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

白清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桃红四物汤加减
摘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为特征,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要药物,其疗效已被临床所证实,但不良反应较多,撤药时易出现反跳.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史载祥教授治疗汗证验例

    史载祥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笔者跟随史师出诊,见临证变化多端,辨证难寻其要,令初学者如陷雾中,然史老师能于纷繁中提纲携领,按症施治,一丝不乱,疗效出奇.现以汗证为例,阐发史载祥教授善抓主证的治疗特点,启发后学.

    作者:李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参皂苷Rb1、Rg1与5-氟脲嘧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Rg1与5-氟脲嘧啶联合应用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交互影响作用.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人参皂甙Rb1和Rg1灌胃给药,每天0.2 mL/20 g,每日1次;5-氟脲嘧啶腹腔注射,每天0.2 mL/20 g,每日1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20 g,每日1次.10 d后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腹腔巨噬细胞TNF-α含量.结果:5-氟脲嘧啶可降低NK细胞杀伤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腹腔巨噬细胞TNF-α含量(P<0.05);人参皂苷Rb1能够显著提高NK细胞功能和TNF-α含量,并可拮抗5-氟脲嘧啶的抑制作用(P<0.05),但对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无影响(P>0.05);人参皂苷Rg1能够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TNF-α含量,并可拮抗5-氟脲嘧啶的抑制作用(P<0.05),但对NK细胞功能无影响(P>0.05).结论:人参皂甙Rb1、Rg1可拮抗5-氟脲嘧啶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曲婷婷;金岩;柳越冬;井欢;刘树权;关洪全;李建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二至丸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二至丸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二至丸提供依据.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实验药物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用D-半乳糖法制备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用药后脑、心、肾组织中SOD、GSH-Px酶活力和MDA的水平.结果:实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脑、心、肾组织中的SOD、GSH-Px酶活力增强,MDA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二至丸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来延缓衰老,其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王淑梅;王灿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1例用药分析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关节炎已成为现代文明病之一,而中药治疗不仅疗效好,且无副作用,故将本院近来治疗71例痛风病人用药做一分析,以期能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有所提高.

    作者:吕东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化,包括西药、针灸、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蒙药、藏药等.许多学者做了大量诊疗工作与研究,使中医药戒毒的优势日益为世界所瞩目.为找寻中医药戒毒的规律,本文就1999-2005年中医药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临床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解礼杰;张笑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0例

    娄多峰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骨伤、风湿病专家,尤其在顽痹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药完备的治痹理论体系.笔者长期跟随娄多峰教授工作,受到娄老的精心指导,学习了娄老的治痹方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郭会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分期选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玻璃体积血40例

    目的:观察根据不同病程分期选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将玻璃体积血的病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分别选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早期凉血止血,清热利水为主;中期活血化瘀,理气解郁为主;晚期软坚散结,益气养阴为主.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主要观察视力,玻璃体积血、混浊物的吸收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7.5%.其中以外伤性、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疗效好,视网膜静脉阻塞次之,有反复出血史、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疗效差.结论:根据病程分期选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显著.

    作者:孔玉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试述艾滋病的病因病机

    西医对艾滋病的研究证实了其主要是血液传播,其次是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发病机制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以CD4+T细胞数量减少为主),艾滋病的病理变化是由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病变,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包括原虫、病毒、细菌和真菌)和恶性肿瘤等,从初始感染到终末期是一个较漫长复杂的过程(自然病程为8~10年).

    作者:屈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例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合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MM的临床疗效.方法: 1例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移植相关并发症减少,改善MM预后的重要手段.结论:其是治疗、根治MM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疏敏;程志;韦润红;石琳;吴艺;冯磊;秦秀丽;王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刮痧拔罐配合针药治疗妇女更年期耳鸣24例

    妇女临近绝经期前后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如子宫不规则出血、面部发热潮红、头胀痛、头晕、失眠、健忘、耳鸣、心悸、关节痛等.其中耳鸣是临床常见的主要症状,患者自觉一侧或双耳内嗡嗡作响,或如蝉鸣叫声,或自觉耳内有冷气冲出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睡眠.

    作者:潘红梅;周健;申群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活血复聪汤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60例

    目的:观察活血复聪汤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活血复聪汤和维生素B1、烟酸、ATP、地巴唑等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活血复聪汤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性耳聋的听阈阈值,为治疗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方法之一 .

    作者:刘红敏;刘元献;常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对中医临床研究中对照组选择的思考

    和西医相比,中医临床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试验设计上有一定的瑕疵是很难避免的.对照组选择是试验设计的重要一环,因为直接观察到的临床效果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作用,只有通过合理的对照才能把干预措施的真实效果客观地识别出来.在临床试验中,比较常见的是安慰剂对照.但在很多情况下,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并不合适,可能存在着伦理上的缺陷.

    作者:谢轩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抗敏止嗽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89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咳嗽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导师李素云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疾病的研究,力主运用疏风活血、宣肺止咳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消风止嗽汤加减治疗,用于临床,疗效明显.为进一步探讨疗效机制,2003-02-2006-04,我们系统地观察了17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高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66例

    1998-2003年,我们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SD)66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程度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变化和听力恢复情况,旨在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SD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及意义.

    作者:郭丽;赵玉林;李小萍;晋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寸脉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精华之一,在辨证论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体全身气血、脏腑的生理、病理信息,皆可从寸口脉象反映出来.在中医诊病实践中,选择80例切候无寸脉之象的患者,90%符合隐性冠心病或早期冠心病改变.由此提出寸脉无或弱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辅助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崔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定喘汤及其加减治疗小儿咳喘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定喘汤出自<摄生众妙方>,由白果、炙麻黄、苏子、款冬花、半夏、桑白皮、杏仁、黄芩、甘草组成,集宣、清、降三法于一方,具有宣降肺气、定喘化痰兼清热透表之功.现就1999-2005定喘汤在小儿咳喘性疾患中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作一总结.

    作者:高雅;郑春燕;杜汴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止咳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久咳60例

    上感后久咳,是指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的咳嗽,症状顽固,迁延不愈,多表现为阵发性咳嗽,以夜间为甚,受冷风及刺激性气味后易发作,痰少不易咳出.2003-04-2005-11,笔者采用自拟止咳汤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马俊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42例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及普罗帕酮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继续硝酸酯类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对照组加服普罗帕酮,两组疗程均为4 w.结果:Holter和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肌耗氧量(RPP)和心肌缺血程度(NST、∑ST)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心肌缺血发作总次数治疗组下降了41.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O、CI、EF明显或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及心脏功能,无不良反应.其结果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良好.

    作者:李海波;曾垂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热痹清片提取溶剂的选择及其对AA大鼠的作用

    目的:筛选热痹清片的提取溶剂,保证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效.方法:用小鼠镇痛试验比较该方剂水提物、75%醇提物的镇痛效果,优选提取溶剂;与雷公藤苷片对照,研究提取物对AA大鼠免疫性炎症的疗效.结果:以水为溶剂,其镇痛抗炎效果好;热痹清水提物能显著降低AA大鼠的关节肿胀度,且对大鼠生长等整体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以水作为提取溶剂可以保证热痹清的疗效.

    作者:刘雅敏;娄玉钤;李振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坠积性肺炎32例

    坠积性肺炎多见于久病卧床患者,由于脑卒中所致的应激状态,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上意识障碍、持续卧床、吞咽障碍,极易导致呼吸道不畅,从而引起坠积性肺炎.

    作者:王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