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因子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王世宏

关键词:组织因子, 冠状动脉, 血栓形成
摘要: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类型.现在的监测、评价血栓形成倾向的常规出凝血检查常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迄今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因冠状动脉损伤后启动的凝血瀑布反应[1].有关血小板、凝血和纤溶过程已较清楚,可以进行体外试验进行诊断评价并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治疗.但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启动环节-血管壁方面尚无定论,临床尚无确且的检查和有效的治疗方法[2].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动脉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早已为基础研究学者所注意.近来的研究认为,组织因子在血管壁损伤和受刺激后释放,并启动了凝血瀑布反应[3].本文将有关组织因子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中作用综述如下,以期进一步研究更好的临床预测血栓形成的检查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九味承气口服液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活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九味承气口服液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术后第1天胃管内注入九味承气口服液20 ml,再注入生理盐水10 ml.夹闭胃管30 min后,接胃肠减压器持续胃肠减压,3次/d.对照组术后胃管常规接胃肠减压器持续胃肠减压.以术后患者排气时间为指标,观察九味承气口服液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活动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本方法耐受性良好,恢复顺利,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九味承气口服液能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进食,值得推广.

    作者:陈俊霞;陈书爱;杜秀敏;李树然;张雪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病)的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效果.方法 对138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对引起的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发生类固醇性糖尿病44例,发生率为31.9%,均以午餐后至睡前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空腹血糖一般正常,经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及药物等综合治疗,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无1例引起糖尿病酮症及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均未影响原发病的治疗.结论 类固醇性糖尿病血糖变化具有自身的临床特点,其血糖变化与激素作用高峰有关,经合理干预治疗均能得到良好控制,并发酮症酸中毒比例低.

    作者:付慧稳;权学莲;王金燕;王丹;刘芳;徐秀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调查与评估

    老年人患病多为多脏器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整体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为了解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作用,准确评估护理质量,对我院住院患者的整体护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评估,以期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护理.

    作者:霍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含糖胃蛋白酶与乳酶生不同配比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我院自制剂双酶消化散(注册文号:冀药制字H20050486)为含糖胃蛋白酶与乳酶生的复方制剂,治疗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小儿厌食等,疗效确切,深受患者好评.但是, 含糖胃蛋白酶与乳酶生以何种比例配伍会在人体产生大的协同作用,临床研究较少.我们观察了含糖胃蛋白酶与乳酶生不同配比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怀琴;赵德运;孔祥武;陈志红;李成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D-二聚体的检测是一种对继发性纤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验项目,被认为是目前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等方面颇具价值的指标.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则极大地提高了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及评价预后的水平.

    作者:刘亚军;王迪;赵国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完善无偿献血后用血返还机制的探讨

    <献血法>规定:公民无偿献血后,本人或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可以免缴或减缴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即血费)[1],目前在执行血费返还时,由于各地返还政策、返还标准不一,或因服务等原因,造成献血者误解或不满,严重挫伤了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影响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建立和完善血费返还机制,笔者对目前我国无偿献血返还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陈莉;张海;钱海东;李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内科病区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对内科病区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抽取内科病区细菌培养结果及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加强护理管理后,内科病区空气细菌菌落数及物品表面细菌菌落数有显著降低,内科病区院内感染率较前显著下降.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主要因素,对降低医源性感染起积极作用.

    作者:王金艳;曲艺;李志军;郝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胰腺损伤3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采用单纯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憩室化、胰-空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术式.结果 治愈16例,治愈率84.2%;术后并发症8例,占42.1%.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是疗效的关键.

    作者:任怀珍;左长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消痛酊对肌内注射所形成硬结的疗效观察

    肌内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会导致皮下硬结的产生.本文根据肌内注射形成硬结的发病机制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中草药进行了严格、反复的筛选,精心配置,研制的纯中药消痛酊制剂外擦按摩,用于治疗肌内注射形成的硬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耿藏缺;郝志芳;杨圣俊;李领娣;肖玉兰;赵连萍;蔡兰英;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气象因素对石家庄地区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和季节差异,许多研究表明气象因素的刺激是AMI发病的诱因[1,2].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疾病发生的规律也有所差别,因此有必要对石家庄地区气候环境因素对AMI发病影响作一分析总结.本研究试图运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多元统计方法,探讨AMI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作者:杨备战;赵科林;刘立刚;戚国庆;夏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颈动脉给药术后远期颈动脉影像学临床观察

    脑血管病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其总的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80%[1],故如何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当今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尚景亮;刘涛;祁艳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早期应用铁剂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探讨

    缺铁性贫血(IDA)是全球性的营养缺乏病之一,而孕妇则是高发人群.长期IDA给孕妇及胎儿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因此进行孕期IDA防治研究,提高孕期铁营养水平是全世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我院采用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血清铁值(SI)的方法,对孕妇进行筛查,特别是在铁缺乏的早期,及时发现,并开始补充铁剂,有效地预防了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作者:尚清;王锐;吴月芳;邢小芬;张惠欣;王会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两种实用脱位牙保存介质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2种保存介质及不同时间保存脱位牙对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畸拔除的第1、2双尖牙共130颗,每组10颗,拔除后立即放入牛奶、生理盐水或对照处理.阳性对照组为牙脱位后立即计数牙周膜细胞;而阴性对照组为脱位牙干燥后计数牙周膜细胞.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有活力的牙周膜细胞数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牛奶、生理盐水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牙周膜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牛奶、生理盐水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理盐水、牛奶可作为脱位牙有效的保存介质,时间长可达2 h.

    作者:田松波;刘艳萍;陈惠珍;张英怀;李会英;王雪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以期达到早期防治,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方法 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1周内进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硬化斑数量及回声特征.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不稳定性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病因.

    作者:张建平;张祥建;杨永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困难气管插管的评估及对策

    困难气管插管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患者咽喉损伤、喉痉挛、缺氧,甚至导致心跳骤停.有学者等报道,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中,约30%是由于困难气管插管所致[1].因此,术前评估困难气管插管十分重要.

    作者:郭宗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β-连环蛋白、上皮钙粘蛋白及Wnt-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喉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及Wnt-1的表达情况,在探讨此3种蛋白在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β-catenin、E-cadherin及Wnt-1在35例喉癌及27例喉正常黏膜的异常表达情况;分析它们在不同组织中的相互关系及与喉癌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结果 喉癌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高于正常喉黏膜(P<0.01).低分化喉癌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高于高分化喉癌(P<0.05).喉癌中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高于正常喉黏膜(P<0.01).低分化喉癌中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高于高分化喉癌(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E-cadherin异常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P<0.01).Ⅲ、Ⅳ期喉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高于Ⅰ、Ⅱ期喉癌(P<0.05).喉癌中Wnt-1的异常表达率高于正常喉黏膜(P<0.01).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0.457,P<0.01).结论 β-catenin、E-cadherin及Wnt-1在喉癌发生、分化程度、浸润及转移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β-catenin、E-cadherin的协同作用可能影响喉癌的浸润及转移.

    作者:赵岩;吴干勋;胡俊兰;赵瑞力;葛俊恒;王占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临床误诊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的高反应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本文将我院收治的变异性哮喘56例分析如下.

    作者:经小梅;王晓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鲜血清作为标准品用于国产试剂在AU640的溯源性

    随着医疗事业发展,各种型号和功能不同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断涌现,使医院临床生化检验实现了自动化,许多实验室拥有多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但是仪器常是品牌不同,而在品牌分析仪上又用非品牌试剂,使多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的一致性和溯源性成为我们检验工作者讨论的热点.为此,我们做了用新鲜血清作为临时标准品实现国产试剂在奥林帕斯AU640分析仪上的溯源性.报告如下.

    作者:左瑞菊;郭爱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23例分析

    百草枯是有机杂环类除草剂,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人经口中毒致死量10~15 ml(20%百草枯溶液),其病死率可达80%以上[1].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23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惜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系统化护理管理的对照分析

    目的 为探索催产素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减少因催产素管理不当给母婴所致危害.方法 对在我院实行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的256例孕妇,集中于专室、专人管理,采取四管、三降、二防、一督促的管理模式及摸、听、观、查、记的观察方法,实施计划分娩的全程护理,并设分散管理256例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产程时间短,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难产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素系统护理管理可促进产科质量提高、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宋玉芹;李叶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