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军巧;姚会武;蔺玉茹
筋膜间室综合症是肢体创伤后由于四肢筋膜间室内组织体积增加,压力增高致间室内肌肉、神经发生缺血、坏死.是四肢损伤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处理,可致肢体缺血、坏死而造成残疾.本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20例急性筋膜间室综合症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赵强;王家顺;李炯;王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患者,女,29岁,孕3产1,主因宫内孕35(2)/(7)周,胎膜早破2h后于2001年12月23日1:10急入我院就诊.羊水色清,量中,未见红,有不规律宫缩.查T:36.7℃,R:22次/min,P:96次/min,BP:14/10kPa.患者主诉因第一个小孩有残疾,才要的第二胎,说话时声音颤抖,手轻微的抖动,表现出非常担心婴儿的安全,局促不安.
作者:苏梦琦;赵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作出全面、有效的护理,老年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各器官的衰退,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耐受力都会大大降低,当老年病人的病程逐渐延长,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孤独失落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作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在社会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护理人员应在掌握老年人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老人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职业以及爱好和心理需要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现将笔者自1998年设立家庭病房,开展社区入户服务以来对60例老年病人的心理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荣静;董沛;张建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一次性输液器以其无菌、无毒、无致热源、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之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护理实践中笔者发现,因密闭式静脉输液中途换瓶方法不同,而出现溢液、回血、无溢液、无回血等不同结果.为寻找科学便捷的换瓶方法,笔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张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社区的卫生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品味的意识逐渐得以公认并赋予实施,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呈现出全方位、高素质、高质量的趋势.医疗卫生服务也相应地发生了适应性、超前性的改变,这是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的需求.
作者:王刚;唐军;王跃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用车前子降血压,是在西医用利尿药降血压的启发下应用的.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26岁,外教.进食去皮苹果,半小时后感到口唇、手心作痒,喉部发紧,且全身皮肤突然出现急性荨麻疹,随之胸闷、气喘.追问既往史,患者近1个月来每次进食苹果都有轻微咽痒,且有逐次加重趋势.此次发病前无任何不适,进食去皮苹果半小时出现上述症状.查体:T正常,R 28次/min,P 97次/min,BP 14.6/10kPa,神志清,呼吸发憋,口唇肿胀,咽喉部黏膜红肿,全身散在大小不一的红色和苍白色风疹团,双肺广泛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心音有力,心率97次/min,律整,腹平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作者:田军巧;姚会武;蔺玉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计算机课程是大学的一门基础课,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训练实际操作技能,与其他创建学科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它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洪义;张凤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β-Catenin、Bcl-2与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了10例正常乳腺组织、40例癌前病变及6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β-Catenin、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cl-2、β-Catenin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逐渐降低,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而β-Caten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Bcl-2、β-Catenin在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l-2与β-Catenin基因改变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Bcl-2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有关.
作者:刘书哲;汪会玲;梁化印;杨永滨;缪淑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前,我国尚无一所医学师范院校.医学基础课、临床课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高等医学院校,缺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教法方面的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学校的社会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医学基础课、临床课教师在加强医疗、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能力包括多个方面,如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驾驭教材的能力,搜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与学生沟通的能力等.
作者:王金柱;王保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宫颈糜烂已经成为妇女(尤其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调查发现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患病率很高[1,2].其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及宫颈损伤并发感染,或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妇女宫颈一旦发生糜烂,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将会逐渐加重.宫颈糜烂可以造成阴道分泌物增多、腰痛,影响性生活质量,并可增加患宫颈癌的危险.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宫颈糜烂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本此目的,对密云县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艳霞;张艳华;张红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25岁,主因鼻中隔偏曲住院.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做头孢唑啉钠皮试(一),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头孢唑啉钠5.0g静脉输入.20min后患者主诉周身瘙痒,观察面部上肢出现皮疹,即刻发生胸闷,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面部紫绀,继而烦躁,四肢躁动,意识丧失.测R 10~12次/min,BP 10.6/6.6kPa,P 116次/min.
作者:胡建敏;胡俊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儿,女,2岁.因发烧一周、血尿4d入院.入院前半月曾于窗台上玩耍坠地,右腰部着于凳上.入院查体:神态清楚,心肺未闻及异常.右上腹可触及10×9cm的肿物一块,表面光滑,质中等.有压痛,活动度差.临床诊断:右肾占位,挫伤?超声检查(探头频率3.5MHz):
作者:郄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性,13岁,因前心区不适伴疼痛,活动后加重6d入院.查体:T36.7℃,P130次/min,R25次/nin,BP16/10.7kPa,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心界扩大,以左侧扩大为主,心尖部可闻及Ⅲ~Ⅳ级舒张期雷鸣样杂音,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A2,肝大于肋下约6cm~7cm,剑下8cm,质中等,表面光滑,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作者:刘月霞;高文丽;田素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手术治疗新技法.方法采用乳房美学外科思维及技法,不同组织层次采用不同切口切除3例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结果肿瘤切除后乳房美观及乳腺功能均不受影响.结论该手术技法优于普通手术切除方法,尤其对于年轻女性的自尊,自信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鹊汀;梁骞;于炳旗;王振东;王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21世纪将是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世纪,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成功,医院必将在一个日益公开、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寻求发展.内部管理讲求效率,外部服务追求质量,这将不仅仅是医院管理层的理念,而是要成为一种必需.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合理控制费用,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管理资源,是医院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努力方向.
作者:南凤池;刘俊友;杨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血管瘤是良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又多发生于新生儿、婴幼儿.出生后被发现的占60%,头部颈部占67.5%.本院用此药治疗血管瘤约有10余年,近3年治疗370余例,效果满意、安全、简便、反应小,未发现不良反应、并发症、后遗症,现将完整记载214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华;吕亚静;陈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人们对端粒及端粒酶很早就有所认识,至近几年,对其结构、功能及其重要意义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拟就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进展以及端粒酶与肺肿瘤、妇科肿瘤、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晶晶;石少慧;王怀颖;邢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生活中光的干涉现象较为多见,如空气中多彩的肥皂泡为干涉现象,验光配镜中的镀膜镜片也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杨氏双光束干涉实验,是光干涉的典型实验.此部分内容亦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分波阵面法获得干涉条纹,以杨氏干涉实验为代表的双光束干涉条纹一般在干涉屏上得到的为平行等间隔直线条纹,这实际上是一种近似.其实将干涉屏置于不同位置,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干涉条纹,教学中此问题常常被忽视.为加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
作者:胡金敏;闫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保定市引起腹泻病原菌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00年-2001年对保定市618例腹泻患者进行大便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细菌培养阳性215例,检出率40.5%,共9个菌属.其中志贺氏菌属112例(44.6%);致病大肠杆菌48例(19.1%);沙门氏菌属43例(17.2%),其次为不凝集弧菌、变形杆菌等.结论致病大肠杆菌检出率明显增高,福氏志贺氏菌仍占优势,宋内氏志贺氏菌比例上升.112例志贺氏菌药敏提示:临床常用的抗菌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而丁胺卡那、氟哌酸、吡哌酸则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檀艳丽;方川;吴艳萍;徐百成;刘颖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