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傅青主女科》月经不调五脏辨证及施药特点

贺冰;尤昭玲;冯光荣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 月经不调/中医病机
摘要:<傅青主女科>(以下称<女科>)为明末清初医家傅山所蓍.<女科>是临床实用价值颇高的一本妇科专著.其组方简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傅氏治疗月经病重视脏腑经络气血辨证,更以五脏辨证为调经的重点.本文对调经篇中依五脏辨证的十个病证,十一则处方的特色进行系统研究,考查傅氏治疗思想,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

    自1998年以来,我们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发病年龄23~66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年3个月.入院时发病时间短,根性症状明显,下肢放射痛和/或腰痛剧烈者14例,发病时间长,下肢放射痛和/或腰痛程度较缓者51例.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L4/5间隙者36例,L5/S1间隙者29例.

    作者:张惠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四合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

    笔者自2000年3月~2002年10月采用四合方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2~69岁,平均44岁;病程1~20年;Hp阳性者32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3~67岁;平均43岁;病程1.5~19年;Hp阳性者24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时建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溃疡复发合剂抗消化性溃疡复发70例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经积极的中西医治疗大多可于4~6周内愈合.1年内溃疡复发率高达66%~84%[1,2].如此高的复发率表明当前仅能临床治愈溃疡,离完全治愈消化性溃疡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寻找出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有效方法,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作者:王洪京;张春梅;王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蒿芩清胆汤的免疫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蒿芩清胆汤的体内免疫作用.方法:用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法观察其对实验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用免疫器官重量法、玫瑰花环形成实验法来观察其对实验动物的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蒿芩清胆汤能提高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可升高玫瑰花环形成率和胸腺指数,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但对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说明蒿芩清胆汤增强特异性免疫主要是通过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的.结论:蒿芩清胆汤对某些外感热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

    作者:李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从中医学探讨肝与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机体应激状态的关系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常表现为高分解、高代谢症候群.中医辨证常为情志不舒、肝血亏损、气滞血瘀、脾胃运化失常等.本文从中医学理论角度,探讨肝脏的生理病理功能与围手术期机体应激状态的关系,旨在为中医药围手术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谭志健;傅岳武;黄学阳;孙立;陆广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肝炎的治疗思路

    慢性肝炎病机复杂,症状多变,治疗棘手.治疗此病不宜心无定见,见症治症,被动地随着症状跑,补泻两失,劳而无功,而要准确掌握本病的基本矛盾,据此提出明确的思路,方可取得疗效.

    作者:田爱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府逐瘀汤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小鼠常压耐缺氧等方法.结果:血府逐瘀汤能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的心电图,并能显著延长缺氧小鼠存活时间.结论: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秋雁;苏剑锋;周小青;王大安;刘新华;张玉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风湿药酒中富马酸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抗风湿药酒系国家新药[国家新药批号:(88)卫药准字Z-04],主要为中药八角麻的酒浸剂,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八角麻系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Boehmeria Platanifolia Franch et Sar.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止痛功能,用于风寒湿痹、筋骨酸痛、关节屈伸不利等.八角麻中抗炎有效成分主要为富马酸(Fum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本实验用薄层层析法定性检验了抗风湿药酒中富马酸和β-谷甾醇的存在,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富马酸的含量.

    作者:郑英;王树玲;孙建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疗思路探讨

    干燥综合征(以下简称SS)是一种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泪腺受累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组织,引起内脏损害.国内对万余人调查表明,其发病率约为0.29%~0.77%[1],明显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居首位,且发病率近年有增高的趋势.由于原因未明,现代医学治疗尚缺乏有效方法.主要以代替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效果尚不满意.中医中药治疗SS近年来有不少报道,表明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显示了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治疗SS有一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本文根据多年临床体会,就中医药治疗SS的诊疗思路作一探讨.

    作者:孙天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药合治输卵管梗阻87例

    在女性不孕症中,因输卵管炎症致输卵管梗阻所致不孕症居首位,且有逐年增加趋势.为寻找治疗输卵管梗阻的有效药物,笔者观察了不同抗生素组合,经宫腔注药,配合中成药口服治疗输卵管梗阻的临床疗效.其中,使用先锋美他醇和替硝唑联合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泻火定狂汤治疗精神分裂症100例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属中医癫狂证范畴,易迁延不愈,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多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减轻或消除精神症状有成效,但有些药物干扰正常的神经与心理功能造成脑功能的缺欠,或造成脑部的可逆与不可逆的中毒、损伤及其它系统的毒副作用[1].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反复实验,总结出了泻火定狂汤,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旨在提高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整体疗效,减少西药毒副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临床对照观察,对泻火定狂汤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

    作者:刘俊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西药的中药样特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关于西药的中药样特性问题,笔者经过多年中西医临床实践和思考,认为西药存在着某些中药样的性质,许多西药的疗效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笔者尝试以中医药理论指导西药的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看法.

    作者:周立华;卢依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傅青主女科》月经不调五脏辨证及施药特点

    <傅青主女科>(以下称<女科>)为明末清初医家傅山所蓍.<女科>是临床实用价值颇高的一本妇科专著.其组方简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傅氏治疗月经病重视脏腑经络气血辨证,更以五脏辨证为调经的重点.本文对调经篇中依五脏辨证的十个病证,十一则处方的特色进行系统研究,考查傅氏治疗思想,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贺冰;尤昭玲;冯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柴胡黄芩配伍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整体调节作用初探

    目的:从整体观念出发研究柴胡、黄芩以不同剂量比例配伍(2:1,1:1,1:2)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白酒灌胃造成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单味柴胡、黄芩、小柴胡冲剂作为对照药,通过对一般状况观察,脏器指数的比较,肾上腺内VitC含量的测定,探讨柴胡、黄芩以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柴胡黄芩1:2组对各项检测指标影响显著.结论:整体调节作用(包括改善机体一般情况,拮抗乙醇引起的中枢抑制作用,发挥一定的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作用)是柴胡黄芩配伍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宪龄;刘仁慧;刘方洲;张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扶正化浊通络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2例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近年来,笔者根据十余年临床经验,采用中医扶正化浊通络法,并以654-2片合辅酶Q10片为对照组,对4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君昭;吴素平;林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2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急性常见多发病.我院神经内科自2001~200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计391例.治疗组202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0例;年龄39~79岁,平均(67.0±9.5)岁;无冠心病、脑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189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92例;年龄40~78岁,平均(67.2±9.8)岁;无冠心病、脑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史生;张宏;王束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祛风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

    我们用自拟祛风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2岁,其中3岁以下6例,4~7岁14例,8~12岁16例;病程1~3个月16例,4~7个月13例,8~12个月5例,1年以上2例,平均5.6个月.

    作者:张礼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从督脉论治颈椎病手法效应的理论推断

    近年来,我们以经络理论为基础,运用手法从督脉论治颈椎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阐明其治疗机理,探讨此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方向性,现对其治疗机制进行相关理论推论.

    作者:眭承志;陈少玫;叶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48例

    放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约70%肿瘤患者需要放疗,放疗不可避免地引起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性损伤,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放射性肺炎即是其中之一.我科自2002年至2004年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春桃;韩利艳;王翠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伤寒论》针灸学术思想内涵

    针灸在<伤寒论>的治疗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有关论述针灸的条文36条,涉及辨证、预防、治疗、误治、救逆、预后等方面,有许多卓越的见解,是仲景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京伟;李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