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疗法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王太红

关键词:饮食疗法, 骨折, 辨证用食
摘要:1 饮食疗法的历史源流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健康与疾病的联系,古人早已有认识。药食同源学说表明,许多药物具有双重性,既能药用,又能食用。《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百合、山药、大枣、龙眼肉、赤小豆、蜂蜜等,实际上就是中医应用饮食疗法的开端。《素问·藏气法时论》说道:“毒物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石冠卿教授从肝论治不寐证经验

    “不寐”即今之失眠,是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甚则彻夜不眠为主证的一类疾病,并常伴有多梦。引起不寐的病因病机很多,如阳不交阴、心肾不交,思虑劳倦、心脾两虚,肝郁化火、肝火扰动,以及心胆气虚,胃中不和等。我院已故名老中医石冠卿教授论治不寐一证颇富经验。不寐一证,人多责之于心,验诸临床,或效或不效。石老治疗不寐,在注重心神作用的基础上,擅长从肝论治。……

    作者:闫晓天;崔爱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为研究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将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调节前列腺素平衡失调、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耳压法治疗痔瘘围手术期疼痛

    近年来,我科采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痔瘘围手术期疼痛,收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47例

    假性球麻痹临床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进食发呛为特征,病人痛苦大,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自1993年开始采用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并发假性球麻痹47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华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手法结合灸法治疗软组织损伤102例

    骨折愈合后软组织损伤越来越成为临床骨伤科的疑难病症。骨折长期固定,欠功能锻炼,造成局部乃至广泛性的缺血缺氧是引起该病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多表现为伤肢肿胀,持续性的疼痛、麻木、关节僵硬、远端脉搏消失或减弱、肌内萎缩等,严重者会引起筋膜间隔综合征、骨性肌炎、创伤……

    作者:赵焕东;魏玉龙;丁瑞敏;燕美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黄芪临床应用举隅

    黄芪,有补气生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多用于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气虚下陷及卫虚表不固而引起的各种证候。现代医学认为黄芪能增进免疫,促进细胞代谢,对心脏、肝脏及血管等有保护作用,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用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夏旭;孙田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拟消痤饮合紫红酊外涂治疗寻常性痤疮87例

    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的消痤饮内服合紫红酊外涂治疗寻常性痤疮8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崇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治疗不安腿症68例

    笔者自1996年12月~2002年1月采用穴位注射为主,冶疗不安腿症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振涛;陈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多见于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预后较好,但易复发。近5a我们对50例中浆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裴国宾;李书林;杨化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内外合治慢性扁桃体炎56例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聘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舒络脑心通合剂治疗高血压76例

    笔者从1994年9月~2002年4月,用舒络脑心通合剂治疗高血压76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顺;陈广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疗效观察

    无特效药物,中药治疗本病可明显缩短病程。为观察中药的确切疗效,我们进行了中西医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井自兴;任献青;翟文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本文对46例患者用中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琴;马海燕;汪学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3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为临床上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自1990年11月~2000年12月间,我科应用中药内服外敷为主,辅以手法按摩、牵引及硬膜外药物注射等综合疗法治疗21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潘静;王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骨伤内治规律初探

    重视骨伤科之内治,其来久矣。人身初伤,先损气血。皮肉筋骨,既损伤于外,脏腑气血必振动于内,故在临症中少有只注重其外,不调治其内而能愈跌损骨断筋伤之症者。笔者在十余年临床工作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在骨伤内治方面积累了些许经验,现与同道探讨如下。……

    作者:杜中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七胶囊合加味生化汤治疗放环后出血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来采用三七胶囊合加味生化汤治疗放环后出血,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古代医家人格精神的追求——谈“上医医国”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是古代医家心理上一个很深的文化情结。中国医学史上有很多医学家出身于儒,后因种种原因由儒而医。如东汉张仲景,唐王冰,南北朝陶弘景,宋代朱肱、许叔微,金成无己、张元素,明代戴思恭、王肯堂、高武等,成为良医是他们的一种心理蔚藉。而“上医医国”则是古代医家人格精神的高追求。……

    作者:王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运用六经辨证方法,结合辨证用药、针灸、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治外治紧密结合,突出中医整体治疗疾病的主导思想,常能收到意外效果。

    作者:娄绍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迟发性维K缺乏并颅内出血恢复期的针灸治疗

    迟发性维K缺乏是发生于婴儿期的由于缺乏维生素K导致凝血机制障碍的疾病。我们对1997~2002年收治迟发性维K缺乏并颅内出血恢复期患儿20例,均采用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00例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2001年10月~2001年12月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流行期间,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腹泻患儿100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庆中;马宗良;任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