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陈蒿煎煮方法之我见

毛威;杜春燕

关键词:茵陈蒿, 煎药法
摘要: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eoparia Waldst etkit或茵陈蒿Artenisa Capin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菌苗高6~10 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在其煎煮方法上,目前临床多采取先煎、多煎或与其它药物一同煎煮。笔者与此有不同看法,谨抒己见。……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愈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6例

    自1995年以来,笔者自拟愈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获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共62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中,男20……

    作者:宋志芳;孙丽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38例

    过敏性紫癜(HSP)又称舒亨综合征,是以全身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损伤的过敏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年,通常皮肤紫癜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关节炎、胃肠道和肾脏出血。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单纯皮肤紫癜型、关节型、腹型、肾炎型和混合型。腹型在临床上易于误诊。患儿往往免疫能力低,再加其特异性过敏原不单一,故临床很多疗法效果均差,又易复发。笔者采用紫地汤合西咪替丁治疗本……

    作者:李光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直肠透析治疗小儿急性肾衰26例

    目的:观察以大黄为主组方治疗小儿急性肾衰(ARF)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小儿ARF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直肠透析,对照组22例单纯内科西药治疗。根据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衰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邓燕;韦芳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辨证施治

    脂肪肝是由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脂肪在肝内持久积聚所致的疾病。正常肝脏内含有少量脂肪物质,占肝重的2%~4%,肝脏过量脂肪堆积,超过5%以上,则出现脂肪肝。本病是一常见病,国外有报告发病率占26.5%,国内略低,但有逐渐增多趋势。本病预后良好,但由于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易被误诊误治,使病情加重,部分病人发展为肝纤维……

    作者:王利军;杨学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从《内经》标本逆从论看《伤寒论》

    本篇根据《内经》“标本逆从论”,较详细地论述了仲圣具体模范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原则,并对此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认为《伤寒论》仍以标本概括疾病对立的双方,辨证上以病机为本、症状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阳为本、阴为标;病为本、工为标等几个方面。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求其本,标本轻重分缓急,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或正治或反治;药量调整,药味加减,以药病相应为原则,对后世临床具有很大指导意义。

    作者:张跃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临床辨析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为病机十九条之一,历代学者奉为经典,笔者就临床所验,综众家之说,略陈己见如下: 1 历代医家对“诸痉”简释 自《内经》有关痉病的论述以来,后世医家将痉病大致分为:刚痉、柔痉、阳痉、阴痉、风痉、风痰痉、痰水痉、热甚发痉、风寒痉、湿热痉、三阴痉、三阳痉、……

    作者:李庆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归脾汤的临床应用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本方为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益气养血相融之剂。方中以参、芪、术、草、姜、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养肝、生心血,茯神、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以宁心志,木香理气醒脾,主治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症,临床中,凡见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之象,证属心脾两虚,随证加减,均有显效。……

    作者:姜霞;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医伤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中医学认为,《伤科补要》“脊者,自后身大椎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腰骨者,即脊骨之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也。”并认为腰脊与肝肾督脉膀胱经关系密切。上海魏氏伤科认为椎间盘为“腰骨垫膜”。如扭跌震动,肝肾亏虚,势膜退变而致腰骨垫膜撕裂移位,腰骨两侧失去平衡,腰腿气滞瘀凝,经络壅阻,或经络气血衰退,筋脉拘挛疼痛。……

    作者:尤清波;肖艳;郑战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搽剂1号对软组织损伤局部氧分压影响的初步观察

    目的:研究搽剂1号对软组织损伤局部组织PO_2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建立软组织损伤实验模型,外用搽剂1号治疗,以正红花油为阳性对照,观察该药对实验性软组织损伤局部组织PO_2的影响。结果:搭剂1号有明显的改善局部PO_2的作用(P<0.01),其作用与正红花油基本相当。结论:该药具有良好的促进软组织损伤局部修复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果忠;孙家强;李淑萍;秦晓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九香气雾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探讨九香气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椒碱及芍药苷的含量,确定九香气雾剂的制备工艺。结果:以该方法作为九香气雾剂的质量标准重现性强。证明本方法是准确可行的,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基础上大限度的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结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德宇;白明学;朱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辩证运用吴茱萸汤临床举隅

    吴茱萸汤是张仲景方,在《伤寒论》中,论本方证治有3条,阳明篇用治“食谷欲呕”,少阴篇用治“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厥阴篇用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篇》用本方有2条,一治“呕而胸满者”,一治与《伤寒论·厥阴篇》同。以上各条证候,虽表现不同,但病机相同,都……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治疗小儿急性髋关节滑膜炎临床体会

    小儿急性髋关节滑膜炎,临床又称为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小儿髋关节半脱位或假性脱位、小儿髋关节错缝、小儿闪髋症、小儿髋关节圆韧带嵌顿等。笔者临床10余年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廉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晚期癌症疼痛38例

    据统计,80%以上的晚期癌症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癌痛可由癌肿增殖侵袭周围组织引起,亦有因转移至骨骼或直接侵犯神经而致疼痛者。由于晚期癌肿变症丛生,以往对癌痛的辨证各家不一。笔者从“血瘀”论治,自1998年11月至2001年5月,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癌痛3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华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化痰活血祛瘀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8例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我们于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8例本病患者,并与单用西药治疗46例作对照观察,前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坚红;林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谈中医学与全科医学

    1960年以来,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在欧美兴起并蓬勃发展,它以医疗保健服务的连续性、完整性、经济方便等特点,成为初级医疗保健领域的新的支柱,同时,全科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也日益成熟。1988年,全科医学引入中国,并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医学界及广大居民的重视。……

    作者:李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癫痫的中医论治与调护

    癫痫是小儿常见的疑难病证之一,其病机复杂,但“痰”是造成儿小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型不一。本文就大发作、精神运动行发作、小发作的临床辨治体会,心理治疗和调护进行探讨。旨在拓宽癫痫的治疗途径。

    作者:熊杰;孙家强;秦晓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进展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PV)是一种骨髓干细胞异常导致的红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则性骨髓纤维化同属于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属少见病,临床常见症状和体征为面红如醉酒状,头痛、眩晕、耳鸣,皮下出血等血液循环障碍表现,甚者可出现精神改变或脑出血、脑血栓等脑血管意外,肝脾肿大,还可有全身瘙痒,血压升高等症状。后期常伴发骨髓……

    作者:孙金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分型回归分析

    目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进行规范的辨证分型,同时对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因素与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91例患者分为阻塞组和非阻塞组,阻塞组共305例,非阻塞组186例。比较阻塞组各证型构成比,并对流产次数、腹部手术史、性传播疾病史和输卵管阻塞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泌乳素、流产次数、初潮年龄、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传播疾病史与各证型、病程和血瘀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血瘀证的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5)。气滞血瘀证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5),但湿热瘀阻、痰瘀互结、肾虚血瘀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之间的证型构成比进行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5~0.05),同时对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流产次数、腹部手术史、性传播疾病是输卵管阻塞的危险因素(OR分别等于3.6151、3.070、2.008)。痰瘀互结证、湿热瘀阻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具有相关性(RR分别等于8.163、4.141)。初潮年龄的延迟对于肾虛血瘀是危险因素(OR=1.1559)。病程的延长对于血瘀证是一个危险因素(OR=1.3375)。结论:血瘀是输卵管阻塞的主要病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湿热瘀阻、肾虚血瘀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初潮年龄的延迟与肾虛血瘀之间具有相关性,病程的延长对于血瘀证是危险因素。

    作者:钟秀驰;严英;张玉珍;邓伟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消瘤丸鉴别方法的研究

    消瘤丸是我院的协定处方,由川芎、全蝎、砂仁、黄芪、僵蚕、厚朴等十余味中药精制而成,具有健脾开胃、解毒抗癌之功效。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对本品用显微鉴别法观察其粉末特征;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川芎、黄芪进行了定性鉴别。……

    作者:郭桂凤;赵惟东;王太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哮证防治四法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其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因痰扰于肺,遇感诱发,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由于其反复发作,危害较重,笔者根据“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总结出防治哮喘发作的四种方法。现分述如下:……

    作者:郭保全;石长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