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旭;王子臣;刘云庄
对癌症患者在生存期内,提高其生存质量已经日益广泛受到重视,越来越强调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许多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血管和神经产生血管损伤和神经毒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对采用葡萄糖复合液预防化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和外周神经毒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孟荣芳;刘荣红;王素君;李静;王敏英;付敬梅;丁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较容易鉴别,但因急性脑梗死出现的同侧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肢体瘫痪则极为少见,若不仔细观察和分析,很容易混淆,从而导致误诊、误治,近来,笔者发现1例出现典型的同侧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肢体瘫痪急性脑梗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姜国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丙类传染病是传染病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内容,是人类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10种[2],2008年后又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为了解唐山市近年来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流行特点,本文将唐山市2005至2010年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高雯;张志坤;李成林;李晖;王大铮;吕焱;高庆华;何金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两种排醚方式对于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观察.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40例,ASAⅠ~Ⅱ级,年龄1 ~ 3岁.随机分为浓度递减洗出法组(N组)和低流量洗出法组(D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潮气量法,起始刻度为8%,回路预充,给患儿吸人七氟醚混合气体,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经口异型管气管插管.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采用浓度递减洗出法和低流量洗出法组排出七氟醚.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年龄、体重、麻醉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有无嗜睡、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寒颤、嗝逆、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结果 2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醚后10 min N组的血压,心率高于D组(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情况:D组患者轻度躁动多见,N组患者轻、中、重度躁动发生率均较高,D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躁动程度明显轻于N组(P<0.05).结论 针对短小手术应个性化反合理用药,复合多种麻醉方式,尤其避免在七氟醚洗出阶段单纯吸入麻醉维持,平稳充分的洗脱七氟醚,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以避免造成生理和心理危害.
作者:牛润岭;宋长兴;戎亚军;杨运亮;杨利军;姜博;戚岩;王虹;马朋羽;宋铁鹰;宋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死亡率和发病率较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占所有高血压疾病的90%左右[1].血压升高的因素是多样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随着医学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血压防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多种影像学对比研究,评价不同影像学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小肝癌患者,进行CT增强、MR弥散成像、MR多期增强3种检查方法,并进行两两联合.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出三种方法及两两联合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从单纯三种方法对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来看,MR增强的灵敏度高于其他方法,联合试验后以CT增强和DWI、MR增强和DWI联合后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临床怀疑小肝癌的患者在经济情况允许下可行MR增强扫描,弥散成像可做补充检查技术;如果患者经济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可行CT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时加做MR弥散成像.
作者:刘树堂;齐晓辉;时高峰;王琦;李如迅;许茜;李月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门静脉瘤(portal vein aneurysm,PV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性疾病,仅占全身静脉瘤发病率的3%[1],但随着以腹部病变筛查为目的的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相关报道有所增多[2].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有效、无创等优点,成为无创性观察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以往文献关于PVA的影像诊断报道较多,有关MSCTA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PVA诊断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作者:孙丽敏;王芬;王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和气体所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增加[1].近年来,COPD患病率、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帆;曹晓伟;张湘华;邓丹阳;许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以前,儿童及成人先天性尿路畸形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超声检查、CT平扫和放射科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但存在很多不足和局限性[1].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肾及输尿管畸形的成人及患儿36例,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且检查的准确率较高,报告如下.
作者:李彬;杨建林;吉六舟;汤素琼;刘敬辉;李耀发;杨浩;黄华明;张景宇;徐玉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对术后疼痛病理认识的提高,人们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与传统肌内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CE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镇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140例不同椎间隙穿刺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的效应进行了探索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连;刘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往大多通过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并可动态观察癌肿及胃的表现.但上述方法无法观察肿瘤对胃壁、胃浆膜和胃周器官的侵犯,以及淋巴、血运和种植性转移等一些重要的情况.进展期胃癌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治疗时机,盲目手术探查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与创伤,因此,术前对胃癌手术可行性判断尤为重要.
作者:姚学莉;李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卵巢肿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卵巢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的27%,并以每年0.1%的速度增长,病死率位居首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卵巢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诊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超声以其灵活、无创,重复性好且诊断价值高而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技术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翔宇;王义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鹿角形肾结石及多发性肾结石处理上比较棘手,开放手术不但对肾脏损伤大,且往往难以达到治疗目的.随着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技术的逐步成熟,大多数可一次性将结石处理干净,创伤小,恢复快,目前已成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方法.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采用第四代气压弹道超声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EMS)经皮肾镜治疗78例鹿角形肾结石,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社全;雷庆华;董海燕;高庆亮;王磊;程海峰;杨文峰;文红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因术中需广泛暴露髋关节周围解剖结构、创伤较大,术后炎症反应明显,常常引发各类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在遭受创伤、感染和手术等打击时,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代谢和免疫反应会发生改变.
作者:乔金环;董巍;吴建伟;刘创建;余宏男;王增立;牛桂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薄层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肺功能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0例IPF患者,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5~70岁.30例均行薄层MSCT扫描.所有病例均于薄层MSCT检查当日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30例IPF中,小叶间隔增厚出现频率高为96.7%,胸膜下线出现频率低为14.2%.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蜂窝肺主要见于肺周边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主要见于肺中央部.30例IPF均表现为不同程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薄层MSCT各征象总半定量评分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分级(r=0.843,P<0.01)、弥散功能障碍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838,P<0.01).结论 薄层MSCT能准确反应IPF的病理变化,肺功能检测可以了解患者肺功能受损害的程度,二者相结合有助于预测IPF的进展、预后及疗效反应.
作者:李淑静;田英华;郑立冬;王藏海;孙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病率可达20%~50%.糖尿病肾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频率更高[1].本研究分析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不同的超滤量,Alb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
作者:吴会金;张春玲;吴会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是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肾脏并发症性蛋白尿,常显示病情加剧.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显著上升,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第二位病因.
作者:刘海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男,41岁,因左上腹持续性胀痛半天于2009年09月21日入我科,经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苏大附一院染色体检查示46,XY,del(5)(q12q31),t(9;22)(q34;q11),予口服羟基脲化疗后好转,以后一直在院外口服羟基脲1.0 g,2次/d维持治疗.
作者:徐茂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朊蛋白和寄生虫等)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本文对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总结,以了解其发病特点、发展趋势和分布规律.
作者:韩冰;王志红;王明栋;王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女性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我院体检中心协助某县普查队进行了女性病普查工作,现将情况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0 年11 月, 某县已婚20~80岁的女性进行检查,平均年龄44.8岁.
作者:陈春彦;陈泓强;王喜林;张淑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