区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19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跟踪随访,术后12个月评定足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结果 19例足拇展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个月至36个月,足跟的外形好,皮瓣颜色正常、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有弹性,无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2组治疗后皮瓣感觉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571,P<0.05).2组治疗后足跟整体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73,P<0.05).足拇展肌肌皮瓣组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小腿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一种理想的选择,皮瓣供区损伤小,能够完全恢复足跟负重区的感觉功能,足跟的外观和运动功能恢复理想,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李占国;于金虎;徐伟聪;颜士蕾;龚志鑫;郝陆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肛瘘术后镇痛对患者不同状态疼痛评分、PCA按压次数和BCS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肛瘘术后镇痛对患者不同状态疼痛评分、PCA按压次数、BC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进行择期肛瘘切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曲马多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每组40例.2组均在术毕患者清醒后采用自控镇痛泵,曲马多组泵内应用曲马多1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泵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4 mg/kg,均采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泵注速度2.0 ml/h,单次追加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启动PCIA泵即刻(T0)、1 h(T1)、4 h(T2)、8 h(T3)、12(T4)、24 h(T5)、36 h(T6)、48 h(T7)患者在静息状态、活动状态(变换体位、躯体活动等)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4、8、12、24、48 h的BCS评分.观察术后患者按压自控镇痛泵的次数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马多组静息状态下T0 VAS评分高于T3~T7,T1高于T3~T6,T2高于T3~T7,T5低于T6、T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时T3~T7 VAS评分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静息状态下T0 VAS评分高于T2~T7,T1时高于T3~T7,T2高于T3~T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下T0高于T1,T3~T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活动状态下T3~T5 VAS评分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48 h BCS评分显著高于4、8、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4、8、12 h BCS评分显著高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患者术后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其对活动状态的镇痛效果较为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戴光耀;王雪平;刘海霞;张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通心络、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血压、心功能、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8%和90.8%,而对照组分别为35.4%和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改善率为76.9%,显著高于对照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白丁;朱敬;吐达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