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椎穴针刺安全深度的临床研究

贺奇志;郝吉生;张芳;李玉兰;周黎明;张嬴政

关键词:穴, 大椎, 针刺深度
摘要:目的:探讨大椎穴针刺安全深度.方法:将4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大椎穴处硬脊膜外穿刺,测量硬膜外深度,即大椎穴安全深度.结果:穿刺针依次经过皮肤、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至硬膜外腔,深度约36~75 mm,平均深度为54.6 mm.结论:建议大椎穴针刺深度应控制在36 mm以内.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与康复训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的协同作用.方法:将稳定期COPD患者66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加康复组,每组各22例,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分别加上以上3种治疗方法,共治疗100天.于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各组间肺功能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针刺组、康复组肺功能改善(P<0.05),而针刺加康复组肺功能明显改善(P<0.01),并优于其它两组(P<0.05),其临床疗效也优于针刺或康复组(P<0.05).结论:针刺、康复治疗均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但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贾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臀部三角取穴法治疗梨状肌损伤60例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臀部三角取穴法治疗梨状肌损伤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冬;张学勋;杜琳;唐国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刺预处理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目的:观察在异常机能状态发生前、即时和发生后几个不同阶段实施针刺的效应差异.方法:以静脉持续输入盐酸山莨菪碱液制作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的异常状态背景.实验分3个观察组:①在制作背景前30 min预先针刺处理并在制作异常状态背景时即时针刺;②在制作背景时即时针刺;③在制作异常状态背景开始后延时5 min针刺.针刺穴位足三里.比较各个观察组胃电节律规整性的针刺调节效果.结果: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的针刺潜伏期依次延迟;针刺效果依次减弱.结论:在异常状态的不同阶段针刺所产生的针刺效果不同,针刺预处理将提高和加快针刺效果.

    作者:黄晓卿;陈凌;姚志芳;胡翔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穴位注射治疗肺结核大咯血11例

    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均来自我所门诊,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小28岁,大72岁;咯血量为200~500 mL;咯血时间短3天,长15天.所有患者都经过肌肉注射立止血及止血芳酸0.2 g静脉滴注治疗无效后采用本法治疗.

    作者:周万仁;姜艳丽;唐咏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电针及主动运动对卒中患者脑电地形图的即时影响

    目的:观察卒中患者在电针及主动运动状态下即刻双侧半球脑电活动的变化.方法:分别让患者行患侧拇指的主动对掌运动及电针患侧曲池、合谷,记录并比较患者脑电活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拇指对掌运动时,患侧大脑半球δ波功率下降(P<0.05),电针亦同样使其δ波功率明显下降(P<0.01),但二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还能使非梗死侧大脑半球β2波的平均功率升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主动运动及电针刺激均能即刻改善患者的脑电活动状态,且电针还能引起非梗死侧大脑半球电活动增强.

    作者:林栋;吴强;李成;林卿;梁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灸减少胸痹心痛再发作25例

    胸痹心痛是指以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多见于冠心病.笔者近年来运用穴位注射、温灸、拔罐等综合方法治疗胸痹心痛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霭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干脚气病25例

    笔者自1998年4月~2003年6月,采用针刺治疗干脚气病2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5例中,男23例,女2例;年龄20~45岁;病程1月~3年不等.该病多因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亏耗,经脉、经筋失于润养而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两足无力,腿膝麻木、疼痛,足胫肌肉逐渐萎废,便秘溲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数.

    作者:詹光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2例根据本病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对照组60例采用临床常规针灸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32%,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优于常规针灸法.

    作者:刘宜军;周友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刺跗骨窦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寻找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佳方法.方法:采用针刺跗骨窦治疗踝关节扭伤35例,同时设传统的针刺疗法35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0%和20.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取穴少,不失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吉健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灸防治组织纤维化的思考

    组织纤维化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病理改变,它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对针灸防治以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相关疾病研究表明,针灸防治组织纤维化具有良好潜力,同时也存在着重视不足、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通过对近年来针灸防治组织纤维化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充分认识组织纤维化在疾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组织纤维化病因病机的研究和针灸防治纤维化的研究,筛选有效穴位与疗法.

    作者:刘慧荣;吴焕淦;张卫;崔云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巨针巨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44例与毫针巨刺组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数,但巨针组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两种刺法均有效,巨针法优于毫针法.

    作者:刘光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2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1988年我国25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约9.4%的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笔者自1999~2003年针刺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2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于下.

    作者:林书珩;王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灸脐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灸脐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重度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灸脐组31例采用灸脐疗法,西药组31例采用口服尼尔雌醇为主治疗.用Kupperman评分法从症状上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观察,并从灸脐组中抽取患者20例,检查其治疗前后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两组显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灸脐可以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E2的水平.结论:灸脐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好,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芳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刺血通经健脑法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刺血通经健脑法对脑外伤后顽固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外伤后顽固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不锈钢七星针治疗和口服颅痛定治疗,观察两组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采用刺血通经健脑法,选用脑聪三线区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刺血通经健脑法针刺脑聪三线区域对治疗脑外伤后顽固性头痛疗效肯定.

    作者:石奕丽;付如华;方明星;刘焕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浅谈截瘫针刺治疗规律

    截瘫是临床常见病,中西医皆认为针灸疗法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在截瘫的恢复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将笔者对本病的治疗体会略陈于下.

    作者:张智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与口服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8.0%,对照组痊愈率为25.0%,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钟建国;陈洪沛;王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背部挑刺拔罐治疗乳癖40例

    乳癖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常见单侧或双侧乳房内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片块状或颗粒状结节,质地坚韧或呈囊性感,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活动度好,随情绪变化而消长,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笔者近年来运用挑刺拔罐法治疗本病40例,并随机设立服药对照组34例,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早期针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脑损伤性疾病,随着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由于中、重度患儿存活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有关HIE的治疗对脑损害及预后的改善并不理想,因此,探索一套完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从2000年9月应用针刺配合高压氧为主治疗中、重度HIE患儿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文胜;张五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神经衰弱33例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笔者自2000年来以针刺治疗神经衰弱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阎金凯;刘宏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脐针疗法、脐全息与脐诊法

    目的:探讨神阙穴在人体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重新复习脐的胚胎发生、脐的解剖,分析脐全息的理论基础与脐针疗法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脐的观察与易学理论的结合,不仅能诊断疾病而且也能治疗疾病.结论:脐针疗法、脐诊法是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齐永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