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hsa-miR-486-5p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安学凤;李姝君;俞作仁;韩晶

关键词:hsa-miR-486-5p, miR-486, 早期乳腺癌, 诊断, 非典型增生
摘要:目的 探讨与乳腺癌早期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清microRNA(miRNA)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乳腺癌发生发展4个阶段(正常-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组织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以得到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的目标miRNA,进而利用RT-qPCR技术分析目标miRNA在4个阶段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a-miR-486-5P在乳腺癌发生发展4个阶段的组织和血清中均随疾病进展呈下调状态,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呈明显低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关(P>0. 05).早期乳腺癌组低表达的血清hsa-miR-486-5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显著差异性(P<0. 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 值)为81. 2%(95%CI: 0. 707~0. 91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 5%和90. 3%.结论 血清hsa-miR-486-5p可以作为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单硝酸异山梨酯上调外泌体-microRNA378表达减轻机械牵张诱导的心力衰竭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ISMN)对机械牵张诱导的心力衰竭的作用及与外泌体-microRNA378的关系.方法 对C57BL/6小鼠施行升主动脉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 TAC)4周后建立在体压力超负荷诱导心力衰竭模型,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机械牵张48 h后构成离体压力超负荷诱导心力衰竭模型.在体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升主动脉缩窄组( TAC组)、升主动脉缩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 TAC+ISMN组).离体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牵张组、牵张+microRNA378类似物组、牵张+ISMN组、牵张+ISMN+microRNA378抑制剂组. 4周后进行心超检查,测定心质量/体质量、心肌细胞形态、血浆NT-proBNP,外泌体-microRNA378表达.机械牵张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RT-qPCR检测ANP、SAA的表达.结果 TAC+ISMN组较TAC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壁厚度、心质量/体质量、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 01、P<0. 05、P<0. 01、P<0. 01),短轴缩短率明显升高(P<0. 05). RT-qPCR显示TAC+ISMN组较TAC组外泌体-microRNA378表达明显上调(P<0. 05).牵张+ISMN 组、牵张+microRNA378 类似物组较牵张组 ANP、SAA 表达下降(P<0. 05),牵张+ISMN+microRNA378抑制剂组较牵张组 ANP、 SAA 表达下降不明显( P>0. 05).结论 ISMN 通过上调外泌体-microRNA378的表达减轻机械牵张诱导的心力衰竭.

    作者:张卫君;刘琳琳;林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STATA软件network模块在两分类数据网络meta分析中的应用

    在循证医学领域中网络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 NMA)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将从network模块安装与应用的角度对两分类数据资料的NMA如何在Stata中实现加以介绍,并举例说明其具体的操作步骤. (1)完成Stata软件中metan模块的安装;(2)完成network模块的安装;(3)介绍network模块其他几种安装方式;(4)举例说明NMA结果的生成以及如何进行解读;(5)介绍其他NMA结果的实现. NMA是一种实现间接比较的便捷且有效方法,同时可以较为清晰地通过一致性、不一致性评估、网状关系图、森林图以及校正漏斗图等来定量或定性地体现合并效应以及比较结果.

    作者:郑亮;兰琴;周晓慧;林芳;孙静;范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化终末产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ChREBP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糖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arbohydrat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hREB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检测AGEs处理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ChREBP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 NAC)干预氧化应激状态;运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在HCT116细胞中AGEs诱导对ChREBP表达的影响;运用MTS比色法观察AGEs诱导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AGEs刺激后人结肠癌 HCT116细胞中转录因子ChREBP表达增加( P<0. 05) ;细胞经抗氧化剂NAC处理后,AGEs刺激所致ChREBP表达增加和HCT116细胞增殖均被明显抑制( P<0. 05) .结论 AGEs通过激活氧化应激反应来上调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的ChREBP表达.

    作者:陈寒蓓;林宁;苏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腰椎椎间孔外椎体间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分析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椎间孔外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extra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ELIF)与传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在不同固定方式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将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腰椎CT片读入Simpleware 2. 0,建立L3~L5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Hypermesh,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建立完整L3~L5节段有限元模型.对完整模型进行不同处理,分为正常标本对照组(C组),单边固定ELIF(E1组),单边固定TLIF(T1组),双边固定ELIF(E2组),双边固定TLIF(T2组),单边固定ELIF+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 E3组),单边固定TLIF+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 T3组).利用Abaqus 6. 10,对处理组模型施加相应的载荷及运动附加力,计算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的L4~L5节段角位移及其他生物力学指标.结果 E1与T1组L4~L5活动度均较C组明显减小( P<0. 01). E1组各工况下的活动度小于T1组,尤以左侧屈及右旋时明显( P<0. 05);E1组在各工况下的活动度明显高于T2组(P<0. 05);E3组活动度明显低于E1组(P<0. 05).在400 N的载荷下,E2组与T2组、E3组与T3组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ELIF联合使用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后稳定性得以提高,与TLIF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限定载荷下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式.

    作者:杨明杰;曾诚;李立钧;潘杰;郭松;谭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腰骶丛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 lumbosacral plexus block, L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阻滞组(LPB组,n=50),全身麻醉复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ICB组,n=50)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50). 3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相同,术后采用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至术后48 h.全身麻醉诱导前LPB组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 FICB组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记录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1、8、12、24、48 h患者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操作时VAS评分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LPB组和FIC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帕瑞昔布钠使用人次明显少于G组( P<0. 05). LPB组和FICB组在术后1、8、12、24、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 05). LPB组和FICB组48 h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G组(P<0. 05). LPB组在术后8、12、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FICB组. LPB组操作时间明显长于FICB组(P<0. 05),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FIBC组(P<0. 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腰骶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佳且镇痛时间更长,但腰骶丛神经阻滞操作难度较大,失败率较高.

    作者:胡超力;李成;王芬;陈明慧;傅舒昆;张晓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测定结果,将患者分成骨量正常组(N组)、骨量减少组(T组)及骨质疏松组(O组),收集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测定BMD及骨代谢指标,同时监测糖代谢、肝肾功能、激素水平等指标,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BMD及骨代谢指标变化及其影响相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O组年龄、绝经年限、BMI、Cr、ALP、E2、BGP、FSH、LH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组年龄、绝经年限、BMI、Cr、E2、BGP、β-CTX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BMD与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Cr、FSH、LH呈负相关(r为-0. 550、-0. 262、-0. 343、-0. 430、-0. 497,P 值均<0. 05),与 BMI、E2呈正相关(r 为0. 211、0. 258,P 值均<0. 05),与 FPG、HbA1c、Ca、ALP、ALT无相关性(P>0. 05). TRAP与年龄、绝经年限、E2、LH有相关性(r为0. 235、0. 167、-0. 117、0. 126,P值均<0. 05);β-CTX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绝经年限、E2、FSH有相关性(r为0. 160、0. 191、0. 117、-0. 229、0. 196,P值均<0. 05),BALP与BMI、绝经年限、E2、FSH、LH有相关性,(r为-0. 190、0. 102、0. 143、0. 120、0. 163,P值均<0. 05);BGP与年龄、BMI、绝经年限、Cr有相关性(r为0. 157、-0. 205、0. 350,P值均<0. 05).结论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变化与年龄、绝经年限、激素水平、糖尿病病程、BMI、肾功能、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营养运动等有关,但是,绝经年限和BMD下降速度相关性尚需进一步明确.

    作者:巩伟伟;雷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83例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行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根据麻醉药物不同随机分2组:舒芬太尼组(S组,n=42)、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SY组,n=41).两组患者均以雷米芬太尼4~5 μg/(kg·h)和2%~4%七氟醚维持麻醉,罗库溴铵按时按需追加.SY组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0. 01 μg/(kg·min)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不给予负荷剂量,直接持续泵维持至手术结束.术后镇痛泵配方: SY组在S组基础上加200 μg右美托咪定同时减少50 μg舒芬太尼.采用静息时镇痛评分(visual analgesic score at rest, VASR)、咳嗽时镇痛评分(visual analgesic score in coughing, VASC)、Ramsay镇静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术后4(T1)、8(T2)、12(T3)、24(T4)、48 h(T5)疼痛及镇静程度,同时记录术后48 h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T1~T4各时点,VASR、VA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5时点VA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48 h,除T4时点外,患者自控镇痛平均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48 h内(心率改变、血压异常改变以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肺不张、肺部感染、术后住院天数)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增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成熙芸;魏娟;罗晶;程志军;尤新民;吕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OD水平与营养状况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水平与营养状况(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结直肠癌患者136例,胃肠息肉患者63例.比较结直肠癌与胃肠息肉患者的血清SOD水平及各营养指标,分析血清SOD水平与各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数)的关系.结果 胃肠息肉患者的血清SOD、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数均高于结直肠癌患者(P<0. 05);结直肠癌患者中,未发现远处转移者的血清SOD水平与营养指标均高于发现远处转移者(P<0. 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OD水平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数皆呈正相关(P<0. 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越差,血清SOD水平越低;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比较,血清SOD水平与营养状况更低.

    作者:申颖;吴萍;陈莹;罗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比较7种常见高危型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癌及高级别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接受宫颈组织学检查的1 195例患者HPV16、18、31、33、35、52、58感染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上述各种高危型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在7种HPV亚型感染病例中,宫颈癌的检出率排序从高到低为: HPV18(5. 78%)、HPV16(5. 39%)、HPV58(1. 71%)、HPV31(1. 35%)、HPV52(0. 39%)、HPV33(0%)、HPV35(0%),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检出率排序从高到低分别为:HPV33(48. 04%)、HPV16(47. 86%)、HPV58(29. 56%)、HPV31(24. 65%)、HPV18(23. 31%)、HPV35(22. 58%)、HPV52(21. 26%). HPV16型感染时患宫颈癌的风险大(OR=3. 831,P<0. 05),HPV18型次之(OR=2. 586,P<0. 05);HPV16型感染时患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风险也大(OR=2. 880,P<0. 05),HPV33型次之(OR=2. 531,P<0. 05).结论 不同亚型的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高级别病变的相关性不同;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较大,HPV16、33型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相关性较大.

    作者:张毅;王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侵袭性垂体瘤致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移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Knosp分级的垂体瘤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推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量垂体瘤组和对照组的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间距,比较两组以及亚组之间显著性差异.结果 Knosp 0级~Ⅳ级组、对照组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段间距均值分别为15. 64、18. 63、24. 05、29. 13、30. 05、13. 57 mm.对照组与0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79),与Ⅰ级组~Ⅳ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0级组与Ⅰ级组~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4,P<0. 001);Ⅰ级组与Ⅱ级组~Ⅳ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Ⅱ级组与Ⅲ级组、Ⅳ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Ⅲ级组与Ⅳ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680).结论 侵袭性垂体瘤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有推移作用,Knosp级别越高,对颈内动脉推移作用越大.

    作者:黄山;张义;李士其;王涛;李文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DALK)后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DALK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34例(34只眼)为DALK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35例(35眼)为对照组.以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源性散光(corneal astigmatism, CA),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ECD)、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average cell area, ACA),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中央3 mm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及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选择性联合散光性角膜切开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12个月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综合性散光(astigmatism, A)、CA、ECD、ACA、CCT以及ACD.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实施,随访期(13. 1±1. 5)个月. DALK组和对照组术前 UCVA、BCVA、CCT、A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A、ECD、AC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 12 个月,两组的 UCVA 和BCVA均明显提高,DALK组提高幅度不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的A、CA和ECD均较术前减少,DALK组较对照组较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ACA均较术前增加,DALK组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 05);两组ACD均较术前增大(P<0. 05),CCT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 DALK术后,进行白内障手术应注重角膜源性散光矫正、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植片保护,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娟;王桑桑;黄心瑜;牛国桢;张语珊;毕燕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自裁网片的改良全盆底悬吊手术对POP患者盆底肌力的干预效果

    目的 评估自裁网片的改良全盆底网片悬吊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患者盆底肌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因盆腔器官脱垂要求手术入院患者105例,分为2组,研究组68例,接受改良全盆底网片悬吊手术;对照组37例,接受Prolift手术;另选择30例因其他妇科疾病(排除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期入院手术的患者,作为正常人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内表面电极肌电图对研究组、对照组及正常人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月时进行测定,记录并分析正常人组和2组POP患者的手术前后盆底肌力数据,并对2组POP患者手术后盆底肌力改善程度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后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电压、持续时间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Ⅱ类肌纤维的快速收缩电压、收缩个数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比2种术式对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各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自裁网片的改良全盆底网片悬吊手术和Prolift手术均能明显改善POP患者的盆底肌力;在改善POP患者盆底肌力程度上,自裁网片的改良全盆底网片悬吊手术与Prolift手术效果相当.

    作者:曹志娟;秦梦路;陈信良;童晓文;王娴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内源性硫化氢抗氧化作用对乙酸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黏膜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对乙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 健康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硫氢化钠(NaHS)组、DL-炔丙基甘氨酸(PAG)组.小鼠禁食12 h后,模型组、NaHS组及PAG组给予单次8%的乙酸0. 15 mL灌肠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肠后24 h,NaHS组、PAG组分别腹腔注射H2S供体NaHS(50 μmol/kg)及胱硫醚-γ-裂解酶(CSE)抑制剂PAG(10 mg/kg),并对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进行评估. 3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和病理学损伤评分,生化法检测病变结肠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及血清H2S,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NADH脱氢酶1(NQO1),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CSE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aHS组、PAG组的DAI及大体、病理学损伤评分和病变结肠组织MDA含量均增高( P<0. 05),NaHS组较模型组降低(P<0. 05),PAG组则高于NaHS组及模型组( P<0. 05). PAG组血清H2S含量及结肠CSE表达量均低于其他3组(P<0. 05).相较于对照组及NaHS组,模型组血清H2S含量降低( P<0. 05),结肠CSE表达量升高(P<0. 05).模型组结肠组织HO-1、NQO-1、GSH含量和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 P<0. 05),NaHS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PAG组低于NaHS组及模型组(P<0. 05).结论 在乙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H2S可抑制小鼠的肠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2S上调抗氧化酶有关.

    作者:梁慧洁;陈尼维;赵祥运;朱梅影;伏桂香;闫厚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角膜塑形镜对不同屈光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对不同屈光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眼科视光门诊162例(其中单眼佩戴患者23例,共301只眼),按等效球镜度数分为3组,分别为A组(98眼,-0. 50~-2. 00 D)、B组(155眼,-2. 25~-4. 00 D)及C组(48眼,-4. 25~-6. 00 D).观察患者每晚配戴7. 5~10 h OK镜后临床效果,记录、分析戴镜前及戴镜6、12个月后3组裸眼视力、眼轴、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及裂隙灯检查眼部情况.结果 3组患者戴镜6、12个月后,裸眼视力均较戴镜前显著提高(P<0. 001).戴镜12个月后,3组间视力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戴镜后6、12个月后,各组中央角膜曲率平K值(flat kerotometry, FK)、陡K值(steep kerotometry, SK)较戴镜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戴镜12个月后,A组中央角膜FK、SK值与B组及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而B组与C组间FK、S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戴镜6、12个月后,A组眼轴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而B与C组眼轴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戴镜12个月后,B、C组眼轴增长值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1),而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戴镜6、12个月后,3组患者角膜中央厚度、内皮细胞密度较戴镜前无明显变化(P>0. 05);A、B、C组轻度角膜点状着染分别为3例(3. 06%)、21例(13. 46%)、10例(20. 83%).结论 OK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是有效且安全的,对屈光度在-2 D以上青少年患者近视发展控制效果较好.

    作者:张珍;栗莉;史胜;李艳红;梁秀玮;于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6层螺旋CT对可疑颅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16层螺旋CT对可疑颅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6岁以上颅脑外伤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的对象为CT诊断为可疑颅骨骨折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在术前行头颅CT检查,以术中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头颅CT诊断颅骨骨折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其特异度、灵敏度,分析其诊断颅骨骨折的能力.结果 16层头颅CT诊断可疑颅骨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9,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 038,95%CI: 0. 816~0. 964).当骨折线宽度为 1. 29 mm 时,诊断结果特异度为71. 7%,灵敏度为96. 3%,Youden指数为1. 68.亚组分析表明,头颅CT对年龄偏大者诊断价值较高(P=0. 03).结论 头颅CT可用于颅脑外伤可疑颅骨骨折的急诊筛查,尤其是年龄偏大者,但对于颅骨骨折的确诊仍需要术中探查来明确.

    作者:尹建章;秦家骏;陈先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清hsa-miR-486-5p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与乳腺癌早期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清microRNA(miRNA)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乳腺癌发生发展4个阶段(正常-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组织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以得到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的目标miRNA,进而利用RT-qPCR技术分析目标miRNA在4个阶段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a-miR-486-5P在乳腺癌发生发展4个阶段的组织和血清中均随疾病进展呈下调状态,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呈明显低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关(P>0. 05).早期乳腺癌组低表达的血清hsa-miR-486-5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显著差异性(P<0. 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 值)为81. 2%(95%CI: 0. 707~0. 91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 5%和90. 3%.结论 血清hsa-miR-486-5p可以作为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学凤;李姝君;俞作仁;韩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磷脂酶D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究磷脂酶D1(PLD1)对于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CCK-8法、EdU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LD、PLD1及PLD2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系Capan-2细胞活力、增殖、周期的影响;采用同样方法检测抑制/过表达PLD1对Capan-2细胞活力、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PLD、PLD1抑制剂均抑制了Capan-2增殖(P=0. 004、0. 044),而PLD2抑制剂对Capan-2增殖无明显影响(P=0. 945).下调PLD1的表达使Capan-2细胞活力降低(P=0. 000)、增殖能力减弱(P=0. 002),阻碍了细胞周期进展(P=0. 004、0. 002);上调PLD1的表达使Capan-2细胞活力提高(P=0. 004)、增殖能力增强(P=0. 002),促进细胞周期进展( P=0. 000 4、0. 035).结论 PLD1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在胰腺癌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饶倩雯;王菲;宋美怡;杨长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烟曲霉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探讨烟曲霉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肌动蛋白(F-actin)和细胞跨膜电阻仪测定细胞跨膜电位,以观察细胞通透性的改变,并利用p38 MAPK抑制剂、ROCK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抑制剂探讨其机制.结果 烟曲霉处理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F-actin染色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 01),烟曲霉处理组也出现细胞跨膜电阻值的显著下降( P<0. 01).与单独烟曲霉处理组比较,SB203580(20 μmol/L, p38 MAPK抑制剂)干预组、Y27632(20 μmol/L, ROCK抑制剂)干预组以及LY317615(10 μ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干预组的跨膜电阻值均显著上升(P<0. 05).结论 烟曲霉处理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其机制可能涉及p38 MAPK、ROCK激酶以及蛋白激酶C通路.

    作者:宋珺;韩菁;孙越;施伟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伴发桥本甲状腺炎( 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观察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632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比较分析PTC伴有和不伴HT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在632例甲状腺癌中,614例(97. 15%)为PTC,其中120例(19. 0%)伴有HT;与其他组织学亚型相比,PTC与HT显著相关(P<0. 001);与不伴有HT的PTC的患者相比,伴有HT的PTC患者较年轻( P=0. 008),女性比例较高(88. 3% vs 73. 1%,P<0. 001), TSH、TGAb和TPOAb水平较高(P<0. 001),肿瘤直径较小(P=0. 034),Ki67阳性率及表达强度较高(P<0. 05).结论 与不伴HT的PTC患者相比,伴有HT的PTC患者较年轻,肿瘤较小,Ki67表达较强.

    作者:陈桂明;王敏;王建丰;孙红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上海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将上海市16个区按照地理位置分为城区和郊区,在城区和郊区各随机选择两家妇产科医院作为调查机构,利用调查问卷对2017年7至8月在调查机构内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上海市女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为40. 8%,男性为27. 4%.高龄妇女(≥35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高于低龄妇女(≤25岁) ( OR=1. 850,95%CI:1. 033~3. 314);有不良孕产史者高于无不良孕产史者(OR=2. 355,95%CI: 1. 387~3. 999);计划妊娠者高于意外妊娠者(OR=4. 000,95%CI: 2. 543~6. 292).结论 上海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与率仍需加强,年龄(≥35岁)、是否计划妊娠及有无不良孕产史是上海市女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影响因素.

    作者:胡淑怡;杜莉;朱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