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吕振香

关键词:痉挛/针灸疗法, 面部肌肉, 激光针刺, @面肌痉挛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9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药物组20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激光组190例,采用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总结疗效.结果:针刺激光组总有效率93.7%,治愈率64.7%,6个月复发率6.7%;药物组总有效率62.0%,治愈率32.0%,6个月复发率3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激光照射是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火针与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增生局部、阿是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40例,好转58例,未愈2例,有效率99.3%;对照组治愈113例,好转165例,未愈22例,有效率9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火针刺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疗效优于毫针刺法.

    作者:蔡志红;李秀昌;刘玉彦;杨茂有;鞠丹;贺普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赵氏雷火灸治疗青少年近视277例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指眼在完全静止、无调节的状态下,自5 m以外目标发出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使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看近处目标时,分散的光线可以聚集于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看远处模糊,看近处清楚.目前西医对于近视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4-2005年期间采用针刺结合赵氏雷火灸(以下简称雷炎灸)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277例,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商晓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药复合麻醉对心脏手术病人IFN-γ、IL-2、IL-6和IL-10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心脏手术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并对针药复合麻醉用于心脏手术予以评价.方法:选择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0例,分为全麻组(A组)、针麻组(B组)和全麻复合电针组(C组).分别于麻醉前、转流前、停转流后30 min和术后24 h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IFN-γ和IL-2水平于停转流后三组均降低;术后24 h,各组进一步降低,但C组明显高于B组.IL-6和IL-10水平于术后24 h三组均显著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全麻复合电针不能完全改善体外循环(CPB)引起的IL-2、IFN-γ抑制,但要好于全麻和针麻,提示全麻复合电针对应激反应的良好控制可部分改善CPB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针刺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引起的炎性细胞因子反应无影响.

    作者:杨庆国;杭燕南;孙大金;陈锡明;王祥瑞;许灿然;姚建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9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药物组20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激光组190例,采用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总结疗效.结果:针刺激光组总有效率93.7%,治愈率64.7%,6个月复发率6.7%;药物组总有效率62.0%,治愈率32.0%,6个月复发率3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激光照射是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振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灸戒毒中穴位的选择

    通过穴位的选择(筛选)、穴位的临床应用和穴位的作用机理等3个方面对近10年针灸戒毒中穴位的应用进行综述,认为针灸戒毒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很不够,特别是对腧穴的选择(筛选)、穴位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针灸戒毒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针灸戒毒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特别应加强对穴位临床应用的研究.

    作者:伍利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刺牵引治疗尿频尿急案

    于某,女,46岁,2004年11月就诊.主诉:尿频、尿急1年余.现病史:1年前始觉尿频、尿急,伴腰骶酸痛、少腹胀痛,曾四处诊治,多以尿道炎给对症处理,偶见轻效,仍反复发作,故来我院诊治.查体:精神萎靡,痛苦面容,L4/L5椎旁压痛,放射至右臀部,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小便常规检查阴性,CT检查显示L4/L5、L5/S1椎间盘突出.

    作者:慈勤仁;解乐青;乔志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古典经络理论本义辨析

    目的:探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本输、气街、四海、关合枢等古典经络理论的本义.方法:以《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为依据,结合简、帛医书及历代注家见解,深入分析探讨.结果:古典经络理论是涉及某些经络结构的理论,其原本意义有三:说明经脉起止走向,说明经气双向运行,说明六经六气六脏六腑亲和关系.结论:古典经络理论强调经脉向心行走,经穴向心排列,经气双向运行,六经各有亲和.

    作者:王鸿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圆锥形温针艾灸器的设计和应用

    设计一种适用于温针灸疗法的、可灵活置于毫针上的温针灸器具,其结构由贮艾器、托盘和调节夹三部分组成.贮艾器为一底端开口用于填置艾绒的容器,可避免施灸时火灰脱落烫伤患者皮肤或烧灼患者衣物;带有镂孔的托盘用于承托圆锥内艾绒并控制艾绒燃烧程度和热辐射;调节夹可用来调整艾灸器距穴位的高度.本器具材料易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作者:田开宇;赵欣纪;高希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深刺睛明治疗额窦炎62例

    1 临床资料62例均为1994-2003年门诊患者,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小11岁,大52岁;病程短14天,长9年;合并上颌窦炎者11 例,筛窦炎者8例,蝶窦炎者6例;急性47例,慢性15例.62例患者均经门诊耳鼻喉科专家诊查后除外鼻腔、额窦区的器质性病变而确诊为额窦炎,其中61例曾采用对症抗炎、引流、穿刺冲洗等保守治疗,其中6例还曾采用鼻内窥镜治疗,效果均不明显.

    作者:吴超;李慎贤;张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从能量角度透视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

    目的:解决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在论述上的矛盾.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外力(术者施加于针的作用力和一切阻碍针体运动的力的合力)和针体运动速度的关系,从而得出当术者用力下插或上提针时,针的运动速度增加.结论:提插补泻中重插轻提与轻插重提的轻重应理解为进退针幅度的大小;徐疾补泻中的徐疾应理解为速度的快慢.

    作者:张兴;郭新年;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刺三间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2例

    肱骨外上髁炎经常被称为网球肘或是家庭主妇肘,是引起肘关节周围病变常见的原因,其导因是手腕和前臂伸肌的过度活动或出力不当,而使得位于肱骨外上髁的伸腕桡侧短肌的肌腱起点发生损伤和发炎,西医治疗常使用消炎止痛剂或在局部注射激素和麻醉剂,但是效果无法持久.笔者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于门诊采用三间穴治疗本病4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曾启权;孙茂峰;张恒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关于提高针灸减肥疗效的思考

    目的:探讨提高针灸减肥疗效的因素,以期对针灸减肥临床作有益的理论指导.方法:从医患两者角度分析,理论结合临床,对影响提高针灸减肥疗效的因素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见解.结论:影响针灸减肥疗效的因素很多,医患双方相互配合,重视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得提高减肥疗效.

    作者:王桂英;艾炳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502例

    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新针刺八字治疗法治疗乳腺增生50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叶东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子午流注法耳针止痛

    子午流注是根据人体气血脏腑经络的日时开穴规律,配合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五输穴联合组成的一种逐日按时开穴治病的方法.目前子午流注结合耳穴应用的报道尚不多见.

    作者:胡皓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温针结合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38例

    颈心综合征是指由颈椎病引起、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类似冠心病症状的一类病症,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在门诊工作期间与内科医生合作,采取温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劲柏;王伟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滚针对非器质性慢性失眠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滚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规范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对照试验,180名患者随机分成滚针组和药物组各90例.滚针组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一、二侧线及督脉实施滚针治疗;药物组给予氯硝安定4~6 mg,疗程均为4周.以睡眠障碍改善的有效率与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分别在治疗结束后及3个月随访后评价.结果:治疗后滚针组有效率为82.2%,药物组为6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Spitzer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个月随访滚针组与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40.0%、30.3%,组间比较(P》0.05);两组Spitzer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滚针疗法能够通过调整人体内环境平衡而治疗慢性失眠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滚针也是一种可以推广运用的针灸临床治疗新型器具.

    作者:王成伟;康杰;周建伟;胡幼平;李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刀与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4例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中轴骨髂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附属组织,其发病率较高,晚期导致脊柱僵硬、驼背,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型强直,造成残疾.AS目前还未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刀与短波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邦雷;李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6例

    肝郁化火型失眠为临床中常见证型,笔者近年采用针刺治疗36例,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段延萍;周杰;张茹心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针灸治疗

    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PSD) 的发生率及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560例患者进行评分调查,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比较PSD与非PSD患者性别、年龄、卒中性质、抑郁发生与卒中部位的关系;再将PSD患者随机分组给予百忧解和针灸治疗(穴取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照海、申脉).结果:PSD总发生率43.9%,其发生与病变部位、年龄、性别、卒中性质无关(P>0.05);针灸与百忧解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D发生率高,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应及早治疗;针灸治疗本病与百忧解疗效相当.

    作者:刘素坤;赵秀敏;席志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采用隔物灸关元、神阙穴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均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1%,疗效指数90.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3%,疗效指数7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文丽;刘丽;孙立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