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仲景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用药思路探讨

杨新年;徐亚萍

关键词:《伤寒论》, 脾胃寒证, 脾胃热证
摘要:脾胃病证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证,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所载方剂中,有不少治疗脾胃病证的方剂。这些方剂不仅临床疗效卓著,而且配伍用药简练。本文仅就其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的用药思路作初步探讨。……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炎血尿从瘀论治

    血尿是慢性肾炎的基本临床表现,发病率高,病程冗长,治疗困难,因而也是肾病科的重要研究课题。经过长期研究,学术界已经认识到瘀血是导致慢性肾炎血尿迁延难愈的重要病机,因而应该重视对慢性肾炎血尿瘀血病机和治法的研究。下面是笔者研究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体会,仅供同道参考。……

    作者:肖相如;张绍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本文对46例患者用中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琴;马海燕;汪学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博学、术精,继承、创新,活人、治病——喜读《米伯让先生医案》

    米伯让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宿具儒学底蕴,早年不欲以著述炫鬻于世,因此所留医案甚少,但仅由其留传于世的《四病证治辑要》、《中医防治十病纪实》、《气功疗养汇编》以及由学生们所辑《米伯让先生医案》,已足可见其博学术精。……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47例

    高脂血症(HLP)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系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的含量超过了正常高限。血脂增高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AS)的首要危险因素,是造成心脑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肝脏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西药物较多,但较为理想的药物尚少,我们……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跟骨骨刺46例临床观察

    跟骨骨刺位于跟骨结节处,好发于成年人。主诉跟骨底部疼痛,特别是在长期站立位及行走时症状更为显著,经休息后好转,跟骨结节及其周围压痛明显,偶而足底轻微肿胀,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封闭、中药熏洗、骨钻孔法综合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

    作者:赵伟平;孙书华;胡亚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液氮冷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酒渣鼻

    酒渣鼻是以发生在颜面急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疾患。自1999年以来,经过反复的临床观察,应用液氮冷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酒渣鼻6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张仲景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用药思路探讨

    脾胃病证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证,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所载方剂中,有不少治疗脾胃病证的方剂。这些方剂不仅临床疗效卓著,而且配伍用药简练。本文仅就其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的用药思路作初步探讨。……

    作者:杨新年;徐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活血化瘀疗法在肛肠科的应用

    活血化瘀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此法用于治疗肛肠科的疾病,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赵大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病性肉芽肿32例

    性病性肉芽肿属于性传播疾病之一,是由肉芽肿荚膜杆菌即杜诺凡菌感染而引起。目前临床报道甚少。笔者自1996~2000年运用电灼切除,加以中药熏洗口服治疗32例性病性肉芽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出血性脑梗塞46例

    出血性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临床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经头颅CT扫描已证实为脑梗塞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及早诊治当为首要问题。我们在2000年8月~2002年5月期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脑梗塞4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运用六经辨证方法,结合辨证用药、针灸、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治外治紧密结合,突出中医整体治疗疾病的主导思想,常能收到意外效果。

    作者:娄绍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00例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2001年10月~2001年12月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流行期间,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腹泻患儿100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庆中;马宗良;任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进展

    淫羊藿,来源于小檗科淫羊藿属(Epimdium)的多种植物。其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本文就近10年淫羊藿的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杨小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为研究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将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调节前列腺素平衡失调、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黄芪临床应用举隅

    黄芪,有补气生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多用于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气虚下陷及卫虚表不固而引起的各种证候。现代医学认为黄芪能增进免疫,促进细胞代谢,对心脏、肝脏及血管等有保护作用,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用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夏旭;孙田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治疗不安腿症68例

    笔者自1996年12月~2002年1月采用穴位注射为主,冶疗不安腿症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振涛;陈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马云枝治疗面瘫经验述要

    马云枝教授,长期从事中风脑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学验俱丰,现就其对面瘫的认识和辨治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张宗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参苓白术散加六神丸治疗慢性韭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96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笔者自1995年4月至2002年1月,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六神丸保留灌肠治疗9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伏邪学说与乙型肝炎治疗

    “伏邪”是中医温病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伏邪学说作为一种理论工具,用以解释某些温病的病理现象,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感染HBV后潜伏期长,发病即……

    作者:冯群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治乙肝一得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祖国医学的“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是感受湿热毒邪,而以肝郁、血瘀为主要病理的疾患。此病在整个病变过程中经历正盛邪实、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三个阶段。故治疗上以祛邪、扶正为纲,从肝郁、血瘀处着手,选用药也各有侧重。湿热之邪是致病之由,也是病情缠绵反复之根源,湿热……

    作者:郑耀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