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涛;陈梅
理中汤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仲景用治脾胃虚寒所致之吐、利、腹痛诸证。笔者根据其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的组方特点,以理中汤为基础方,临证加减,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杂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温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无特效药物,中药治疗本病可明显缩短病程。为观察中药的确切疗效,我们进行了中西医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井自兴;任献青;翟文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从1994年9月~2002年4月,用舒络脑心通合剂治疗高血压76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顺;陈广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亢害承制”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原文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原属运气学说的内容,说明六气相承制约,是万物生化的重要保证,如失于相承,则无所制约,必致过亢为害。……
作者:谢文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运用六经辨证方法,结合辨证用药、针灸、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治外治紧密结合,突出中医整体治疗疾病的主导思想,常能收到意外效果。
作者:娄绍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因性或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中医辨证以脾胃虚寒型为主。我们自1998年1~10月应用河南省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恒频谱共振治疗仪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结肠炎患者5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元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三七胶囊合加味生化汤治疗放环后出血,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研究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将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调节前列腺素平衡失调、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自1996年4月~2000年4月采用山东中医学院1976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学》中强肝丸为基础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活肝”,CAH),并以一般护肝药物作为对照,通过临床观察,疗效颇为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王安生;周玉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腰臀部的软组织损伤常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臀上皮神经,患者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的腰骶、臀和腿的疼痛。祖国医学称之为“筋出槽”。笔者采用理筋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该综……
作者:吴云川;杜长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聘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于1997—2000年运用温阳利水汤治疗阳虚水泛之水肿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曾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在临床中以针刺为主,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代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们根据祖国医学肝肾阴虚、阳亢动风的理论,提出育阴潜阳、熄风通络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并据此组方制成龟羚熄风胶囊,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莹莹;王宝亮;任德启;宋淑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临症33a,对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有一些心得体会,现介绍于后。……
作者:孙永红;陈良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假性球麻痹临床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进食发呛为特征,病人痛苦大,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自1993年开始采用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并发假性球麻痹47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华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伏邪”是中医温病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伏邪学说作为一种理论工具,用以解释某些温病的病理现象,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感染HBV后潜伏期长,发病即……
作者:冯群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简称膝OA,是一种退行性疾患,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等。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愈痹汤以补益肝肾为主,辅以益气化湿,活血通络,并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用药……
作者:李二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