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分析

王秀梅

关键词:盐酸托利君, 硫酸镁, 先兆早产, 疗效
摘要:我国对早产的定义是指妊娠满28周且不满37周分娩者.引起早产的原因很多,早产而降生的胎儿病死率较高,因此,防治早产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提高新生儿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1].硫酸镁是传统的治疗早产的药物,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盐酸利托君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应用于早产的治疗,目前已被作为治疗先兆早产的理想药物.我院采用硫酸镁和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以评价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门静脉瘤的临床价值

    门静脉瘤(portal vein aneurysm,PV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性疾病,仅占全身静脉瘤发病率的3%[1],但随着以腹部病变筛查为目的的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相关报道有所增多[2].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有效、无创等优点,成为无创性观察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以往文献关于PVA的影像诊断报道较多,有关MSCTA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PVA诊断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作者:孙丽敏;王芬;王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血清中IL-6含量变化的研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因术中需广泛暴露髋关节周围解剖结构、创伤较大,术后炎症反应明显,常常引发各类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在遭受创伤、感染和手术等打击时,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代谢和免疫反应会发生改变.

    作者:乔金环;董巍;吴建伟;刘创建;余宏男;王增立;牛桂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卵巢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展

    卵巢肿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卵巢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的27%,并以每年0.1%的速度增长,病死率位居首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卵巢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诊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超声以其灵活、无创,重复性好且诊断价值高而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技术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翔宇;王义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朊蛋白和寄生虫等)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本文对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总结,以了解其发病特点、发展趋势和分布规律.

    作者:韩冰;王志红;王明栋;王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高危妊娠的有效措施,是挽救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随着麻醉技术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不断的更新,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我国大部分城市剖宫产率在40%左右[1],随之而来的是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者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而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分娩方式的的选择近年来引起了临床医师的争议,为此本研究对剖宫产患者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妊娠结局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君;王军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排醚方式对于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的观察

    目的 研究两种排醚方式对于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观察.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40例,ASAⅠ~Ⅱ级,年龄1 ~ 3岁.随机分为浓度递减洗出法组(N组)和低流量洗出法组(D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潮气量法,起始刻度为8%,回路预充,给患儿吸人七氟醚混合气体,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经口异型管气管插管.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采用浓度递减洗出法和低流量洗出法组排出七氟醚.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年龄、体重、麻醉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有无嗜睡、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寒颤、嗝逆、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结果 2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醚后10 min N组的血压,心率高于D组(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情况:D组患者轻度躁动多见,N组患者轻、中、重度躁动发生率均较高,D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躁动程度明显轻于N组(P<0.05).结论 针对短小手术应个性化反合理用药,复合多种麻醉方式,尤其避免在七氟醚洗出阶段单纯吸入麻醉维持,平稳充分的洗脱七氟醚,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以避免造成生理和心理危害.

    作者:牛润岭;宋长兴;戎亚军;杨运亮;杨利军;姜博;戚岩;王虹;马朋羽;宋铁鹰;宋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变1例

    患者,男,41岁,因左上腹持续性胀痛半天于2009年09月21日入我科,经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苏大附一院染色体检查示46,XY,del(5)(q12q31),t(9;22)(q34;q11),予口服羟基脲化疗后好转,以后一直在院外口服羟基脲1.0 g,2次/d维持治疗.

    作者:徐茂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是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肾脏并发症性蛋白尿,常显示病情加剧.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显著上升,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第二位病因.

    作者:刘海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椎间隙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随着对术后疼痛病理认识的提高,人们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与传统肌内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CE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镇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140例不同椎间隙穿刺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的效应进行了探索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连;刘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分别予动态心电图(DCG)等检测,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及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抑郁状态缓解,HAMD分值减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HRV时域指标升高,其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每5分钟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升高显著(P<0.05).结论 抗抑郁治疗后,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者的抑郁症状改善,HRV尤其是SDNN、SDNNindex的升高与抑郁好转有相关性.

    作者:徐智;陈龙锦;程月新;曹京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椎间盘髓核突出物压迫及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根或神经根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本组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唐山市2005至2010年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丙类传染病是传染病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内容,是人类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10种[2],2008年后又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为了解唐山市近年来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流行特点,本文将唐山市2005至2010年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高雯;张志坤;李成林;李晖;王大铮;吕焱;高庆华;何金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小肝癌的综合诊断研究

    目的 综合多种影像学对比研究,评价不同影像学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小肝癌患者,进行CT增强、MR弥散成像、MR多期增强3种检查方法,并进行两两联合.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出三种方法及两两联合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从单纯三种方法对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来看,MR增强的灵敏度高于其他方法,联合试验后以CT增强和DWI、MR增强和DWI联合后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临床怀疑小肝癌的患者在经济情况允许下可行MR增强扫描,弥散成像可做补充检查技术;如果患者经济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可行CT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时加做MR弥散成像.

    作者:刘树堂;齐晓辉;时高峰;王琦;李如迅;许茜;李月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联合后内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少见,主要累及胫骨平台的后柱,侧位平片可见明显的劈裂塌陷,CT及三维重建可见后内髁以劈裂为主,后外髁以劈裂塌陷为主,可合并腓骨头骨折.回顾张家口市第二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联合后内、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5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刘欣伟;刘志钢;丁海生;李惠芳;郭杰;郑雪君;宋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居家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分析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衰的一种长期有效地血液净化替代疗法之一.腹膜炎是PD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PD技术失败和患者退出治疗的常见原因[1].为避免引起腹膜炎的发生,我中心对居家PD患者发生腹膜炎49例进行分析,探讨防治腹膜炎发生的措施,以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作者:于连英;卢素玉;张婉童;芦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死亡率和发病率较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占所有高血压疾病的90%左右[1].血压升高的因素是多样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随着医学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血压防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愈来愈明显.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为探讨唐山市护士群体职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差异和相关关系,从而为有效干预护士的职业压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如下.

    作者:王侠;牛雅君;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薄层MSCT表现、肺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薄层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肺功能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0例IPF患者,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5~70岁.30例均行薄层MSCT扫描.所有病例均于薄层MSCT检查当日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30例IPF中,小叶间隔增厚出现频率高为96.7%,胸膜下线出现频率低为14.2%.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蜂窝肺主要见于肺周边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主要见于肺中央部.30例IPF均表现为不同程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薄层MSCT各征象总半定量评分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分级(r=0.843,P<0.01)、弥散功能障碍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838,P<0.01).结论 薄层MSCT能准确反应IPF的病理变化,肺功能检测可以了解患者肺功能受损害的程度,二者相结合有助于预测IPF的进展、预后及疗效反应.

    作者:李淑静;田英华;郑立冬;王藏海;孙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外露

    跟腱部位血供较差,外伤后易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跟腱外露,临床较为常见,治疗较为棘手.我科自2008年7月以来先后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2例患者跟腱外露,收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光军;程宏宇;於国军;李春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颌后入路穿过腮腺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髁突颈骨折

    目的 探讨髁突颈骨折经颌后入路,直视下解剖复位内固定新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8例36侧髁突颈骨折患者行颌后切口入路,穿过腮腺,解剖面神经,直视下暴露髁颈骨折线,解剖复位并行坚固内固定,术后1、3、6个月复诊.结果 经过6个月复诊,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双侧面部对称,面部瘢痕不明显,3例患者出现面神经不同程度损伤,但6个月后基本恢复,出现腮腺瘘1例.结论 经颌后入路直视下解剖复位内固定髁突颈骨折,具有切口隐蔽性、术中视野暴露好、便于坚固内固定操作、术后瘢痕小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恢复解剖形态及功能的疗效方法.

    作者:潘祥峰;赵民朝;程立军;王大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