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丽丽;施庆君;贺信祥;康琼英;耿玉兰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性眼病的病原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取500例儿童眼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阳性标本347例,阳性率69.4%,其中革兰阳性菌245例占70.6%,革兰阴性菌87例占25.0%,真菌15例占4.4%.所有菌株对红霉素耐药性高达80.8%,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高为92.0%~94.8%.结论对于儿童感染性眼病应首先在滴药前做早期细菌培养和耐药分析,选用合适抗生素以防止耐药菌株的增加.
作者:司萍;张文静;宋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院1992年至2003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情况,以及病原菌的变迁.方法2000年前采用传统的手工分离培养,2000年9月后血液培养采用BACTE 9120全自动培养仪,细菌鉴定采用MicroSan Auto-4系统.结果共送检各种临床标本43 246份,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0 035株,分离率为23.2%,其中来自血液感染741株占7.38%,呼吸道感染4 414株占1.41%,其他感染2 838株占28.28%.分离出真菌1 635株居首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 605株,铜绿假单胞菌1 126株,克雷伯菌1023株,不动杆菌74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2株,肠杆菌406株,金葡菌388株,肠球菌387株,沙门菌339株,变形杆菌279株,沙雷菌279株,志圆菌92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47株,链球菌225株,其他细菌651株.结论标本分离率逐年提高,多数病原菌有明显变迁.
作者:巫远忠;陈国强;曹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国内外许多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银杏叶提取物(EGb)具有广泛的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过敏、扩张血管、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脉流量、对机体抗癌细胞毒T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功能均有增强作用等功效[1].本文拟就EGb血液流变学及其他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春霖;郭芳;黄海龙;王永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对儿科门诊及住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I)42例病儿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贞芪扶正冲剂治疗,并与单纯常规治疗40例病儿作比较.
作者:乔艳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认为DM的发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与此同时炎症反应在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DM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有关,现简述如下.
作者:李新胜;王瑞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24例(24耳)采用中耳乳突根治,鼓窦口扩大术,鼓室成形术式,以钛质人工听骨行听骨链重建,Ⅰ期完成手术.结果24例(24耳)随诊1年,听力提高>15dBHL者8耳;语言听力达应用水平者22耳,鼓膜愈合好者20例,未发现中耳炎复发及移植听骨排异现象.结论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术式Ⅰ期完成手术,用钛听骨重建听骨链能达到听力提高的目的.
作者:张建中;宋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器官之一,位置表浅,腺体增生或生长肿块时常被患者较早发现.但只依靠触诊难以判断肿块大小及性质,实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为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能直接测量甲状腺的大小,观察内部的细微病变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可显示血流变化,可以确定肿块的物理性质及分辨良恶性质,现对69例甲状腺肿患者彩超声像图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普素;杨春秀;冯曼玲;周英;何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溴甲酚绿(BCG)法检测血清白蛋白时出现的问题,提高白蛋白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BCG法和电泳法分别测定急性炎症组、非急性炎症组、正常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计算出相差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在对照组和非急性炎症组患者样品中,两种方法测出的血清白蛋白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急性炎症组患者样品中,BCG法测定值比电泳法测出的数值明显偏高(P<0.01).并且随α-球蛋白升高而增高(P<0.01).结论BCG法检测急性炎症患者样品血清白蛋白,有明显误差,应采用血清蛋白电泳法测定,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张继东;田艳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尿液干化学法、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这两种方法对尿液的细菌感染都做出了一定的揭示,尿液干化学法检测感染细菌后产生的亚硝酸盐(NI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则对细菌进行定量计数.本文就这两种方法在判断尿路感染方面的价值、敏感性进行研究.
作者:周利霞;聂贵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3、10、28、41型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组织病理示棘层及颗粒层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空泡化,导致局部角质形成细胞数量增加和体积增大,在皮肤表面形成一种赘生物.
作者:赵继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3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观察组应用2.0 g头孢哌酮-舒巴坦+5%葡萄糖或NS静脉滴注,每日2次,7~12 d一疗程.对照组用氨苄青霉素3 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7~12 d一疗程.结果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68例,治愈39例占57.3%,显效27例占39.7%,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68例,治愈31例占45.49%,显效23例占33.82%,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健;罗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治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2003年6月4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6月16日公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我院随之制定了实施方案,经一年来的实践,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肖淑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1999年以来,我院成功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景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例1.男,51岁,农民.患者自述肛门周围肿物破溃流脓,时轻时重20余年收治入院.局部检查:膝胸位两臀部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瘘口、窦道,有脓液溢出,有臭味,未触及管道通向肛内,局部皮肤呈紫暗色,皮肤及皮下组织增生变硬.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清疮换药部位凹陷、窄小、深隧而致按照常规清疮换药方法无法彻底清除创面里的木屑、煤渣、泥沙等,需加压、变方向、变速冲洗的现象;另有不宜用无菌棉球、棉杆触碰的创面(如新生肉芽组织、男性生殖器龟头等)或者恐惧棉球、棉杆、镊子、探针等医疗器械直接触及创面时出现的不合作现象.
作者:张彩云;王芳;马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6例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痰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的阳性率(P<0.05),且CRP水平在治疗前明显升高,经治疗病情稳定后迅速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RP参与COPD急性炎症过程,又是反映COOP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和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
作者:孙洁静;赵景春;苏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女,38岁.因双下肢反复出现紫癜3年,加重15 d于2001年4月16日入院.患者3年来常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紫癜,多次在某院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服异丙嗪、维生素C等治疗,紫癜仍反复出现而来我院.
作者:赵秀娟;董惠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的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同时伴有腹痛,报道如下.
作者:韩书芝;平芬;赵景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对19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4例孕妇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89.5%.选择再次剖宫产78例.结论剖宫产史作为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如无剖宫产指征,应给予阴道试产,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再次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张启芬;胡佳藻;许玉媚;吴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43岁.因间断右下腹痛3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4年3月15日入院.患者L.M.p04年3月10日,G3P2,1994年产后3个月上环.于2003年5月人工流产1次,流产时未见宫内环,出血不多.3个月前,无诱因右下腹隐痛,可以忍受.
作者:王莉芹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