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便秘辨治体会

郝娟

关键词:便秘/中医药疗法, 调理脾胃, 生白术/治疗应用
摘要:便秘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居多.论治应以调理脾胃气机为主,不可滥用通腑泻下.生白术为便秘专药,需大剂量使用.便秘论治无专方,仍需辨证论治,随证治之.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风清窍通络方(天麻、钩藤、菖蒲、郁金、皂荚、胆南星、半夏、茯苓、黄芪、红花、丹参、水蛭、全蝎、僵蚕、地龙、伸筋草),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生活质量指数(BI)评分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降低CSS评分、提高BI评分、降低S-100b蛋白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鹏程;金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邱保国研究员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经验

    邱保国研究员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临床医疗与研究工作50余年,理论造诣深厚,临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及肿瘤等各种虚损杂病.由于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法,邱保国根据中医药辨证理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经验,将其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阻逆、冲任失调4种证型,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罗继红;崔莉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郑绍周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

    郑绍周教授为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全国第3批、第4批名老中医.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由于患者病损部位的散在多发性,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本病西医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治疗,但副作用大、复发率高、花费昂贵.

    作者:赵铎;崔名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传播是保护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能够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目前,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状况堪忧,应增强传播意识,整理规范传播内容,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多渠道传播文化遗产.同时还应让遗产走进校园,纳入中医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作者:牛正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目的:观察以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为主导的急性脑梗死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39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治疗组15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辨证属风火上扰、风痰火亢、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5个证型者均给予中风防治灵Ⅰ号,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2个证型者均给予中风防治灵Ⅱ号口服;对照组辨证属风火上扰、风痰火亢、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5个证型者均给予灯盏生脉胶囊,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2个证型者均给予脑安胶囊口服.治疗28 d后评价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及巴氏指数评分,90 d后再次评价神经功能评分、巴氏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巴氏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巴氏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以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主导的急性脑梗死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社峰;王松龄;赵彦青;王伟民;吴玉红;王改凤;赵莹雪;张民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辨证分型治疗0级糖尿病足60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辨证分为3个证型,分别给予中医药治疗.结果:显效12例,有效31例,无效17例,有效率占71.7%.结论:中医药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中医整体观念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全身多系统损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近些年发病率逐渐增高,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对COPD的研究表明,COPD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更趋向于全身系统疾病,这与中医整体观念在认识上有相似之处.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分别从五脏一体观、天人相应论、心身统一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免疫学机制来理解COPD的辨治,研究分析探讨COPD从整体治疗的必要性,为预防和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伟;姚玉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桑皮豆根汤治疗感染后咳嗽40例

    目的:观察桑皮豆根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本院门诊就诊的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桑皮豆根汤(桑白皮、地骨皮、山豆根、苦杏仁、桔梗、紫菀、浙贝母、知母、芦根、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对照组32例口服蜜炼川贝枇杷膏,每次15 mL,每日3次.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清淡、戒烟酒.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2.50%;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68.75%.两组对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豆根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梁胜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中医证候病位分析

    目的:探讨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中医常见证候、病位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及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将噪声暴露人员分成4种类型(A:正常.B:语频听阈正常高频听阈提高.C:语频、高频听阈均提高但高频平均听阈< 40 dBHL.D:语频、高频听阈均提高但高频平均听阈≥40 dBHL)进行中医证候、病位的调查,并分析4组人员在中医证候与病位的差异.结果:语频听阈正常,高频听阈提高人员(A、B组)证候以实证为主;而语频、高频听阈提高者(C、D组)以虚证为主,组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实证病位以肺、肾、心为前3位要素,虚证以脾、肾、心为前3位要素;各组间虚证以气虚为主,实证以痰湿为主要病性类证候要素.结论:噪声暴露人员出现有气虚、肾虚等虚证证候时更易引起语(低)频的损失.

    作者:郭集军;邓小峰;曹丹燕;梁晓阳;李骏晖;阙冰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鲜中药治疗内科疾病验案举隅

    鲜中药有效成分丢失较少,若能适时采取加入应证的方剂中,必将收事半功倍之效.如鲜蒲公英、鲜桔梗、鲜芦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鲜生地黄、鲜小蓟、鲜茅根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鲜马齿苋、鲜地榆、鲜白头翁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等.

    作者:田顺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窦炎36例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均采用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细辛、川芎)治疗,1d1剂,水煎,分2次温服.5d为1个疗程,治疗1~6个疗程.结果:治愈13例,好转21例,未愈2例,有效率占94.44%.结论: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窦炎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郭宪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医病书》中的“药象”理论探究

    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中药“药象”理论从象思维出发,在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补充.笔者试图运用中药“药象”理论,对清代吴鞠通《医医病书》中一些有关中药“药象”方面的理论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明晰药物的作用原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齐容;梁永林;汪雪义;边玉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联合割治法及中药水丸治疗慢性湿疹90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割治法及中药水丸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90例,湿热型患者取穴足三里、水分、曲池等穴进行穴位埋线,并选用茵陈120 g、黄芩60 g、黄柏90 g等中药打粉做水丸口服;血虚脾虚夹杂湿热型患者取穴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等穴进行穴位埋线,并选用党参150 g、黄芪200 g、白术150 g、白芍150 g等中药打粉做水丸口服;对于瘙痒剧烈的患者加用耳轮割治法,即采用刺血法.结果:治愈34例,显效38例,有效16,无效2例,有效率占97.78%.结论:穴位埋线操作简单,割治放血法以泻血毒而迅速止痒,再联合中药水丸吞服即可,上述方法联合运用,标本兼治,疗效可靠,简单方便,患者可接受性强.

    作者:栾汝峰;尹拥军;刘军;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吕启元老中医外科医案精粹

    吕启元老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以擅治外科病症享誉一方.各种外用膏药,均亲手如法炼制,除局部用药外,还配合汤药.其处方简洁,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平中见奇,读之耳目一新,试选乳痈、脑疽、暑疖、瘰疬、胎痒、流注、肾着、内陷等病案,略作赏析.

    作者:朱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风防治灵Ⅱ号对脑梗死二级预防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Ⅱ号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中风防治灵Ⅱ号(法半夏、陈皮、炒白术、茯苓、天麻、泽兰、泽泻、干荷叶、石菖蒲、白芥子、制穿山甲、炒川芎),每日1剂.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Ⅱ号对脑梗死二级预防干预有明显效果.

    作者:赵莹雪;王松龄;吴玉红;张社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裴正学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裴正学教授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裴正学教授在肿瘤的诊疗中,以他首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始终认为只有在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的情况下肿瘤才能发生、发展.肺癌以肺、脾、肾3脏论治,杏苏散、麻杏甘石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古方与自拟乌鱼合剂、抗癌五味消毒饮、甘苏合剂临证权变治疗肺癌,效果明显.

    作者:黄邦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孙殿起及其《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对中医学的贡献

    孙殿起为近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其著作《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为清代、辛亥革命前后的图书总目,相当于《四库全书》的续编,收录清代、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医学著作747种,反映了清代、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医学学科发展和著述概貌,为研究清代、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医学文献提供目录学、版本学线索,是研究清代、辛亥革命前后中医学文献的重要工具书.

    作者:姜枫;张荣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μg/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 10 μg/L+体积分数10%空白血清)、干预组(TGF-β1 10 μg/L+体积分数10%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4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1 10 μg/L能显著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作用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强,但和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共同作用后,其促细胞增殖作用受到一定的抑制(P<0.05).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能够抑制HK-2细胞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王晓红;杨晓云;李钦;杨丽霞;李晓东;姜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玄参二地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28例

    目的:观察玄参二地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玄参二地汤(玄参、生地黄、熟地黄、首乌、海螵蛸、茜草)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8例,1d1剂,9d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98例,有效30例,无效0例.结论:玄参二地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从脾胃论治杂病及临床验案举隅

    自古而今,从脾胃论治各科杂病的医家、医案不胜枚举.本文结合古代张仲景、李东垣、周慎斋和近现代祝谌予、颜德馨、李介鸣等著名医家关于脾胃的论述,及临床从脾胃论治杂病的心得体会,根据临床实际出发阐释了从脾胃论治杂病的立论依据,归纳了从脾胃论治杂病的辨证要点,总结了调理脾胃升清、降浊、柔润、燥湿、活络的基本方法,并举鼻渊、鼓胀、眩晕、虚劳等临床杂病从脾胃论治的验案.从脾胃论治杂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满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