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溢液画蜡笔的制作和使用

徐明堂;杜传国;吕翠环;张辉

关键词:蜡笔, 免疫组化染色, 效果满意, 电烙铁, 中国, 织物, 原理, 艺术, 铁丝, 石蜡, 设计, 蜡染, 材料, 笔尖, 包埋
摘要:借鉴中国蜡染艺术用蜡壶将熔蜡画在织物上防染原理,设计了防溢液画蜡笔,用于组化或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20~25W电烙铁一把,一段细铁丝(10 cm),蘸水笔尖一个,包埋用石蜡.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头皮止血钳在幕上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以往的幕上开颅术,头皮止血是采用数十把普通止血钳或数十个头皮夹来完成,操作较繁琐、头皮失血较多,且头皮损伤较重.为了减少这些缺点,我科于1997年自行研制并试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头皮止血钳,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占强;赵永卫;田更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颅痛定致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1例

    患者是作者本人,女,39岁,于1997年8月患神经性头痛,常服去痛片、平痛新、脑清片等,无不良反应.基础血压为14~15/8~10 kPa,脉搏70次/min左右,无心血管及其它系统疾病史,于1999年4月因头痛口服颅痛定60mg,约20 min,自感头晕、乏力、心慌症状逐渐加重,约40 min时,面色苍白、冷汗、全身乏力、呈软瘫状、言语不出,但神志清,有濒死感.

    作者:王玉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贲门癌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660例被延误诊断的贲门癌患者诊断过程分析,探讨贲门癌延误诊断原因.方法收集660例延误诊断的贲门癌病例,从年龄、性别、职业、首发症状及发病后在医疗机构中被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主观延误诊断416例.年龄因素:50岁以下较50以上年龄组误诊率高;职业因素:文化程度较低者较文化程度较高者误诊率高.客观延误诊断244例.主要是因医务人员对贲门癌症状多变性认识不足,草率诊断所致.结论加强防癌宣传,提高全民认识.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对贲门癌症状多变性的认识,加强责任心,对降低贲门癌误诊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程惠民;唐振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84例分析

    1993年全国7地区调查资料报告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发生率已增为0.68%[1],北京医科大学对我国9个城市4种职业人群调查发现酒依赖平均发生率高达37.27‰[2],这已成为当前精神卫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对我院1994~1998年中收治的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初;张德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术后低温对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术后低温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方法40例手术后病人,肛温34.2~35.5℃20例,为A组;肛温36~36.5℃20例,为B组.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肛温、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尿量、引流量、寒战、躁动的发生率.结果A组病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清醒延迟,引流量增多,寒战、躁动发生率较高.结论术后低温增加氧耗,加重心脏负担,发生麻醉后并发症的机会增多.

    作者:康荣田;蔡文训;董振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左房粘液瘤并发脑栓塞1例(附文献复习)

    左房粘液瘤是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组织学上虽属良性,但其并发症较重,存在潜在的致命性.有时可能导致误诊,而失去了治愈机会.我们诊治1例左房粘液瘤并发脑栓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敏;李淑青;李宝琴;谈桥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间接喉镜下摘除会厌囊肿58例

    我科自1997年~1999年诊治会厌囊肿58例,均于门诊采用间接喉镜下喉钳辅以组织剪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杜锦朵;高永平;田从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我院自1995年12月~1999年12月共完成老年人腹腔镜切除术(LC)73例,现就老年胆囊病病人行LC的围手术处理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毛国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葡萄胎流产后卵巢黄素囊肿破裂1例

    患者,26岁.因停经2个月,下腹痛8h,于2000年3月4日入院.以往月经3-4/3-40天,末次月经2000年1月2日,孕1产0.停经40 d出现早孕反应至今,入院前2 d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无血块及胎块状组织排出.

    作者:鲁桂美;孙希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与排尿困难的关系.方法报告1982~1997年16年中收治的56例前列腺增生症,均做了手术切除.结果56例前列腺增生分四型:纤维肌腺瘤样型28例占50%,腺瘤样型16例占28.57%,平滑肌瘤样型7例占12.5%,纤维血管型5例占8.93%.结论排尿困难与前列腺的大小无直接关系,而与前列腺增生的四型有关.伴有炎症时,尿道刺激症更明显.

    作者:王玲;曲静;张世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横结肠脾曲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横结肠脾曲综合征是由于脾曲过高成角造成的一种肠梗阻,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医生的忽视或认识不足,极易漏诊和误诊.我们自1996年8月~1999年12月共收治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宗伟;黄天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三七总皂甙治疗急性期脑梗死5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共5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三七总皂甙0.6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另予甘露醇脱水、神经营养药物、脑细胞活化剂等,疗程2周.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77.1%),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除血细胞比容外均有显著改善(P均<0.01).结论三七总皂甙是急性脑梗死的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解旭东;冀风云;王婷;刘建辉;王健;姚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结肠肝曲癌6例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结肠肝曲癌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率.方法对误诊的6例结肠肝曲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达33.3%.结论结肠肝曲癌在结肠癌中临床表现具隐匿性,误诊率极高.结肠肝曲癌容易形成闲袢性肠梗阻、肠穿孔,危害性极大.详细询问病史,对老年不明原因低位小肠梗阻,需考虑右半结肠癌可能.大便隐血试验是简单易行有价值的检查.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率.CEA、MAM抗原标记测定可使结肠癌早期诊断变得可能.

    作者:赵铭;姚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式改良剖宫产498例临床分析

    新式剖宫产是由以色列的Stark医生于1988年开始推广,并被广泛采用.我院自1998年在新式剖宫产基础上对剖宫产术进行了改进,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所做的498例剖宫产手术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士彦;李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前后的护理

    膀胱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威胁着人民的健康,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也越来越先进,我院自1996年以来,用游离回肠代膀胱治疗膀胱癌术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术前、术后护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建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过程中饮酒致过敏反应2例

    例1.女,30岁.因尿频、尿痛1 h就诊.体温36.4℃,心、肺、腹未见异常.尿常规:WBC 15~20个/HP,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4.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于第4次静脉滴注完毕后4h饮用白酒20 ml,立即出现胸闷、气短,颜面部、胸部潮红瘙痒.血压10.5/8 kPa.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呈阴性,考虑过敏反应.

    作者:王俊霞;刘平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康胶囊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胃康胶囊的主要成份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和该药的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探讨胃康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机制.方法将HP混悬液均匀接种于培养基上,用无菌海绵块(圆形,厚2 mm,直径8 mm)分别吸取单味药(1 g/ml)0.1 ml和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胃康胶囊0.1 ml,放置于上述培养基上,生理盐水作对照,培养72 h后观察结果.结果单味药黄连、蒲公英、白芨、吴茱萸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42、16、14、22 mm;胃康胶囊的MIC为6.25 mg/ml.结论胃康胶囊的主要成份均有不同的抑菌效果,该药的MIC为6.25 mg/ml.抑杀HP可能是其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于文涛;徐华洲;李国明;王亚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护理思维与临床效应

    护理思维是临床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思维是在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同时受经验、知识的影响,即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所谓效应是指人们受思维的影响,护理思维的积极因素对新知识、新技术、解决护理中的新问题时带来良好的效果,相反,则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刘美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仪治疗鼻Little区出血的疗效观察

    鼻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之一,而且无明显季节性,尤以Little区出血较多见,选择有效、迅速、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笔者自1999年以来对50例鼻Little区出血的门诊病例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亚丽;徐青;刘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颞下颌节脱位误诊18例

    髁状突滑出关节窝以外,超越了关节运动正常限度,以致不能自行复回原位者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张口、流涎、下颌不能闭合,多表现为面部表情不自然,有时为滞呆相,本疾病为常见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外伤、过度张口等因素引起.对精神病人及脑血管疾病患者易于漏诊、误诊.本文对18例颞下颌关节脱位误诊进行讨论.

    作者:周华丰;张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