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白丁;朱敬;吐达洪
目的 探析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施行健康管理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冠心病经PCI术治疗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PCI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PCI术后采用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焦虑情况、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SAS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且护理方法更易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可进一步运用到患者的家庭护理中.
作者:张文娟;田月强;任晶晶;王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应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与传统的修复方法 进行比较,探讨该肌皮瓣在足跟负重区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19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跟踪随访,术后12个月评定足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结果 19例足拇展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个月至36个月,足跟的外形好,皮瓣颜色正常、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有弹性,无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2组治疗后皮瓣感觉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571,P<0.05).2组治疗后足跟整体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73,P<0.05).足拇展肌肌皮瓣组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小腿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一种理想的选择,皮瓣供区损伤小,能够完全恢复足跟负重区的感觉功能,足跟的外观和运动功能恢复理想,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李占国;于金虎;徐伟聪;颜士蕾;龚志鑫;郝陆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从人员、置管位置、材料及方法 四个角度出发,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为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胃管非计划性脱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5年10~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住院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3月胸外科住院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以2组患者非计划脱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 患者烦躁及谵妄、不能忍受胃管刺激为非计划性脱管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认为围手术期留置胃管知识宣教不够,患者和家属未意识到留置胃管的重要性;胃管固定不妥、置管深度不够、未使用约束工具是造成脱管的真正原因;脱管发生时间在术后第2~4天,晚上22:00至早晨8:00.结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通过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能够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胃管非计划脱管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希燕;纪颖;王书彩;袁彩欣;周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法在急诊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抢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42名,采用分层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护士,试验组选用情景教学模式对护士进行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抢救的培训,对照组应用常规培训法进行培训.培训后,比较2组护士理论测试成绩、患者急诊抢救措施实施率和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上消化道大出血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的急诊处理情况包括静脉输液、心电监护、氧气吸入、采取血标本和正确体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生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1).结论 情景教学模式适用于急性上消化道急诊抢救的培训,患者的应急处理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值得推广.
作者:高梦颖;王国英;韩梅;张呈;牛会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棱镜适应技术(PA)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脑卒中后US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PA持续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凯瑟琳-波哥量表(CBS)、Fugl-Meyer评定量表(FM)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计分法分别评定2组患者USN程度、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治疗后2组USN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恢复率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FM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FM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但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多次棱镜适应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USN程度,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即时疗效和后续疗效.
作者:朱华凤;张娟;吴巧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效果.方法 25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6例,对照组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使用美托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率达标时间和1d内内室性早搏的次数、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血栓、肾功能损伤等不良情况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室率达标时间和1 d内内室性早搏的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作者:耿华培;范金涛;赵辉;王永栋;王梅英;武晓娜;李跃晨;毕丽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鼻内窥镜下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渗血时间、渗血量)、黏膜恢复时间、恢复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干痂存留时间、愈合时间、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渗血时间、黏膜恢复时间、恢复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干痂存留时间、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渗血量、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确切,具有高效、出血量少、并发症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处理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首选术式.
作者:王会宾;李晓慧;张廷录;张卫东;孙雪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因知识缺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年轻乳腺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针对患者的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相关知识输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 2组年轻乳腺癌患者通过信息输入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观察组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信息输入,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睡眠、情绪状态有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
作者:赵小梅;刘伟;徐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合并冠心病的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应用参附注射液的心脏保护效应以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术前合并冠心病的老年胃癌患者,年龄60~75岁,ASAⅡ、Ⅲ级,拟行胃癌根治术,随机分为参附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麻醉管理均一致,参附组在手术开始前5 min输注参附注射液100 ml(1 ml/kg),且按此剂量术后连输3 d;对照组在同一时点采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输注.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 h、12 h、24 h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记录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前血清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12、24 h时血清cTnI水平、CK-MB较术前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参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恢复情况相比,参附注射液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合并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术后的康复.
作者:陈伟然;赵文君;贾彦平;焦建伟;王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残存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50例确诊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血钙、血磷、血钾水平,C-反应蛋白(CRP)及RRF水平,治疗前后肾功能[尿素氮(BUW)、肌肝(SCr)、肌肝清除率(Ccr)]及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钙和血磷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经治疗后BUN、SCr水平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9个月内CRP水平上升,但观察组上升趋势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RP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RRF在治疗期间前6个月明显下降,第6个月观察组RR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经治疗后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可利于保护尿毒症残存肾功能,并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肛裂术后应用复方四黄膏治疗的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肛裂术后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肛裂术后使用雷夫诺尔纱条外用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四黄膏在肛裂术后应用复方四黄膏外用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3、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出血消失时间.结果 2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7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出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裂术后治疗中复方四黄膏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明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永刚;刘振生;胡春娜;赵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血压、心功能、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8%和90.8%,而对照组分别为35.4%和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改善率为76.9%,显著高于对照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白丁;朱敬;吐达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IABP辅助下重症AMI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患者12例,对临床特点、死亡原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 再血管化之前死亡3例(25.0%),再血管化之后死亡9例(75.0%).死于心脏直接原因者7例(58.3%),死于非心脏直接原因者5例(41.7%).结论 尽管IABP是抢救重症AMI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要进一步降低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应该尽早使用,尽早血运重建,并加强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作者:尚艳菲;庞艳雷;赵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呼吸系统损伤的特点,探讨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出现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对围术期呼吸系统损伤因素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全组术式均为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食管-管状胃颈部吻合术,早期6例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余10例均在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下实施手术.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胸及开腹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损伤,在腔镜下完成修补,术后正常康复.单腔气管插管的10例术中均未发现明显气管损伤.术后发生声音嘶哑并肺部感染3例,经喉镜检查,证实为左侧声带麻痹.3例出现乳糜胸,其中保守治疗1例、再次胸腔镜下结扎胸导管2例,均成功治愈.单纯肺部感染4例,4例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并呼吸功能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合并吻合口瘘3例,终并发气管-食管瘘死亡1例.结论 呼吸系统损伤是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重要围术期并发症,可通过围术期雾化、术中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注意神经保护等措施来更好地预防.
作者:岳侃;岳国强;孙永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间歇充气挤压泵对全髓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行THR手术且术前排查无DVT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术后予常规护理)和试验组(B组,术后予间歇充气挤压泵辅助护理).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6 d,每日测定2组股静脉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单位时间血流量、下肢周径(术前及术后1~6 d)及引流量进行对比分析.术后7 d筛查2组下肢有无DVT形成.结果 2组股静脉血流变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 d内B组则明显优于A组(P<0.01).2组下肢周径手术前后比较,A组术后1~4 d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下肢筛查均无DVT形成.结论 IPC模仿了踝关节运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机制,可以达到稳定、快速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效果.
作者:陈俊丽;王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药泡洗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4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单纯外用自制中药治疗,联合组用中药泡洗联合紫外线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周,治疗4周、8周后分别判定疗效.治疗前后及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中CD3+,CD4+,CD8+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中药组有效率为53.13%,联合组有效率为71.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中药组有效率为68.75%;联合组有效率为90.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均明显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泡洗联合紫外线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胜逆;李轶璠;康瑞花;赵建伟;赵桂香;张红岩;丁秋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前后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状况,为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例行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分别于放化疗前后使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和主观全面评定法(SGA)进行营养评估.比较分析放化疗前后,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变化,分析NRS2002与临床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前:无营养风险组(NRS<3分)123例(61.50%)、有营养风险组(NRS≥3分)77例(38.50%),轻度营养不良(SGA-A)120例(60.22%)、中度营养不良(SGA-B)56例(28.00%)、重度营养不良(SGA-C)24例(12.00%);放化疗后:存在营养风险组152例(76.00%)、无营养风险组48例(24.00%),轻度营养不良43例(21.38%)、中度营养不良76例(37.96%)、重度营养不良81例(40.66%).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放化疗后比放化疗前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BMI和病灶大小与放化疗前NRS2002分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总分与BMI、PA、ALB、Hb和LC呈负相关(P<0.05).放化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等均随NRS2002得分的增高而降低(P=0.047、0.039、0.048).结论 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前即存在营养风险,放化疗后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增高,应于放化疗前后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干预.
作者:丁雪;冯秋斌;赵苏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实施多途径、多方法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生活技能训练评价表(SST)、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干预后SST、SSPI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值得在精神科推广、应用.
作者:陈宏美;杨桂君;史鹏达;邹永江;窦建军;刘学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的剂量对妇科手术伴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330例拟行妇科手术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D1、D2和D3组,每组110例,D1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μg/kg,D2组给予0.4μg/kg、D3组给予0.6μg/kg,容量均为20 ml,15 min输注完毕.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T0)、给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3 min(T3)和拔管后10 min(T4)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变化,及拔管时间和镇静评分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在T0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D1组的SBP、HR明显高于D2和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D3组的SBP、HR明显低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D2和D3组的HR明显低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D3组明显高于D1、D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1和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组RS评分显著低于D1和D2组,T3、T4的Ramsay评分D3组显著高于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4μg/kg静注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能使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王丽莎;宋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意义,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膀胱转行细胞癌组)及对应的4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织组),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组织(正常膀胱组)中的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膀胱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癌旁组织组L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71.11%、0,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膀胱组和癌旁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膀胱组和癌旁组织组均未见表达.Livin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分级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等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凋亡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 细胞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且与凋亡率呈负相关,提示Livin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敏感的肿肿瘤标志物志物,并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杨立军;郑文武;周安传;苏晓哲;吴亚东;李珅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