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因素

吴会金;张春玲;吴会香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低血压, 超滤量及Alb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病率可达20%~50%.糖尿病肾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频率更高[1].本研究分析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不同的超滤量,Alb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例

    患者,女,79岁,体重52 kg,ASA Ⅱ级,因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往5年前脑梗死病史,遗留右侧肢体无力.其余系统病史(-).术前检查:BP 120/70 mm Hg,HR 80 次/min,RR 20 次/min.心电图:窦性心律,心肌缺血.术前血糖6.73 mmol/L,其余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吴慧红;王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利多卡因涂抹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疱疹性口炎是以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黏膜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患儿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如何有效减轻疼痛,令患儿正常进食是家长和医务人员关心的问题.我科采用2%利多卡因涂抹口腔减轻疱疹性口炎疼痛,改善患儿进食情况,促进疱疹愈合,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丽;王清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EMS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观察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鹿角形肾结石及多发性肾结石处理上比较棘手,开放手术不但对肾脏损伤大,且往往难以达到治疗目的.随着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技术的逐步成熟,大多数可一次性将结石处理干净,创伤小,恢复快,目前已成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方法.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采用第四代气压弹道超声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EMS)经皮肾镜治疗78例鹿角形肾结石,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社全;雷庆华;董海燕;高庆亮;王磊;程海峰;杨文峰;文红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门静脉瘤的临床价值

    门静脉瘤(portal vein aneurysm,PV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性疾病,仅占全身静脉瘤发病率的3%[1],但随着以腹部病变筛查为目的的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相关报道有所增多[2].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有效、无创等优点,成为无创性观察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以往文献关于PVA的影像诊断报道较多,有关MSCTA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PVA诊断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作者:孙丽敏;王芬;王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某机关单位人员干眼症患病情况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各种环境污染、电脑的发展和驾车者增加等情况的变化,使干眼症(dry eye)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干眼症是由于泪液质或量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和眼表损害而致眼部不适和视觉障碍的多因素疾病.我国对干眼症研究较晚,对干眼症流行病学调查较国外相对较少,且目前对干眼症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眼部健康体检时经常会听到受检者自述眼干、涩等不适,为此,我们对2012年1至3月某机关单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干眼症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种植钉支抗技术在压低上颌伸长磨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口腔临床应用微种植钉支抗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16例患者,均为上颌磨牙伸长,导致下颌缺失牙没有足够的修复间隙.在上颌伸长磨牙的颊腭侧各植入一枚微种植钉,应用橡皮链直接施加压入力.结果 经过3~9个月,16例上颌伸长磨牙均被有效压低,下颌牙获得了足够的修复间隙.结论 由于牙齿伸长导致对合缺失牙修复困难,又不接受全口固定矫治或截冠处理的患者,可尝试应用微种植钉支抗对伸长牙齿进行压低.

    作者:郭剑虹;张风华;韩壮;张彦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体会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又称残胃无力、胃排空延迟,系消化道术后出现的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其特征为胃排空延迟或胃排空障碍[1],是胃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易发生于毕Ⅱ式远端胃癌根治性大部分切除、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术后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水平和围手术期贫血低蛋白者.

    作者:杨东东;李媛媛;何琨;武雪亮;王立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索用立体定向放射术(SBRT)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了38例肺部小肿瘤(<3 cm)患者,采用体模固定,CT轴扫扫描.透视下,确定呼吸动度,勾画PTV.用直线加速器进行SBRT,剂量54~63 Gy,分12~15次.治疗后,平均随访10个月,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8例患者,随访8~14个月,总有效率达82.1%(CR+PR),稳定占10.7%,复发2例,占7.1%.主要不良反应是乏力、放射性肺炎1~3度、白细胞下降1~2度.结论 用SBRT治疗肺部小肿瘤疗效确切,产生的不良反应轻微,肺部的毒性可接受.

    作者:赵耀巍;张义;刘静霞;孙丽敏;随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的监测与护理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其胆红素代谢紊乱常为多种原因所致[1],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换血是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迅速、有效的方法.由于疗效好、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在临床广泛应用.换血是侵入性操作,一次换血对于小儿血循环是一次大应激[2],部分患儿有血压波动,肠出血坏死、感染、电解质、代谢紊乱等[3].换血过程中的监测和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3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闫俊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愈来愈明显.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为探讨唐山市护士群体职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差异和相关关系,从而为有效干预护士的职业压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如下.

    作者:王侠;牛雅君;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分析

    我国对早产的定义是指妊娠满28周且不满37周分娩者.引起早产的原因很多,早产而降生的胎儿病死率较高,因此,防治早产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提高新生儿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1].硫酸镁是传统的治疗早产的药物,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盐酸利托君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应用于早产的治疗,目前已被作为治疗先兆早产的理想药物.我院采用硫酸镁和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以评价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分析

    小儿外伤中,脾脏损伤较常见,因为脾脏虽然血供丰富,但组织脆弱,而小儿腹部脂肪含量较少,轻度外伤就可能引起脾脏破裂.但是,小儿的脾包膜包含有丰富的平滑肌、弹力纤维及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损伤后易收缩且容易再生,有压迫止血作用[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非手术治疗脾破裂的报道越来越多,并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科从2003至2010年,对35例脾破裂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其中34例获得成功,仅1例行脾破裂修补手术,报道如下.

    作者:吴涛;宮颖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唐山市2005至2010年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丙类传染病是传染病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内容,是人类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10种[2],2008年后又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为了解唐山市近年来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流行特点,本文将唐山市2005至2010年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高雯;张志坤;李成林;李晖;王大铮;吕焱;高庆华;何金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产科腹部切口新式皮内缝合的效果观察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医学界在手术患者皮肤的缝合方面也在寻找更好的方法.传统的妇科手术皮肤缝合方法采用1-0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其缺点有脂肪液化、术后需拆线,遗留皮肤皱褶、蜈蚣样瘢痕等情况.近些年随着新型缝合线的兴起,皮内缝合法应运而生,初采用皮下脂肪层间断缝合,再连续皮内缝合皮肤(以下称传统的皮内缝合),优点是无需拆线,术后住院天数少,切口愈合后外观较美观.近两年对皮内缝合法进行改良,采用新式皮内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切口,观察其效果,发现采用新式皮内缝合法,效果更好,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椎间盘髓核突出物压迫及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根或神经根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本组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椎间隙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随着对术后疼痛病理认识的提高,人们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与传统肌内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CE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镇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140例不同椎间隙穿刺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的效应进行了探索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连;刘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肢体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变化,探讨LIR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前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 模型.把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橡皮带松绕大鼠双后肢根部;IR组:结扎大鼠双后肢根部,缺血4 h再灌注2 h.观察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活力(XOD)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组织中MDA和XOD含量增加(P<0.01),SOD水平下降(P<0.01).结论 肢体缺血-再灌注可造成对心肌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何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高危妊娠的有效措施,是挽救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随着麻醉技术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不断的更新,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我国大部分城市剖宫产率在40%左右[1],随之而来的是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者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而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分娩方式的的选择近年来引起了临床医师的争议,为此本研究对剖宫产患者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妊娠结局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君;王军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居家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分析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衰的一种长期有效地血液净化替代疗法之一.腹膜炎是PD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PD技术失败和患者退出治疗的常见原因[1].为避免引起腹膜炎的发生,我中心对居家PD患者发生腹膜炎49例进行分析,探讨防治腹膜炎发生的措施,以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作者:于连英;卢素玉;张婉童;芦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型口腔护理方法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因不能进食,从而导致口腔唾液分泌较少,口腔的自我清洁功能减退,另外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菌群的失调,导致患者口腔病菌大量繁殖[1].有研究表明[2],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口腔病菌的转移而引起的,所以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口腔护理尤为重要.由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特殊性,传统的采用棉球擦拭的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口腔并发症方面效果不明显[3],我院ICU的医护人员采用软毛牙刷刷洗结合冲洗液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郝凤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