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兰春;吕玉莲;吕玉庆
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肿吸收速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发病3d后口服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两组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时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两组平均血肿吸收量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DL显著升高(P<0.01),LDL明显降低(P<0.05),TC、TG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该胶囊能减轻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
作者:赵敏;王新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年来我们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了理想效果,现 1 一般资料 共观察支气管肺炎1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无合并症发生。观察组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4月~10岁,平均1.1±2.8岁;毛细支气管炎10例,支原体肺炎8例,高热者48例,口唇紫绀者6例,烦躁者15例,血象增高者35例;对照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6月……
作者:翟文生;琚玮;朱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诉诸法律的医疗纠纷起来越多,病案作为一种重要诉讼证据也显得非常重要。新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患者有权查阅和要求复印门诊病历、住院日志、体温单、化验单等病历资料。这一重大举措意味着多年来一直由医院严密保管,病人及家属不得查阅的内部专业资料要全部向患者公开。事实上,目前随着《律师法》、《民事诉讼法》的颁布,病案资料已经向律师、司法……
作者:刘亚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直肠粘液外溢是指粘液不自主地自肛内溢出肛外,自觉肛门潮湿粘腻而言。我们按照中医理论及专科特点,自拟固摄止溢汤熏洗和灌肠治疗直肠粘液外溢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6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潮湿,粘腻,不自主地有粘液溢出肛外。专科检查:肛周皮肤渗液明亮,粘腻潮湿,但无潮红、湿疹;肛管皮肤无缺损,粘膜无外翻,亦无……
作者:赵宝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病,感受颇深,现总结于次。 1 气厥 张某,女,30岁,市民,1999年10月5日就诊。家属代诉:患者素有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头痛头晕。近日因生气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口噤握掌,呼吸气促。刻诊:脉沉弦,唇甲青紫,余无特殊。诊为气厥。治疗方法:取人中、四关(双合谷和太冲)、人中穴向上斜刺0.2~0.3寸行捻转……
作者:刘伍振;王则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半夏泻心汤源于《伤寒论》第159条,主治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兼见干呕、肠鸣、下利等症,苔多滑腻或白或黄,脉濡或弦。其基本病机为胃寒肠热,虚实夹杂。循其病机,因症施治,每可愈各种胃肠疾病。笔者临证加减用之,常获佳效,兹举验案数则于下。……
作者:韩新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脑血管病在我国目前无论是城市或者是农村都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种,而且致残率相当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近几年该病的发生有年轻化趋势,是国家重点防治和攻关研究病种之一。因发病急,变化快,属中医中风病的范畴。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急性期大部分意识清醒者或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郁证表现,而且始终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治疗郁证,可明显提高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加禄;郭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上睑皮肤松垂临床多见于老年人,严重者可遮盖瞳孔,影响视力。自1995年以来笔者应用小针刀疗法治疗2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29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54~76岁;中度上睑皮肤松垂22例,重度7例;3例合并倒睫;术前测定提上睑肌肌力良好。……
作者:黄立新;伍成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频数量多,后期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我们用加减玉液汤对51例糖尿病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晋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疮”或“口疳”,是指口腔黏膜上或齿龈上、舌边缘、舌底等部位,发生黄白色大小不等的豆状溃点,并伴有灼热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口腔溃疡的病因比较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微生物感染、内分泌失调、维生素或某种元素缺乏、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圣济总录》)“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寿世保元·口舌》)。由于病因不同,故其……
作者:许兴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腰椎后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腰痛。自1997年以来,我们在门诊中运用耳针配合过度屈腰法治疗本病59例,均能迅速解除病痛。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59例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小17岁,大65岁,其中17~40岁35例,41~60岁19例,60岁以上5例。病程短1d,长7d。临床症状:急性起病,多由用……
作者:徐明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骨错缝临床多见于肘、胸腰椎及髋关节与骶骼关节,膝关节错缝临床少见报道。然据笔者临床经验,此病确实存在,现报告如下。 临床症状:患者多有劳伤史,伤后或休息后起床时膝关节立即处于僵直状,关节活动范围处于伸约10°,屈约20°的小范围,欲超此范围则痛,膝关节周围肌肉极少痉挛与压痛。X线片示无膝关节骨质移位、损伤与破坏。患肢远端血循、……
作者:董国周;崔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由于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病人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神经症的症候群。发病原因往往与不良的环境和躯体因素有关。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在1214名30~60岁的人群中,本病的患病率高达22.8%;国内临床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就诊病人中,大约10%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患……
作者:贾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9年10月~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24例,64例患儿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如意金黄散用醋或茶水调后局部外涂,每日1~2次,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12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64例中,住院45例,门诊19例;男40……
作者:张月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金银花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植物忍冬L.japonica Thunb.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其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之功。临床上用的复方制剂常以金银花为主要成分,将其制成颗粒剂、注射液、口服液等。有关金银花提取液的澄清处理,传统方法是采用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将其中某些无效成分作为杂质除去,确保了制剂澄清度又不失……
作者:张红岭;阿有梅;吕双喜;刘伟;朱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人运用《伤寒论》中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妇女经期感冒22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病例1:王某,女,38岁,工人,2000年6月5日就诊。患者自述:3a来,每逢月经来潮前一二天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痰多清稀,全身骨节酸困胀痛、咽干、口苦、发热怕冷、心烦等症,在以往经期发病时曾静滴青霉素、病毒唑针,口服感冒清、伤风胶囊、青霉素、V钾、Vc银翘片、急支糖浆等中西药物,疗效不明显,持续时间达半月之久。此次患……
作者:张长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常反复发作,变生他病。笔者近几年以调脾升清法治疗中老年眩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符合眩晕诊断标……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自拟祛瘀涤痰汤治疗脑梗塞180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80例中,男105例,女75例;年龄小38岁,大69岁,45岁以下10例,46~50岁者25例,51~60岁84例,61~69岁61例;病程3h~3d者132例,4d~15d者32例,16d……
作者:徐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制药之法,古方甚少。详于宋代雷敩,即现在的《雷公炮制论》。后世制药的方法,逐渐趋于完备。凡药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必用恰当之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然而其制药的含义,……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祖国医学的“癃闭”、“水肿”范畴,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笔者从1991年以来应用红黄合剂灌肠治疗本病3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徐文化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