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研究进展

韩丽丽;宋慧军;吕秀华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多血清型, 卫生问题, 性腹泻, 世界性, 传染病, 人血, 美国, 感染, 肠炎, 报告
摘要:WHO不久前指出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上出现了大约30种新的传染病,1982年美国首次报告的O157:H7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即是其中之一.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大肠埃希氏菌众多血清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其中目前公认的能引起人血性腹泻的血清型有O157:H7、O26:H11、O111:H8等,而O157:H7则是其主要的血清型[1].近年来,EHEC感染已成为世界性卫生问题.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进食苹果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26岁,外教.进食去皮苹果,半小时后感到口唇、手心作痒,喉部发紧,且全身皮肤突然出现急性荨麻疹,随之胸闷、气喘.追问既往史,患者近1个月来每次进食苹果都有轻微咽痒,且有逐次加重趋势.此次发病前无任何不适,进食去皮苹果半小时出现上述症状.查体:T正常,R 28次/min,P 97次/min,BP 14.6/10kPa,神志清,呼吸发憋,口唇肿胀,咽喉部黏膜红肿,全身散在大小不一的红色和苍白色风疹团,双肺广泛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心音有力,心率97次/min,律整,腹平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作者:田军巧;姚会武;蔺玉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乳房美学外科治疗巨大腺纤维瘤3例报告

    目的探讨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手术治疗新技法.方法采用乳房美学外科思维及技法,不同组织层次采用不同切口切除3例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结果肿瘤切除后乳房美观及乳腺功能均不受影响.结论该手术技法优于普通手术切除方法,尤其对于年轻女性的自尊,自信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鹊汀;梁骞;于炳旗;王振东;王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AIDS)于1981年首次在美国报道,病死率极高.其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可分为HIV-1,HIV-2两型.HIV-1型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致病力强.人体一旦感染,不会自然消失.目前尚无根除感染者体内HIV的药物,但是近年来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作者:马士恒;左群;王占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现状

    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体育训练,改善运动能力及提高运动成绩,都有实际应用价值.1992年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作者:陈冬志;潘颖;韩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骨牵引的社区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一方面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使护士从医院走向社区、走进家庭;另一方面工作内容的扩大,护士从单纯疾病护理转向全身心护理,既治病救人,又要开展健康教育.目前,护理人员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成员.在疾病的防治、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方面占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建英;司学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车前子降血压临床效果观察(附1例报告)

    笔者用车前子降血压,是在西医用利尿药降血压的启发下应用的.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注重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心理护理就是以心理学、护理学理论为依据,根据病人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探索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以佳的心理治疗措施影响患者心理活动,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吴丽萍;贾连春;王彦;王志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保定市618例腹泻病原菌分布与药敏

    目的研究保定市引起腹泻病原菌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00年-2001年对保定市618例腹泻患者进行大便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细菌培养阳性215例,检出率40.5%,共9个菌属.其中志贺氏菌属112例(44.6%);致病大肠杆菌48例(19.1%);沙门氏菌属43例(17.2%),其次为不凝集弧菌、变形杆菌等.结论致病大肠杆菌检出率明显增高,福氏志贺氏菌仍占优势,宋内氏志贺氏菌比例上升.112例志贺氏菌药敏提示:临床常用的抗菌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而丁胺卡那、氟哌酸、吡哌酸则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檀艳丽;方川;吴艳萍;徐百成;刘颖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β-Catenin、Bcl-2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β-Catenin、Bcl-2与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了10例正常乳腺组织、40例癌前病变及6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β-Catenin、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cl-2、β-Catenin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逐渐降低,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而β-Caten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Bcl-2、β-Catenin在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l-2与β-Catenin基因改变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Bcl-2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有关.

    作者:刘书哲;汪会玲;梁化印;杨永滨;缪淑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权力监督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从近几年揭露出来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已到了利令智昏、无法无天的地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对权力监督的软弱乏力.为切实有效地实施对权利监督,防止违反社会主义规范的行为发生,特别是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本文谈谈权力监督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作者:司学俭;李志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诊治体会

    筋膜间室综合症是肢体创伤后由于四肢筋膜间室内组织体积增加,压力增高致间室内肌肉、神经发生缺血、坏死.是四肢损伤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处理,可致肢体缺血、坏死而造成残疾.本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20例急性筋膜间室综合症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赵强;王家顺;李炯;王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预激综合征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鉴别诊断

    心电图描记是诊断心肌梗死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然而,利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时,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均有一定的限度.为此,利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时,除对心电图进行全面分析外,须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得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齐建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外伤性鼓膜穿孔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常见,本文对本科近期收治的47例外伤性鼓膜穿孔进行分析,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特点及临床法医学鉴定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高荣先;肖二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心血管病房的应用体会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技术以其众多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心血管病房,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且多是年老体弱,需长期输液,静脉穿刺较困难,如长时间滴注硝酸甘油、鲁南欣康、硝普钠等药物.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有时患者还可因疼痛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使病情加重,因此掌握好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的各个重要环节,对置管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刘文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改进建议

    成人高等教育是一种再教育形式,是为提高在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而举办的.但由于成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就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等尚欠成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提出改进措施,使之完善.笔者将自己不成熟的观点表述如下,与同仁商榷.

    作者:李友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输入头孢唑啉钠过敏致喉头水肿1例报告

    患者,男,25岁,主因鼻中隔偏曲住院.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做头孢唑啉钠皮试(一),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头孢唑啉钠5.0g静脉输入.20min后患者主诉周身瘙痒,观察面部上肢出现皮疹,即刻发生胸闷,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面部紫绀,继而烦躁,四肢躁动,意识丧失.测R 10~12次/min,BP 10.6/6.6kPa,P 116次/min.

    作者:胡建敏;胡俊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与预防医学

    1 社区的卫生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品味的意识逐渐得以公认并赋予实施,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呈现出全方位、高素质、高质量的趋势.医疗卫生服务也相应地发生了适应性、超前性的改变,这是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的需求.

    作者:王刚;唐军;王跃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作出全面、有效的护理,老年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各器官的衰退,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耐受力都会大大降低,当老年病人的病程逐渐延长,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孤独失落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作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在社会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护理人员应在掌握老年人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老人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职业以及爱好和心理需要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现将笔者自1998年设立家庭病房,开展社区入户服务以来对60例老年病人的心理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荣静;董沛;张建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对学生进行有效和可行的德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各类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基础.在众多的学校教育中,都应融入一定量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把专业教育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业,自觉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并用德育促进专业教学的提高和发展.作为教师,如何把德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笔者近年来的体会如下.

    作者:付进才;周学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强医学基础课、临床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尚无一所医学师范院校.医学基础课、临床课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高等医学院校,缺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教法方面的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学校的社会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医学基础课、临床课教师在加强医疗、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能力包括多个方面,如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驾驭教材的能力,搜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与学生沟通的能力等.

    作者:王金柱;王保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