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栓塞微粒球行功能性血流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研究与护理干预

王雪梅;宫祥峰;康庄;于燕民;徐会选;张新党;张志深

关键词:功能性血流, 栓塞微粒球, 脾功能亢进, 栓塞术, 介入治疗
摘要:功能性血流脾动脉栓塞术(FSE)是我院2009年9月以来新开展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微创小、费用低、痛苦小.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疗效肯定,但存在PSE所用栓塞剂种类繁多,既往多使用明胶海绵,存在颗粒大小、栓塞体积不易精确控制,并发症严重等缺点,这些严重并发症限制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有资料表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脾动脉血流具有功能性,我院应用Embosphere栓塞微粒球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FSE,并根据手术特点,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使术后并发症甚微,疗效确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的依从性,可达到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目的.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病儿童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哮喘、肾病综合征等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心理一致感(SOC)是指个体对生活的一种总体上的认知倾向性,包括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感知:内外环境中的应激、自己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生活意义[1].应对是个体对外界事件的反应倾向,适当的应对方式能够降低外界应激因素对个体的负性影响.慢性疾病作为一种应激事件,对患儿的心理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慢性病儿童的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旨在为指导慢性病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作者:姚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给药时间对奥拉西坦在防治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影响

    放射治疗是目前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伴随的放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防止或减轻放射性脑损伤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奥拉西坦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对防治放射性脑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1].奥拉西坦是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益智药,可以刺激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选择性激活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大脑新陈代谢[2].但在放疗过程中,何时开始给予奥拉西坦能更有效地减轻放射性脑损伤还未见报道.本研究观察在放疗的同时和放疗开始2周给予奥拉西坦,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安峰;周洪波;翟福山;刘兵;曹晓辉;包朝恩;王建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对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对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消化科2007至2012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未使用化疗的对照组39例,使用化疗的观察组41例,观察2组患者营养状况及不同营养状况患者间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对照组营养状况评分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其各项营养状况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状况评分较好,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营养状况不佳患者(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其营养状况明显较差,且营养越差其发生化疗不良反应的概率越高.

    作者:廖君;解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社会支持因素与肝胆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肝胆肿瘤患者术后多数存在抑郁状态,文献报道该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因素密切相关[2].社会支持因素是基于社会网络机构之上的以自身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客观所产生的影响力[3].本研究通过对肝胆肿瘤患者术后抑郁发生情况及社会支持因素进行调查,以期探讨肝胆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豫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胸部锐器伤的急救与护理

    胸部体表面积大,受伤机会较多.胸部外伤常引起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改变,尤其伴有心脏损伤者易导致严重后果,胸部锐器损伤由于锐器的形状、长度、作用方向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伤情复杂,易漏诊、误诊,特别是容易损伤肺、心脏、大血管等重要脏器,病死率较高,因此,快速诊断,及时合理的抢救治疗和周密护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晓英;王梓凌;冯秋菊;张坤;王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产前抑郁心理护理对策的效果观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孕妇的心理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分娩、产后恢复是育龄女性一生中重大的改变.产前抑郁指在妊娠期出现的以抑郁、胆怯、空虚感、烦恼、愤怒、焦虑、自卑、沮丧、悲哀、绝望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妨碍[1].从而导致孕妇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紊乱,导致睡眠不佳或食欲不振,影响孕妇的分娩.因此对孕妇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多伶俐;苏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肺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VEGF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1,2],SCLC可早期发生转移和扩散,近20年内其生存率的增长不明显[3].故有必要探讨与SCLC血管侵袭有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或癌蛋白的表达,解释SCLC生长失控的原因[4],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辰生;李红方;梁冰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恩替卡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

    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暴发急性肝衰竭临床较常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亦是临床治疗难点,如何提高临床疗效是临床一直探索的课题,本文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30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戴小灵;钟远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发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没有明显外因情况下的脑内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多由高血压引起,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传统治疗方法为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从2006年1月开始采用YL-1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自发性脑出血117例,临床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崔绍杰;刘文鹏;贾云凤;白小军;史铁钧;杨志峰;黑博;王培新;黄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体育运动是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管理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患病人群中很少有人能坚持规律的运动.目前虽然尚缺乏关于运动对糖尿病人群获益方面的高质量的研究报道,但在运动改善血糖及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已有大量研究证据支持.在高危人群中运动干预以及适度减重可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明显降低.规律运动对糖尿病人群生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究竟发挥怎样的作用,以下将对其分别进行介绍.

    作者:孔德贤;宋桉;宋光耀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应用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疗效观察

    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对骨科医师来说依然是严重的挑战.其传统治疗策略是在控制感染,解决创面覆盖问题后,再考虑骨性重建.我院2010至2012年,运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骨缺损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卢孟康;彭阿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种中药熏蒸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气管切开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气管切开患者多昏迷、卧床、免疫力低下、呼吸道清除功能差,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空气消毒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多不适合患者在场消毒,即会对人体皮肤、黏膜、器官等产生一定刺激和损伤.为了寻求一种对气管切开患者空气消毒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从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采用三种中药熏蒸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病房进行空气熏蒸消毒并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义芹;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ox-LDL及hs-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129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3例,A组进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3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ox-LDL、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TC、TG、ox-LDL、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B、C 2组较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C、TG、ox-LDL、hs-CRP水平低于A组(P<0.05).C组TC、TG、ox-LDL、hs-CRP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hs-CR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怡;郑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脏其他功能损害,发展至末期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减退、电解质和水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毒物潴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1,2].CRF早期的患者一般采用保守的药物治疗,但进入尿毒症期后一般选用透析或肾移植为主要治疗手段.我院对56例CRF患者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的方案,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方园;张亚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电图P波改变与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意义;进一步探讨心电图V1导联中P波双向和P波负向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是否有所不同.方法 入选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大于6个月的患者185例,在医院进行过冠脉造影检查并随访.PTFV1 ≥40 mm × ms为PTFV1异常组,PTFV1 <40 mm × ms为PTFV1正常组,心电图PTFV1异常组再分为V1导联P波负向组和V1导联P波双向组,分别比较2组无主要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PTFV1正常组相比,心电图PTFV1异常组无主要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心电图PTFV1异常而V1导联P波负向的患者和心电图PTFV1异常而V1导联P波双向的患者,无主要事件发生率无差别.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PTFV1 异常(HR 2.721,95% CI 1.237~5.987,P=0.013)是主要终点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心电图PTFV1异常是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性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独立预测因子.心电图PTFV1异常中V1导联P波负向的患者和V1导联P波双向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别.分析心电图PTFV1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有用的预后信息.

    作者:赵永江;郑明奇;张宏;董梅;吉立双;田立;刘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用苦豆子油擦剂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湿疹为一常见的皮肤疾病,病因不明,反复发作,目前临床外用治疗湿疹的药物多半为激素制剂,但激素外用时间过长通常会导致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我们在临床尝试使用苦豆子油擦剂外用治疗湿疹,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小英;毕淑英;张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以血清抗线粒体抗体为特异性诊断指标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确诊后,患者还可存活平均5~8年[1].人体许多重要的激素不仅在肝脏进行降解、代谢,而且主要作用的部位也在肝脏.甲状腺激素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肝脏对甲状腺激素的结合、转化与合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所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造成肝功能受损时,甲状腺激素的代谢随之紊乱.随机抽取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齐国海;张凤兰;冯巧荣;张晚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改良Chiari截骨+髋臼加盖延伸成形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儿童常见的髋部畸形,其发育异常包括骨骼异常(髋臼、股骨头、股骨颈)和软组织异常(关节囊、股骨头、圆韧带、关节周围肌肉),本病是导致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治疗方法很多,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小于3岁的患儿,手术治疗用于早期治疗失败的病例或错过早期治疗的患者.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难度较大,如何减少再脱位、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小儿骨科领域中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我们自1998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改良Chiari截骨+髋臼加盖延伸成形/联合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小儿88例(108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邱国良;张长青;霍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现状与分析

    食品检验是食品安全监管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各国食品安全监督系统无不把检验机构的设置、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完善、先进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分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优秀食品安全技术人员的培养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经颁布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我们在全省各级CDC进行了公共卫生技术支撑的资源调查,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技术支撑资源,通过调查更好的了解了食品安全技术能力资源的现状,分析发现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技术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食品安全技术保障的建议.

    作者:李绍连;李力;黄卫华;张北奇;刘继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吡拉西坦胶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吡拉西坦片又名吡乙酰胺片、乙酰胺吡咯烷酮片,能促进脑内代谢和乙酰胆碱合成,增强神经兴奋的传导,并能改善和提高学习记忆,对由于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所导致的脑功能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1].吡拉西坦片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恶心反胃、上腹部不适、腹部气胀和腹部疼痛等,吡拉西坦胶囊可以减少这些不良反应,本文对吡拉西坦胶囊进行了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作者:薛连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