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络通胶囊治疗乳腺增生380例

张钧凯;李瑞娟;关一伟;张菊新;张桂兰;耿新生

关键词:乳络通胶囊/治疗运用, 乳腺增生/中医药疗法,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乳络通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0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0例和对照组190例,治疗组给予乳络通胶囊口服,2~4粒/次,3次/d。对照组给予乳康片口服,2~4粒/次,3次/d。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0例,显效38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96.58%;对照组治愈103例,显效23例,有效38例,无效26例,有效率为86.32%。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乳络通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疗效优于乳康片,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安全可靠的中药制剂。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 Meta 分析研究

    目的: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可信的评价,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3月—2010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 CNKI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文献,严格执行诊断标准和试验病例标准,以所纳入研究的有效率、肝功能指标、症状、体征等为疗效判定指标,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在有效率、改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降低体质量等方面较西药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在有效率、改善肝功能、降低体质量方面具有疗效优势,但由于本次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较少,不能完全代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水平,具有局限性;需要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明确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确切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周凤蕊;李广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中医学理论衰老评价构想

    衰老评价是衰老研究的关键问题。通过梳理衰老的概念内涵、中医学理论,探析衰老的评价方法,认为衰老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指标检测。以衰老特点和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尤其是要基于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五脏皆虚等衰老的中医学理论,引入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引入多学科研究方法。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从多途径、多层次、多维度对衰老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

    作者:梁治学;胡燕;李其忠;何裕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明代医籍《外科枢要》临证用药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目的:探讨明代名医薛己所撰《外科枢要》采用中医药治疗外科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方法:将明代名医薛己撰《外科枢要》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内服方137首,涉及中药172种,总用药次数1077次。结论:①核心单味药为甘草、当归、人参、茯苓、白术、川芎、陈皮、黄芪、白芍药等;②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为主;③明代薛己治疗外科病以经典方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加减为主。

    作者:李廷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研究》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金亮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高金亮教授从医50余载,在脾胃病的临床与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建树,构建了极具中医特色的脾胃病证诊疗体系,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成为胃癌防治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虽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临床仍缺乏理想的阻断或逆转这种病变的手段。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目前胃癌防治学研究的重点。

    作者:高颖;王秀娟;张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口服治疗产后身痛68例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口服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产后身痛患者均给予穴位(气海,关元,双足三里,双太溪,双脾俞,双肾俞)注射联合中药汤剂(黄芪、桂枝、白芍、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川芎、独活、防风、羌活、秦艽、桑寄生、杜仲、续断、党参、白术、炙甘草、生姜、大枣加减)口服治疗,10 d为1个疗程,无效者休息10 d 后继续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4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2%。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口服治疗产后身痛疗效确切。

    作者:张娜;索素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单味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研究

    部分中药对免疫器官、巨噬细胞、NK 细胞、T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可发挥不同的免疫作用。从免疫增强、免疫抑制、双向免疫调节3个方面举出例证,分别阐明具有不同免疫调节作用的单味中药,为促进免疫调节作用中药更好的利用与开发,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鑫;冯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谢萍教授临证医案2则

    谢萍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肿瘤方向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四川省名中医。文中介绍谢教授临证治疗月经后期和癥瘕(多囊卵巢综合征)医案2则,探讨其辨证及用药,以飨读者。

    作者:侯玉敏;吴玉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罕见皮肤结节病验案1则

    结节病是一种罕见疾病,没有明确的病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观察该例以皮肤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结节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明显,取效迅速,尤其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塌渍的特色疗法,对皮肤结节病皮损症状的改善起到明显效果。

    作者:钟江;岳天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焦虑症辨证论治规律探析

    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种类型,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等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对精神卫生的重视,焦虑症的就诊率普遍增高,临床关于其治疗方法的文献多种多样。从“气”“痰”“瘀”“虚”辨证论治,并将其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现将心得整理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作者:郭鹏远;刘华;代金豹;范军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25例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适度运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15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降香),0.5 g/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UALB、FPG-Fg、SC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1,P <0.05),BT、APTT、PT均显著升高( P<0.01, P<0.05),治疗组更明显(P <0.01),两组治疗前后两组 BUN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效果优于单用厄贝沙坦片,有助于延缓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作者:李兴渊;彭广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药干预乳腺癌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来中药及其成分干预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复方中药及单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与增殖,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浸润转移,以及其他如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多药耐药等多方面作用,来发挥其抗癌效应。

    作者:李澜;蒋时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版本考

    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版本目录为线索,对清代医家沈明宗编著的《伤寒六经辨证治法》现存版本进行考证。通过实地考察、比较书影和内容等方法,对《伤寒六经辨证治法》的版本进行考证。结果显示:尽管著录名称不同,但本书版本仅有一个版本系统,即世德堂本;曹炳章圈校重排本(大东书局本)对世德堂本、嘉庆重刊本的错讹多有订正。

    作者:姜枫;张荣欣;蔡永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对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西医治疗多选用以氟哌啶醇、硫比利为代表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但因副作用较多不宜持久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大优势,可以减少复发率,且毒副作用少。临床运用中有不少固定组合的对药或组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文中对中药对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进行介绍,以探讨对药组合的理论依据,提高中医治疗抽动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丙祥;马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加味玉液汤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46例

    目的:观察加味玉液汤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46例给予加味玉液汤(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葛根、五味子、天花粉、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1剂/d,水煎,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8.2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液汤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作者:曹长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与糖尿病相关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对DGP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对DGP的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优势。通过对DGP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方用药的总结,探讨DGP的中医药疗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宗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海藻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86例

    目的:观察海藻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口服甲巯咪唑片,5~10 mg/次,3次/d;症状控制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不宜减量过快。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海藻消瘿汤(黄芪、海藻、昆布、柴胡10、陈皮、栀子、夏枯草、天花粉、半夏、川芎、当归、独活、玄参、浙贝母、牡蛎、连翘、甘草),1剂/d,2次/d。两组均以9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39例,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6.0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海藻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吴西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除湿消疹汤内服合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78例

    目的:观察除湿消疹汤合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婴幼儿湿疹患者均给予除湿消疹汤(当归、土茯苓、薏苡仁、白芷、蝉蜕、荆芥、防风、车前草、炒白芍、猪苓、苍术)内服合外用治疗,每日1剂,将药物采用超微破壁粉碎技术粉碎成末,人工喂养者给予婴幼儿口服,每次3 g,每日3次,开水冲服;母乳喂养为主者采用母子同服,婴幼儿服用方法同人工喂养者,母亲每次6 g,每日3次,开水冲服。同时将上方粉碎的药粉以适量京万红软膏调和为糊状,涂抹患处,每日涂抹2~3次。3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70例,好转6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7.44%。结论:除湿消疹汤合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有较好疗效。

    作者:牛章杰;乔艳贞;冯太和;姜淑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痔瘘煎剂熏洗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肛门病术后水肿、疼痛38例

    目的:观察痔瘘煎剂熏洗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肛门病术后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痔、瘘、肛裂等患者76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于行肛门手术后第1天起给予高锰酸钾温水熏洗,1 d 1次,1次30 min。治疗组38例于行肛门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中药煎剂熏洗(蒲公英、侧柏叶、苦参、苍术、黄柏、五倍子、芒硝、乳香、没药),1 d 1次,1次30 min;联合耳穴贴压(神门、皮质下、交感、大肠、直肠下段等),1 d按压3~5次。两组均治疗后第3,6天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程度、水肿程度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瘘煎剂熏洗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肛门病术后水肿、疼痛疗效确切。

    作者:王富春;李瑞堂;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发性肌炎验案1则

    多发性肌炎是以肢带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临床病因病机既已明确,治疗原则当为扶正与祛邪并重,扶正当以温养脾肾、益气养血活血,祛邪即谓搜风或谓除风祛湿通络。现列举验案1则,以飨同道。

    作者:马照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