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心电图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马荣俊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电图, 预后
摘要:目的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近期心电图的改变,来研究判断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病例组为年龄在50岁以下并且合并近期心电图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22例,对照组为无近期心电图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3例,采用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检查.结果近期心电图异常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与对照组相比较,22例中死亡9例,病死率为40.9%;对照组死亡6例,病死率14%,x2值为4.53,P<0.05,差异显著.结论近期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严重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预后,增加病死率.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上颌窦置管注药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颌窦置管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效果.方法210例(268窦)化脓性上颌窦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置管组为上颌窦穿刺冲洗后置入硬膜导管并注药;对照组为常规上颌窦穿刺冲洗,在同样用药的情况下治疗观察.结果置管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反应较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颌窦置管注药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是一种简便、易行、痛苦小、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俊;王传永;郑翔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葡萄胎流产后卵巢黄素囊肿破裂1例

    患者,26岁.因停经2个月,下腹痛8h,于2000年3月4日入院.以往月经3-4/3-40天,末次月经2000年1月2日,孕1产0.停经40 d出现早孕反应至今,入院前2 d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无血块及胎块状组织排出.

    作者:鲁桂美;孙希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TEN在恶性肿瘤中的突变与缺失

    PTEN/MMACl/TEP1基因1997年由Steck等3个研究小组分别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抑癌基因(以下简称PTEN).Li等[1]设想第10 q23丢染色体可能编码一肿瘤抑制基因,于是应用代表性差别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研究原发性乳腺癌第10 q23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 .

    作者:翟俊霞;安翠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β-受体功能亢进1例

    患儿,女性,11岁.因阵发性胸闷5~6 d入院.症状发作每日4~5次,每次10min左右,伴有乏力、睡眠不安、呼吸困难等,可自行缓解,无情绪不良、劳累等诱因,无心悸、头晕、呕吐、抽搐、发热、咳嗽等.既往体健.查体:BP 120/80 mm Hg,P100次/min,R22次/min.神清,反应可,颈软,甲状腺不大,肺腹(-),HR 10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崔红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斯的明骶管注入用于术后镇痛的观察

    鞘内注射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能产生镇痛作用并增强阿片类药的镇痛效果[1].本试验采用的新斯的明骶管注入用于术后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

    作者:常媛丽;姜杰;蔺成军;卢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过程中饮酒致过敏反应2例

    例1.女,30岁.因尿频、尿痛1 h就诊.体温36.4℃,心、肺、腹未见异常.尿常规:WBC 15~20个/HP,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4.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于第4次静脉滴注完毕后4h饮用白酒20 ml,立即出现胸闷、气短,颜面部、胸部潮红瘙痒.血压10.5/8 kPa.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呈阴性,考虑过敏反应.

    作者:王俊霞;刘平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颞下颌节脱位误诊18例

    髁状突滑出关节窝以外,超越了关节运动正常限度,以致不能自行复回原位者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张口、流涎、下颌不能闭合,多表现为面部表情不自然,有时为滞呆相,本疾病为常见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外伤、过度张口等因素引起.对精神病人及脑血管疾病患者易于漏诊、误诊.本文对18例颞下颌关节脱位误诊进行讨论.

    作者:周华丰;张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式改良剖宫产498例临床分析

    新式剖宫产是由以色列的Stark医生于1988年开始推广,并被广泛采用.我院自1998年在新式剖宫产基础上对剖宫产术进行了改进,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所做的498例剖宫产手术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士彦;李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尿液α1-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为探讨尿液α1-微球蛋白在儿童某些疾病中的变化及其在肾脏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了32例正常儿童的尿液α1-微球蛋白作为对照;检测患儿122例,含肾疾患21例,肺炎31例,其它非肾脏损害病儿27例,糖尿病43例,同时检测了尿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微白蛋白,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肾疾患和肺炎组的尿α1-微球蛋白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尿α1-微球蛋白测定,可作为一种判定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检好;冯蔼苓;高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术后低温对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术后低温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方法40例手术后病人,肛温34.2~35.5℃20例,为A组;肛温36~36.5℃20例,为B组.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肛温、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尿量、引流量、寒战、躁动的发生率.结果A组病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清醒延迟,引流量增多,寒战、躁动发生率较高.结论术后低温增加氧耗,加重心脏负担,发生麻醉后并发症的机会增多.

    作者:康荣田;蔡文训;董振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贲门癌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660例被延误诊断的贲门癌患者诊断过程分析,探讨贲门癌延误诊断原因.方法收集660例延误诊断的贲门癌病例,从年龄、性别、职业、首发症状及发病后在医疗机构中被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主观延误诊断416例.年龄因素:50岁以下较50以上年龄组误诊率高;职业因素:文化程度较低者较文化程度较高者误诊率高.客观延误诊断244例.主要是因医务人员对贲门癌症状多变性认识不足,草率诊断所致.结论加强防癌宣传,提高全民认识.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对贲门癌症状多变性的认识,加强责任心,对降低贲门癌误诊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程惠民;唐振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左房粘液瘤并发脑栓塞1例(附文献复习)

    左房粘液瘤是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组织学上虽属良性,但其并发症较重,存在潜在的致命性.有时可能导致误诊,而失去了治愈机会.我们诊治1例左房粘液瘤并发脑栓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敏;李淑青;李宝琴;谈桥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卵巢癌术后合并肺栓塞1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汉族人.主因绝经10年腹胀2个月,加重2 d.于2000年1月24日收入院.阴道检查:子宫已萎缩,子宫峡部后壁似有肿物附着,无漂浮感.腹部检查:腹水征阳性.胸部X线片示:胸腔积液.行胸腹腔穿刺送检,均找到癌细胞.择期于2000年2月1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术.

    作者:焦文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横结肠脾曲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横结肠脾曲综合征是由于脾曲过高成角造成的一种肠梗阻,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医生的忽视或认识不足,极易漏诊和误诊.我们自1996年8月~1999年12月共收治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宗伟;黄天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心电图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近期心电图的改变,来研究判断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病例组为年龄在50岁以下并且合并近期心电图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22例,对照组为无近期心电图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3例,采用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检查.结果近期心电图异常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与对照组相比较,22例中死亡9例,病死率为40.9%;对照组死亡6例,病死率14%,x2值为4.53,P<0.05,差异显著.结论近期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严重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预后,增加病死率.

    作者:马荣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痤疮107例效果观察

    我们采用GX-3离子治疗仪清治、高频电疗仪电疗、自制药物底霜加中药倒膜、酌情内服中药综合治疗痤疮10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景慧;刘燕;徐书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螺内脂合甲硝唑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寻常型痤疮是青少年常见皮肤病,治疗药物不少且疗效欠佳.我院自1997年用螺内脂合并甲硝唑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宽;耿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遗传学分型及初治结果分析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简称急非淋,在小儿白血病中发病率约20%左右,与急淋(ALL)相比,治疗较困难,预后相对差,现将39例小儿ANLL的MIC分型与初治结果加以总结和分析,以期发现其内在的联系.

    作者:刘洪玉;石世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洗胃致中毒性脑病1例

    我院急诊科于1998年12月收治了1例餐后服有机磷农药(乐果)轻度中毒的患者,经常规温水洗胃后患者神志不清,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四肢强直抽搐,小便失禁.经积极救治,患者转危为安,1周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国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其中3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测定其在溶栓治疗前后NO含量变化,观察在临床上判断冠脉灌注再通后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人的NO、SO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溶栓再通组的NO含量较对照组和未通组低(P<O.05).结论血清NO含量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劲;冀秉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