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薛华;梁伟民;李佩盈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两点法和单点法这两种定位方法在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阻滞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57名拟于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单点组(Group Single,n=29)和两点组(Group Dual,n=28),采用神经刺激仪在锁骨下部定位臂丛神经,单点组定位臂丛后束,引发伸腕伸指动作后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两点组除定位后束外,追加定位臂丛外侧束肌皮神经组分,引发屈肘反应,分别注入0.5%的罗哌卡因20 mL和10 mL.阻滞后每隔10 min评价臂丛神经所支配的所有上肢7支终末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同时记录总体评分、操作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阻滞后10 min,两点组的肌皮神经的阻滞率高于单点组,阻滞后30 min,两点组中肌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率高于单点组(89.3%vs 62.1%;85.7%vs58.6%,P<0.05).两组的总体评分无差异(11.5±2.4vs10.8±4.3).结论 对于锁骨下喙突入路神经阻滞,用神经刺激器引发2个运动反应后分次注入局麻药的方法优于单点法.
作者:车薛华;梁伟民;李佩盈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CP)经动物和临床证实,是一种起效快、效果确切、没有快速耐药、毒副反应小的短效局麻药.近国外已经证实去除防腐剂(亚硫酸盐)和稳定剂后的纯盐酸CP可安全用于硬膜外麻醉,重新燃起了业界将CP用于脊麻的兴趣.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关于CP脊麻临床特点的观察,针对目前使用中存在的争议,探讨其神经毒性的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为进一步研究CP鞘内给药安全性提供有效手段和可靠途径.
作者:解轶;黄绍强;梁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香烟熏吸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实验方法,将3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每组各10只.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自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IL-8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IL-8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夏敬文;陈小东;张静;周仲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冷冻损伤的方法建立新西兰种家兔心肌梗死模型,分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s,MN-BMCs组)和对照组,各8只.4周后,MN-BMCs组中将提取分离的MN-BMCs,植入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注射相应体积的MDM完全培养液.以超声心动图分析细胞植入前后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MN-BMCs植入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可以改善局部及整体心脏功能:细胞移植4周后两组之间比较,MN-BMCs组局部心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MN-BMCs组比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室壁厚度增加,[(4.81±0.55)mm VS(3.94±0.54)mm,P<0.05];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肌梗死区室壁运动速度明显增加[分别为(8.20±0.77)cm/s vs(7.00±0.56)cm/s,P<0.05;(8.51±0.93)cm/s vs(6.75±0.57)cm/s,P<0.053.细胞移植4周后,MN-BMCs组整体心脏功能亦优于对照组,表现为MN-BMCs组比对照组心腔减小,LVDD分别为(14.89±1.36)mm vs(16.24±1.31)mm(P<0.05),LVSD分别为(10.48±1.32)mm vs(12.29±1.48)mill(P<0.05);MN-BMCs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提高,LVEF分别为(65.25±5.73)%vs(57.00±5.81)%,P<0.05;LVFS分别为(30.25±3.73)%vs(24.88±3.95)%,P<0.05.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
作者:孙勇新;赵强;潘翠珍;夏利民;徐德民;陈安清;王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科于2007年1月和3月分别对2例心脏直视术后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施行了心包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凯;杨兆华;王春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基因工程减毒的沙门氏菌VNP20009的低毒性和对于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方法 将野生型沙门氏菌(对照组)和VNP20009(研究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感染正常小鼠,观察其生存期差别;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VNP20009,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GFP分别标记小鼠前胃癌细胞(mouse forestomach carcinoma cell,MFC)的胞质和胞核,尾静脉注射感染离体肿瘤细胞和荷瘤小鼠,以双色荧光成像的定性方法和组织匀浆细菌培养的定量方法显示细菌在离体肿瘤细胞、在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生长情况.结果 接受野生型沙门氏菌注射的对照组小鼠在注射后4 d全部死亡,而接受VNP20009注射的研究组小鼠在注射后10 d依然全部存活;VNP20009能在离体肿瘤细胞中持续增殖并引起核碎裂;在体实验中,感染后第6天,正常组织中的细菌明显减少,到第18天时几乎消失,但在肿瘤组织中依然持续增殖.细菌在肿瘤/正常组织(肝脏)中的比例在感染后第4天约为224:1,第6天为1020:1.结论 基因工程减毒的沙门氏菌VNP20009有着良好的低毒性以及肿瘤靶向性,具有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潜力.
作者:周易明;刘常星;邬剑华;王依婷;陈宗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严重的异位妊娠,可以导致阴道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其治疗中的一个难点.血管性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阴道出血,单独应用或联合其他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正逐渐被采用.
作者:赵文荣;杨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小鼠肝脏药物浓度的HPLC法,比较凝胶化法制备的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CTS-Pasp-5-FU)纳米粒与5一氟尿嘧啶原药在小鼠肝脏中药物浓度.方法 雄性健康昆明小鼠(KW)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5-FU原药及其CTS-Pasp纳米粒,灌胃后0.25、1、2、4、6、8、12、16、24和48 h 10个时间点取小鼠肝脏,匀浆液用乙酸乙脂提取,氮气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进样,HPLC法测定2组给药组肝脏内药物浓度.结果 5-FU原药组在肝脏中的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灌胃后2 h左右.此后肝脏药物浓度逐渐降低,CTS-Pasp-5FU纳米粒组经小鼠灌胃后,肝脏药物浓度呈现出三峰型,在0.25 h即达到一个药物峰浓度,此后峰浓度分别出现在4 h和16 h左右,16 h时候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CS-Pasp-5FU纳米粒的肝脏中药物峰浓度(Cmax)降低,肝脏中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结论 CS-Pasp-5FU纳米粒能延缓5-FU在肝脏内的分布.
作者:张丹瑛;朱新宇;董玲;王吉耀;沈锡中;郑永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认识的加深,近年来国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病例报道增多,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因此不再认为是少见的疾病.PBC和AIH在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组织学表现方面有所不同而易于鉴别.然而,文献报道5%的AIH和19%的PBC患者存在疾病的相互重叠现象,即所谓的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1]>.AIH-PBC重叠综合征是指在同一时间段或病程中具备PBC和AIH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及组织学特征.目前临床对重叠综合征的研究不多,由于病例数的限制和存在明显异质性等,尚无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资料,对其诊断与治疗仍是临床的难点.本文报道我院确诊的6例PBC-AIH重叠综合征病例及分析,并就近年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复习,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涂传涛;朱新宇;张顺财;胡锡琪;王吉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聚物-1(copolymer-1,Cop-1)反应性T细胞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机制.方法 大鼠后肢足垫注入0.2 mg Cop-1或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后10 d,取出腹股沟淋巴结,培养Cop-1反应性T细胞(TCop-1)或PBS对照组T细胞(TPRS),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γ-IFN)和IL-4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分析培养的T细胞亚型;39只高眼压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n=19)腹膜内注射TCop-1,另1组(n=20)注入TPRS作为对照,21d后观察RGCs的存活情况;用ELISA法测定T细胞上清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分泌量.结果 免疫后21 d,Cop-1组RGCs存活数目较PBS组多(t=8.020 4,P<0.01),TCop-1组gamma干扰素(interferon-gamma,γ-IFN)mRNA表达水平较PBS组高,而IL-4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Cop-1在Cop-1刺激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量为(3 385.42±836.33)pg/mL,单纯(TCop-1)分泌量为(1 026.24±135.10)pg/mL,而T<.PBS>分泌量为(19.87±71.20)pg/mL.前者分泌量远大于后两者(F=175.66,P均<0.01,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i法).结论 Cop-1反应性Th1细胞是发挥视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细胞,保护机制之一可能通过TCop-1在局部分泌BDNF来实现.
作者:李霞;钱韶红;孙兴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热带假丝酵母生产辅酶Q10的能力.方法 将热带假丝酵母通过紫外诱变后耐受生物合成前体物质或结构类似物的实验,从抗性菌株中筛选获得辅酶Q10的高产菌株.结果 通过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耐受试验,获得辅酶Q10产量比出发株分别提高84.11%和184%的高产菌株A和B,高可达120ug/mL.结论 通过发酵产物前体结构类似物的耐受实验,可以提高产物的产量.
作者:李继扬;丁妍;周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脑肿瘤,特别是恶性脑肿瘤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对脑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了.新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都可能参与这一过程,针对干细胞水平的研究将给脑肿瘤的治疗带来新希望.Hedgehog-Gli信号通路正是一条影响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重要通路.本文就该通路在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干细胞分化和脑肿瘤发生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柯;车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风疹病毒R16株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形态学及生长特性.结果 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品状体上皮细胞后,细胞不产生明显的病变效应.受病毒感染的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速度较慢,10d后可在细胞质内观察到呈不规则球形、由单层脂质膜包绕、直径60~80 nm的病毒颗粒,包括致密核心和无致密核心两种颗粒.而在胞核中未发现病毒颗粒.结论 风疹病毒R16株能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增殖,为进一步研究风疹病毒感染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打下基础.
作者:邹俊;卢奕;褚仁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hand2在斑马鱼胚胎内的表达情况,验证显微注射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nucleotides,MO)使hand2表达下调的有效性.观察hand2表达下调后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异常表型,初步探讨hand2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为利用斑马鱼开展hand2的功能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hand2在斑马鱼胚胎内的表达情况.利用向斑马鱼受精卵显微注射MO的方法使hand2表达下调,并进行hand2表达下调的效率验证.将斑马鱼单细胞受精卵分为4组进行显微注射,即对照MO(Con MO)注射组、hand2 MO注射组、hand2-GFP mRNA注射组和hand2-GFP mRNA+hand2 MO注射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and2-GFP mRNA注射组和hand2-GFP mRNA+hand2 MO注射组的荧光表达情况以验证hand2表达下调的效率.在显微镜下观察hand2 MO注射组斑马鱼胚胎的各器官发育情况并进行评定.结果 hand2在斑马鱼胚胎的侧板中胚层、咽弓、心脏和鳍有较强表达.hand2-GFP mRNA注射组在8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时胚胎有较强的荧光表达,而hand2-GFP mRNA+hand2 MO注射组胚胎几乎无荧光表达.与Con MO注射组相比,hana2 MO注射组斑马鱼胚胎的心脏、血管、血细胞、鳍以及体节有明显的发育异常.结论 向斑马鱼受精卵显微注射hand2 MO的方法可有效的使hand2表达下调.hand2在斑马鱼胚胎的心脏、血管、血细胞、鳍以及体节的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淑娜;桂永浩;宋后燕;蒋璆;王跃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胚胎干细胞(ESC)对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8.5mg/kg制作C57/BL6雌性小鼠的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n=20)静脉注射S8小鼠ESC,对照组(n=10)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又分为单次治疗(n=10)和重复治疗(n=10),两者均在造模后1 h静脉注射ESC,重复治疗组在造模后3 d再次静脉注射ESC.记录小鼠的生存时间,测定小鼠肺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肺脏病理学观察炎症状态.利用秩和检验统计3组小鼠生存时间,方差分析3组小鼠肺羟脯氨酸含量的差异.结果 接受干细胞治疗后,肺纤维化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d)延长,重复治疗组更加明显(对照组、单次治疗组、重复治疗组分别为7.8±2.8、8.4±3.8、13.5±5.6,P<0.01);肺羟脯氨酸含量(ug/mL)降低(对照组、单次治疗组、重复治疗组分别为8.59±1.14、8.23±1.09、5.51±0.39,P<0.01);肺脏病理检查显示肺组织炎症程度降低,结构破坏减轻.结论 静脉注射胚胎干细胞可以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部炎症和肺纤维化,延长肺纤维化小鼠的生存时间.
作者:余慧;胡洋;李惠萍;褚建新;唐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一个高效分离和扩增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通过形态学和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方法 抽取人胸椎骨髓标本,联合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贴壁法分离MSCs,体外扩增后传代,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13、CD29、HLA-2、CD34、CD45和HLA-DR.在地塞米松、左旋Vit C、β磷酸甘油、FK506作用下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在TGF-beta 3、重组人胰岛素、丙酮酸钠、亚硒酸等作用下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在地塞米松、IBMX、吲哚美辛的作用下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在VEGF、bFGF作用下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结果 原代和传代细胞呈梭形外观,生长增殖能力良好.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CD29,HLA-2阳性,CD34、CD45和HLA-DR阴性.经定向诱导分化后,细胞分别呈现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型特征.结论 该方法能从人骨髓中高效分离和扩增MSCs,能成功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戴文达;方涛林;李熙雷;林红;董健;陈峥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苏州地区2006年临床分离的儿童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从新人院患儿鼻咽部采集标本,经实验室分离,并采用奥普托欣和(或)去氧胆酸钠鉴定为肺炎链球菌后,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和E-test法对分离到的89株肺炎链球菌进行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89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菌株47株,为52.8%,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8%,78.7%,86.5%,55.1%和10.1%,多重耐药率为89.9%.对万古霉素,氧氟沙星100%敏感.结论 苏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严峻,本研究结果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涛;赵根明;陶云珍;陈蓉;诸丽娟;林玉尊;丁云芳;郝创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测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发生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人选非糖尿病透析龄大于3个月规律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48人,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其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生化指标,以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脂联素、瘦素、抵抗素等脂质因子.结果 非糖尿病腹透患者48人(男20,女28)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6.32±8.97,其中4位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展为糖尿病.根据IR中位数2.59分组,IR≥2.59组(n=24)与<2.59组(n=24)两组比较发现在BMI、三酰甘油、铁蛋白和脂联素、瘦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R与铁蛋白(P<0.01)、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分别成正相关(P<0.05).结论 非糖尿病腹透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脂联素、瘦素等因素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张敏;朱彤莹;李芸;田菁;孙怡;徐美珍;顾勇;林善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1密码子194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探索其与吸烟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396例为病例组,同时抽取465名当地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PCR-RFLP方法分析XRCC1基因Arg194Trp位点的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等位基因Arg和Trp在病例组的频率分别为69.82%和30.18%,在对照组中则分别为74.30%和25.7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38 6).携带纯合突变基因型Trp/Trp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携带野生型Arg/Arg者,其OR值为1.72(95%CI:1.05-2.80).携带纯合型Trp/Trp的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约为携带野生型Arg/Arg的非吸烟者的7倍(OR=7.18,95%CI:3.09-16.66);是携带野生型的吸烟者的2倍(OR=2.02,95%CI:0.92-4.43).结论 DNA修复基因XRCC1密码子194的多态性可能与肺癌的易感性有关,且在吸烟者中,Trp/Trp基因型可使肺癌发病风险显著提高,提示XRCC1可能通过遗传因素及遗传因素与环境致癌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肺癌的危险性.
作者:苏佳;牛润桂;韩小友;史建平;刘力;李家伟;卫国荣;陈传炜;俞顺章;张作风;穆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VEGF是否与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有相关性,并定位其破坏位置.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实验性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72只).用RT-PCR技术定量第3、5、10、14天时两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使用红色荧光微球来空间定位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情况.结果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 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呈现升高趋势.其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位于浅层视网膜的静脉及毛细血管.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与VEGF mRNA水平的升高相一致,其破坏位置在浅层视网膜的静脉及毛细血管.
作者:马晓萍;袁非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