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外露

王光军;程宏宇;於国军;李春江

关键词: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跟腱外露
摘要:跟腱部位血供较差,外伤后易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跟腱外露,临床较为常见,治疗较为棘手.我科自2008年7月以来先后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2例患者跟腱外露,收到很好的疗效.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种植钉支抗技术在压低上颌伸长磨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口腔临床应用微种植钉支抗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16例患者,均为上颌磨牙伸长,导致下颌缺失牙没有足够的修复间隙.在上颌伸长磨牙的颊腭侧各植入一枚微种植钉,应用橡皮链直接施加压入力.结果 经过3~9个月,16例上颌伸长磨牙均被有效压低,下颌牙获得了足够的修复间隙.结论 由于牙齿伸长导致对合缺失牙修复困难,又不接受全口固定矫治或截冠处理的患者,可尝试应用微种植钉支抗对伸长牙齿进行压低.

    作者:郭剑虹;张风华;韩壮;张彦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进展期胃癌术前胃镜和CT检查对手术的指导意义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往大多通过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并可动态观察癌肿及胃的表现.但上述方法无法观察肿瘤对胃壁、胃浆膜和胃周器官的侵犯,以及淋巴、血运和种植性转移等一些重要的情况.进展期胃癌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治疗时机,盲目手术探查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与创伤,因此,术前对胃癌手术可行性判断尤为重要.

    作者:姚学莉;李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某机关单位人员干眼症患病情况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各种环境污染、电脑的发展和驾车者增加等情况的变化,使干眼症(dry eye)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干眼症是由于泪液质或量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和眼表损害而致眼部不适和视觉障碍的多因素疾病.我国对干眼症研究较晚,对干眼症流行病学调查较国外相对较少,且目前对干眼症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眼部健康体检时经常会听到受检者自述眼干、涩等不适,为此,我们对2012年1至3月某机关单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干眼症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死亡率和发病率较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占所有高血压疾病的90%左右[1].血压升高的因素是多样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随着医学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血压防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因素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病率可达20%~50%.糖尿病肾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频率更高[1].本研究分析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不同的超滤量,Alb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

    作者:吴会金;张春玲;吴会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寄殖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尤其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是重要致病菌之一,该菌株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死亡率增高,且易于造成区域性爆发流行,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产ESBLs菌株、探讨其耐药性对临床诊疗工作非常重要[1].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标本在各临床的分布、来源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张俊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的监测与护理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其胆红素代谢紊乱常为多种原因所致[1],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换血是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迅速、有效的方法.由于疗效好、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在临床广泛应用.换血是侵入性操作,一次换血对于小儿血循环是一次大应激[2],部分患儿有血压波动,肠出血坏死、感染、电解质、代谢紊乱等[3].换血过程中的监测和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3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闫俊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利多卡因涂抹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疱疹性口炎是以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黏膜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患儿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如何有效减轻疼痛,令患儿正常进食是家长和医务人员关心的问题.我科采用2%利多卡因涂抹口腔减轻疱疹性口炎疼痛,改善患儿进食情况,促进疱疹愈合,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丽;王清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留置时间分析

    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猝死率高,随时需要用药抢救.另外,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多,血管细小、硬滑或四肢水肿,造成外周血管穿刺困难,所以,留置恰当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持有效的血管通路,对疾病的治疗及抢救非常重要.近年来,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在我科广泛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但锁骨下静脉置管为侵袭性操作,置管期间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其中常见的是感染与导管堵塞[1],造成被动拔管,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通过临床观察与研究,规范护理方法,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巧;李雅静;张采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分别予动态心电图(DCG)等检测,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及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抑郁状态缓解,HAMD分值减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HRV时域指标升高,其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每5分钟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升高显著(P<0.05).结论 抗抑郁治疗后,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者的抑郁症状改善,HRV尤其是SDNN、SDNNindex的升高与抑郁好转有相关性.

    作者:徐智;陈龙锦;程月新;曹京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肢体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变化,探讨LIR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前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 模型.把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橡皮带松绕大鼠双后肢根部;IR组:结扎大鼠双后肢根部,缺血4 h再灌注2 h.观察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活力(XOD)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组织中MDA和XOD含量增加(P<0.01),SOD水平下降(P<0.01).结论 肢体缺血-再灌注可造成对心肌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何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椎间盘髓核突出物压迫及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根或神经根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本组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卵巢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展

    卵巢肿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卵巢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的27%,并以每年0.1%的速度增长,病死率位居首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卵巢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诊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超声以其灵活、无创,重复性好且诊断价值高而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技术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翔宇;王义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螺旋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

    近年来,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成为骨科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40~75岁男性.主要临床症状为一侧或两侧髋部疼痛、压痛、不能自由活动.目前,股骨头缺血坏死一旦发现,多数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佳治疗时机,导致髋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约60%的患者终双侧受累.

    作者:李中华;杨艳;石新霞;郑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产科腹部切口新式皮内缝合的效果观察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医学界在手术患者皮肤的缝合方面也在寻找更好的方法.传统的妇科手术皮肤缝合方法采用1-0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其缺点有脂肪液化、术后需拆线,遗留皮肤皱褶、蜈蚣样瘢痕等情况.近些年随着新型缝合线的兴起,皮内缝合法应运而生,初采用皮下脂肪层间断缝合,再连续皮内缝合皮肤(以下称传统的皮内缝合),优点是无需拆线,术后住院天数少,切口愈合后外观较美观.近两年对皮内缝合法进行改良,采用新式皮内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切口,观察其效果,发现采用新式皮内缝合法,效果更好,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温等离子治疗合并高血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随着医学的发展,颈椎病微创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我院2008年开展应用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融切技术进行髓核成形术治疗劲椎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术后患者血压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刚;李军英;李湛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小肝癌的综合诊断研究

    目的 综合多种影像学对比研究,评价不同影像学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小肝癌患者,进行CT增强、MR弥散成像、MR多期增强3种检查方法,并进行两两联合.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出三种方法及两两联合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从单纯三种方法对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来看,MR增强的灵敏度高于其他方法,联合试验后以CT增强和DWI、MR增强和DWI联合后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临床怀疑小肝癌的患者在经济情况允许下可行MR增强扫描,弥散成像可做补充检查技术;如果患者经济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可行CT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时加做MR弥散成像.

    作者:刘树堂;齐晓辉;时高峰;王琦;李如迅;许茜;李月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PTCA+支架植入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PTCA+支架植入术是扩张冠状动脉内径、保持管腔内血流通畅,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1].为了提高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性,降低冠心病的反复发病率,本文对我院54例予以PTCA+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贾宏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6322名女性妇科病普查分析研究

    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女性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我院体检中心协助某县普查队进行了女性病普查工作,现将情况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0 年11 月, 某县已婚20~80岁的女性进行检查,平均年龄44.8岁.

    作者:陈春彦;陈泓强;王喜林;张淑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变1例

    患者,男,41岁,因左上腹持续性胀痛半天于2009年09月21日入我科,经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苏大附一院染色体检查示46,XY,del(5)(q12q31),t(9;22)(q34;q11),予口服羟基脲化疗后好转,以后一直在院外口服羟基脲1.0 g,2次/d维持治疗.

    作者:徐茂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