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自兴;任献青;翟文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99~2000年,作者采用中医研究院骨科研究所孟文春老师的“肩周炎六法”,对50例肩周炎患者予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旭;徐红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们根据祖国医学肝肾阴虚、阳亢动风的理论,提出育阴潜阳、熄风通络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并据此组方制成龟羚熄风胶囊,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莹莹;王宝亮;任德启;宋淑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跟骨骨刺位于跟骨结节处,好发于成年人。主诉跟骨底部疼痛,特别是在长期站立位及行走时症状更为显著,经休息后好转,跟骨结节及其周围压痛明显,偶而足底轻微肿胀,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封闭、中药熏洗、骨钻孔法综合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
作者:赵伟平;孙书华;胡亚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心理卫生是探求人类如何来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心理卫生源于古希腊波克拉底的著作。古罗马的著名医生盖伦称其为“情感卫生”。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的定义定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只……
作者:杜宝英;白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当归四逆汤为温经散寒代表方,笔者用于先兆流产及增生性骨关节炎获良效,介绍如下。……
作者:宋一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血尿是慢性肾炎的基本临床表现,发病率高,病程冗长,治疗困难,因而也是肾病科的重要研究课题。经过长期研究,学术界已经认识到瘀血是导致慢性肾炎血尿迁延难愈的重要病机,因而应该重视对慢性肾炎血尿瘀血病机和治法的研究。下面是笔者研究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体会,仅供同道参考。……
作者:肖相如;张绍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为消化内科常见病。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脾胃病证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证,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所载方剂中,有不少治疗脾胃病证的方剂。这些方剂不仅临床疗效卓著,而且配伍用药简练。本文仅就其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的用药思路作初步探讨。……
作者:杨新年;徐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多见于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预后较好,但易复发。近5a我们对50例中浆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裴国宾;李书林;杨化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本文对46例患者用中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琴;马海燕;汪学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祖国医学的“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是感受湿热毒邪,而以肝郁、血瘀为主要病理的疾患。此病在整个病变过程中经历正盛邪实、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三个阶段。故治疗上以祛邪、扶正为纲,从肝郁、血瘀处着手,选用药也各有侧重。湿热之邪是致病之由,也是病情缠绵反复之根源,湿热……
作者:郑耀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研究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将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调节前列腺素平衡失调、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无花果作为药食同源之品,庭院栽培极多,药源丰富,临床用于抗肿瘤疗效确切又无毒副作用;它即能增强治疗的疗效,又能改善放、化疗的副作用,极具开发前景。尤其是对其抗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结果更说明了这一点。
作者:彭勃;苗明三;方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腰臀部的软组织损伤常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臀上皮神经,患者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的腰骶、臀和腿的疼痛。祖国医学称之为“筋出槽”。笔者采用理筋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该综……
作者:吴云川;杜长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因性或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中医辨证以脾胃虚寒型为主。我们自1998年1~10月应用河南省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恒频谱共振治疗仪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结肠炎患者5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元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自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柳氮磺胺嘧啶加中药煎剂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1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司海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迟发性维K缺乏是发生于婴儿期的由于缺乏维生素K导致凝血机制障碍的疾病。我们对1997~2002年收治迟发性维K缺乏并颅内出血恢复期患儿20例,均采用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紧张性头痛,又称肌收缩性头痛,精神肌源性头痛等。主要由于精神紧张及颅周肌肉张力增高引起。在临床头痛病例中占有较高比例。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齐刺法为主治疗该病42例,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作者:陆永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