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毛国良

关键词:老年人, 腹腔镜切除术, 胆囊切除, 围手术期, 围手术处理, 胆囊病, 人行
摘要:我院自1995年12月~1999年12月共完成老年人腹腔镜切除术(LC)73例,现就老年胆囊病病人行LC的围手术处理问题进行讨论.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折,以老年人多见.对其治疗存在骨折不愈合(15%)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30%)两个难题[1].为解决这两个难题,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实为一种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肖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术后低温对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术后低温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方法40例手术后病人,肛温34.2~35.5℃20例,为A组;肛温36~36.5℃20例,为B组.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肛温、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尿量、引流量、寒战、躁动的发生率.结果A组病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清醒延迟,引流量增多,寒战、躁动发生率较高.结论术后低温增加氧耗,加重心脏负担,发生麻醉后并发症的机会增多.

    作者:康荣田;蔡文训;董振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电离子烧灼与药物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引起的临床常见性传播疾病,单用电离子烧灼后复发率较高.为此我站门诊自1998年1月~1999年1月联合药物治疗CA 43例,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杰;李竹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卵巢癌术后合并肺栓塞1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汉族人.主因绝经10年腹胀2个月,加重2 d.于2000年1月24日收入院.阴道检查:子宫已萎缩,子宫峡部后壁似有肿物附着,无漂浮感.腹部检查:腹水征阳性.胸部X线片示:胸腔积液.行胸腹腔穿刺送检,均找到癌细胞.择期于2000年2月1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术.

    作者:焦文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58例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的较好方法.方法对58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3个月,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此术式的临床应用,克服了传统的包皮环切的许多缺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明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真红细胞增多症1例

    患者,男,58岁,农民.主因四肢远端皮肤散在瘀斑1个月,右下肢水肿10 d,于2000年5月16日入院.1月前无诱因始现四肢远端散在皮肤瘀点、瘀斑、伴瘙痒,遇水后加重,随着瘀斑增多,10 d前右小腿渐现肿胀、疼痛,站立、行走时加重.发病以来无鼻与牙龈出血、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

    作者:朱淑霞;王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横结肠脾曲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横结肠脾曲综合征是由于脾曲过高成角造成的一种肠梗阻,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医生的忽视或认识不足,极易漏诊和误诊.我们自1996年8月~1999年12月共收治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宗伟;黄天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螺内脂合甲硝唑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寻常型痤疮是青少年常见皮肤病,治疗药物不少且疗效欠佳.我院自1997年用螺内脂合并甲硝唑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宽;耿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护理思维与临床效应

    护理思维是临床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思维是在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同时受经验、知识的影响,即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所谓效应是指人们受思维的影响,护理思维的积极因素对新知识、新技术、解决护理中的新问题时带来良好的效果,相反,则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刘美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尿液α1-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为探讨尿液α1-微球蛋白在儿童某些疾病中的变化及其在肾脏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了32例正常儿童的尿液α1-微球蛋白作为对照;检测患儿122例,含肾疾患21例,肺炎31例,其它非肾脏损害病儿27例,糖尿病43例,同时检测了尿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微白蛋白,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肾疾患和肺炎组的尿α1-微球蛋白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尿α1-微球蛋白测定,可作为一种判定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检好;冯蔼苓;高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我院自1995年12月~1999年12月共完成老年人腹腔镜切除术(LC)73例,现就老年胆囊病病人行LC的围手术处理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毛国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洗胃致中毒性脑病1例

    我院急诊科于1998年12月收治了1例餐后服有机磷农药(乐果)轻度中毒的患者,经常规温水洗胃后患者神志不清,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四肢强直抽搐,小便失禁.经积极救治,患者转危为安,1周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国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防溢液画蜡笔的制作和使用

    借鉴中国蜡染艺术用蜡壶将熔蜡画在织物上防染原理,设计了防溢液画蜡笔,用于组化或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20~25W电烙铁一把,一段细铁丝(10 cm),蘸水笔尖一个,包埋用石蜡.

    作者:徐明堂;杜传国;吕翠环;张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斯的明骶管注入用于术后镇痛的观察

    鞘内注射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能产生镇痛作用并增强阿片类药的镇痛效果[1].本试验采用的新斯的明骶管注入用于术后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

    作者:常媛丽;姜杰;蔺成军;卢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治疗顽固性腹水42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治疗顽固性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7月~2000年7月收治的顽固性腹水患者42例采用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方法进行68例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腹水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含量、尿量的变化及腹水电解质、血浆电解质、尿素氮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腹水蛋白、血浆白蛋白的浓度均升高、尿量增加、尿素氮含量下降,P值均<0.01;腹水电解质、血浆电解质无明显变化,P>0.05.显效14例占33.33%,有效18例占42.86%,无效10例占23.81%,总有效率76.1%.结论腹水超滤浓缩环注虽不作为治疗腹水的首选方法,但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病人还是安全、价廉可取的,能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在进行腹水浓缩回输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并发病的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李银彩;张海明;张顺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式改良剖宫产498例临床分析

    新式剖宫产是由以色列的Stark医生于1988年开始推广,并被广泛采用.我院自1998年在新式剖宫产基础上对剖宫产术进行了改进,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所做的498例剖宫产手术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士彦;李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TEN在恶性肿瘤中的突变与缺失

    PTEN/MMACl/TEP1基因1997年由Steck等3个研究小组分别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抑癌基因(以下简称PTEN).Li等[1]设想第10 q23丢染色体可能编码一肿瘤抑制基因,于是应用代表性差别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研究原发性乳腺癌第10 q23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 .

    作者:翟俊霞;安翠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采用9对引物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缺失

    目的研究快速、准确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基因缺失的方法.方法采用9对引物的多重链式聚合酶反应(mPCR)检测169例DMD/Bmd基因缺失.结果169例患者中85例检测出基因缺失,总缺失率为50.3%.结论9对引物的mPCR在DMD/BMD基因缺失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经济、实用等特点,便于推广.

    作者:赵振军;叶贤坤;张义芳;王小会;牛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心电图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近期心电图的改变,来研究判断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病例组为年龄在50岁以下并且合并近期心电图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22例,对照组为无近期心电图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3例,采用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检查.结果近期心电图异常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与对照组相比较,22例中死亡9例,病死率为40.9%;对照组死亡6例,病死率14%,x2值为4.53,P<0.05,差异显著.结论近期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严重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预后,增加病死率.

    作者:马荣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上颌窦置管注药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颌窦置管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效果.方法210例(268窦)化脓性上颌窦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置管组为上颌窦穿刺冲洗后置入硬膜导管并注药;对照组为常规上颌窦穿刺冲洗,在同样用药的情况下治疗观察.结果置管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反应较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颌窦置管注药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是一种简便、易行、痛苦小、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俊;王传永;郑翔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