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轻度认知障碍知晓率的影响

张洁;孙喜蓉;郭祎;张明;秦虹云;傅伟忠;张雨新

关键词:健康教育,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知晓率
摘要:目的 探索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轻度认知障碍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 于2014年3月-2016年10月分2次在上海市浦东新区21家社区定点采用自制统一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宣传干预前调查6 091人,干预后调查5 346人.构建点、线结合的基于居民需求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为半年,每2周进行1次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半年干预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记录并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段人群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痴呆概念、轻度认知障碍表现、痴呆病因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认知概念、轻度认知障碍危险因素、轻度认知障碍概念、预防轻度认知障碍原则的知晓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值均<0.01).干预后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5.18±18.73)%,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9.82±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男性和女性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者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人群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后女性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文化程度为小学者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者(P值均<0.01),≥65岁人群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人群(P值均<0.01).结论 建立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模式,采取综合干预是提高人群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有效手段.
上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沉默亚铁螯合酶提高胃癌细胞MGC80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效率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索亚铁螯合酶(FECH)对胃癌细胞MGC803 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治疗(PDT)中5-ALA剂量的影响.方法 在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中加入不同浓度(0、0.1、0.2、0.5、1.0、2.0 mmol/L)5-ALA,避光培养4h,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FECH小干扰RNA(siRNA)干扰MGC803细胞中FECH表达,优选出有较高的FECH干扰效率的FECH siRNA用于干扰实验.PDT实验设置空白组、FECH siRNA组、1.0 mmol/L 5-ALA组和0.2 mmol/L 5-ALA+FECH siRNA组,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灯照射5 min,照射波长为635 nm,以相应的避光组作为对照.24 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CCK-8法检测活细胞率.结果 加入2.0 mmol/L 5-ALA的MGC803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优选出的FECH siRNA干扰效率>80%.经5-ALA-PDT,空白组和FECH siRNA组活细胞率均>90%;1.0 mmol/L 5-ALA和0.2 mmol/L 5 ALA+FECH siRNA组中活细胞率明显下降,分别为(17.13±1.63)%和(2.50±1.04)%;与1.0 mmol/L 5-ALA相比,0.2mmol/L 5-ALA+FECH siRNA组下降的更明显(P<0.05).结论 沉默FECH能提高MGC803细胞5-ALA-PDT效率并减少5-ALA剂量,FECH是MGC803 5-ALA-PDT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陈涛;戴一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成长性骨折一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1岁.因“左颞顶部颅骨缺损10年余,频发癫痢1年”入院.患儿出生后2个月时头部受外伤,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证实颅骨骨折,未予治疗.随年龄增长,患儿左颞顶部呈现颅骨缺损.至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就诊.就诊时体格检查:左颞顶部颅骨缺损呈不规则梭形,大小约7 cm×6 cm.缺损区变软,有搏动,无液体渗出,无发热,透光试验阴性;右手、右足肌肉萎缩,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

    作者:钟荣德;万志刚;陈先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中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hCA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HCC患者56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HCC,男38例,女18例.根据Edmondson病理分级:低分化癌(Ⅲ、Ⅳ级)36例、中高分化癌(Ⅰ、Ⅱ级)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CC组织中hCAF[结果以α-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表示]和MVD(结果以MVD-CD34表示)表达情况,分析hCAF和MVD与HCC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hCAF与肿瘤MVD间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Edmondson病理分级HCC组织中hCAF(结果以α-SMA/β-actin表示)和CD34(结果以CD34/β-actin表示)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Edmondson病理分级Ⅲ、Ⅳ级和肿瘤直径>5 cm的HCC组织中hCAF值和MVD值分别显著高于Edmondson病理分级Ⅰ、Ⅱ级和肿瘤直径≤5 cm的HCC组织(P值均<0.05),不同年龄、性别、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评分)、肝功能Child分级、甲胎蛋白水平、癌周肝组织情况间,以及不同肝炎病毒感染、有无肝内或淋巴结转移者间HCC组织中hCAF值和MV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o.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HCC组织中hCAF与MV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94,P=0.000).癌旁正常组织和Edmondson病理分级Ⅰ、Ⅱ、Ⅲ、Ⅳ级HCC组织中α-SMA/β-actin表达量分别为0.18±0.02、0.24±0.03、0.63士0.06、0.75±0.07和0.88±0.09,CD34/β-actin表达量分别为0.33±0.02、0.74±0.08、1.82±0.12、2.20±0.13和2.51±0.12;Edmondson病理分级Ⅱ、Ⅲ、Ⅳ级HCC组织的a-SMA/β-actin和CD34/β-actin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值均<0.05),且随着Edmondson病理分级增加,α-SMA/β-actin和CD34/β-actin表达量有升高趋势.结论 hCAF可能对人HCC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李艳;徐永建;鲍明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断层显像对于唾液腺动态显像检查的应用价值

    唾液腺动态显像检查是临床辅助诊断干燥综合征(SS)和服用大剂量131I后甲状腺癌患者监测唾液腺功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1-4],其使用方法简便,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5].然而,在常规平面动态采集法中,发现有些影像中腮腺或下颌下腺与周围吸收99TcmO4-的组织浓聚无法识别,但时间-放射性曲线(TAC)在排泄期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核医学科尝试从断层显像的方向探索,在常规动态采集(旧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断层采集,探讨断层显像对于唾液腺动态显像检查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程弘;王远军;马宏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脂多糖上调微RNA-146a表达减缓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明确脂多糖(LPS)预处理上调微RNA(microRNA)-146a(以下简称miR-146a)表达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8~10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雄性小鼠,体重20~25 g,将其随机分入0.9%氯化钠溶液假手术组(NS假手术组)、LPS假手术组、抑制miR-146a+ LPS预处理I/R组、LPS预处理I/R组、单纯I/R组和抑制miR-146a+ I/R组,每组20只.分别于I/R后6、24和48 h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5只小鼠),通过实时PCR检测miR-146a在肾脏中的表达情况.I/R后24 h,每组选择5只小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清,采用QuantichromTMcreatinine Assay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留取各组小鼠的肾脏组织标本,进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采用Jablonski评分法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评估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采用TUNEL法检测肾组织切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LPS预处理I/R组小鼠I/R后6、24和48 h肾组织中的miR-146a水平均显著高于NS假手术组、抑制miR-146a+ LPS预处理I/R组和抑制miR-146a+I/R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I/R后24 h,抑制miR-146a+ LPS预处理I/R组、单纯I/R组和抑制miR-146a+I/R组小鼠的sCr水平均显著高于LPS假手术组和LPS预处理I/R组(P值均<0.01),NS假手术组、LPS假手术组与LPS预处理I/R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抑制miR-146a+ LPS预处理I/R组和单纯I/R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LPS假手术组和LPS预处理I/R组(P值均<0.05),抑制miR-146a+ LPS预处理I/R组与单纯I/R组间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miR-146a+ LPS预处理I/R组和单纯I/R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下的平均凋亡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LPS假手术组和LPS预处理I/R组(P值均<0.01).结论 miR-146a是参与LPS诱导的肾脏I/R交叉耐受肾保护作用的重要调控分子,LPS预处理上调miR-146a表达可以显著改善I/R小鼠肾功能,减少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作者:戴艳;吴达;贾平;方艺;刘红;丁小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房颤动、冠状动脉栓塞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胸痛4h”入院,入院前2d因父亲去世一直未休息.4h前患者出现胸痛且持续未缓解,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房颤动病史,有吸烟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于、湿哕音;颈静脉无怒张;心界无增大,心率86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脉搏短绌;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可.

    作者:许小朋;季舒亚;车文良;徐亚伟;彭文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轻度认知障碍知晓率的影响

    目的 探索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轻度认知障碍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 于2014年3月-2016年10月分2次在上海市浦东新区21家社区定点采用自制统一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宣传干预前调查6 091人,干预后调查5 346人.构建点、线结合的基于居民需求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为半年,每2周进行1次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半年干预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记录并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段人群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痴呆概念、轻度认知障碍表现、痴呆病因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认知概念、轻度认知障碍危险因素、轻度认知障碍概念、预防轻度认知障碍原则的知晓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值均<0.01).干预后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5.18±18.73)%,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9.82±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男性和女性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者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人群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后女性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文化程度为小学者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者(P值均<0.01),≥65岁人群的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人群(P值均<0.01).结论 建立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模式,采取综合干预是提高人群轻度认知障碍知识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洁;孙喜蓉;郭祎;张明;秦虹云;傅伟忠;张雨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影响妊娠结局的内分泌机制进展

    妊娠不良结局主要包括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官内发育迟缓等.目前发现的影响因素来自母体、胎儿、环境3个方面.近年来母体的内分泌失调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常见的妊娠相关内分泌失调疾病有卵巢早衰、甲状腺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人类抗苗勒管激素(AMH)直接参与了原始卵泡募集和优势卵泡形成,目前被作为评估卵巢储备能力、排卵和受精卵发育情况的指标[1].

    作者:刘文静;韩峻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脊索样胶质瘤一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体重进行性增加5年,月经不规则2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患者于2009年怀孕时出现体型变胖,当时未在意,孕37周时因妊娠期高血压而行剖宫产.孕前体重48 kg,分娩前体重90 kg,产后体重80 kg.产后体重仍进行性增加,期间曾通过控制饮食使体重下降15 kg,正常饮食后体重升至100 kg.201 3年开始出现月经紊乱,月经稀疏,周期不规律,2~3个月行经1次.后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商品名为芬吗通)治疗,月经来潮,停用则停经.2014年12月出现末次月经,至2015年10月人院已停经10个月.病程中,患者有性格改变,情绪易激,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主诉.2015年10月23日拟“肥胖、继发性闭经”收治入院.

    作者:奚刘清;朱巍;孙青芳;卞留贯;李云峰;倪泓阳;王卫庆;洪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肠道微生物与神经精神疾病

    人体内外分布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物与宿主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微生物不但可以帮助宿主抵御病原菌的入侵、促进营养吸收、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还能影响肠道和免疫系统发育等.在饮食改变、疾病、药物等影响下,肠道微生物的生长会受到干扰而发生肠道菌群紊乱.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肥胖等慢性疾病有关,甚至与自闭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有关.

    作者:林省委;邵超;卞金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和胸部CT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和胸部CT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10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LCNEC的6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和胸部CT资料.结果 68例患者中,男61例(89.7%),女7例(10.3%);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为(64.0±7.8)岁.首次就诊时无症状28例(41.2%),咳嗽21例(30.9%),痰中带血或咯血13例(19.1%).有吸烟史50例(73.5%),平均吸烟指数为840支年,符合重度吸烟标准.癌胚抗原(CEA)升高16例(23.5%).表现为结节24例(35.3%),肿块44例(64.7%);肿瘤长径平均为(4.1±2.1) cm;周围型46例(67.6%);呈分叶状47例(69.1%);肿块边缘光滑或境界清楚38例(55.9%);密度均匀44例(64.7%);边缘可见毛刺20例(29.4%);侵犯临近胸膜13例(19.1%),阻塞性肺炎7例(10.3%),空洞5例(7.4%);胸腔积液、肺不张各2例(2.9%);纵隔淋巴结肿大35例(51.5%).37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中,不均匀强化22例(主要为轻、中度强化).9例(13.2%)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LCNEC多发病于重度吸烟的老年男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血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不常见,胸部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刘洋;王悦虹;阮伟良;陈胜海;李子夜;周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血浆铜蓝蛋白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浆铜蓝蛋白(CP)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ACS患者103例和SAP患者76例,选取57例经CAG检查排除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CAG前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C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179例患者中158例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次分为斑块破裂组31例、薄纤维帽斑块(TCFA)组75例和非薄纤维帽斑块(non-TCFA)组52例.选择管腔狭窄程度严重和坏死核心大的切面进行IVUS相关参数测量.结果 ACS组的血浆C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值均<0.01).斑块破裂组和TCFA组的血浆C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non-TCFA组(P值均<0.01).在罪犯血管小管腔面积处,ACS组IVUS纤维脂质百分比显著小于SAP组(P<0.01),而坏死组织百分比显著大于SAP组(P<0.01),且两组坏死组织百分比与血浆CP水平均呈正相关(r=0.46、0.52,P值均<0.05).结论 血浆CP可成为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作者:袁平年;安宁;王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因急性胆囊炎行急诊LC的患者1 025例.其中按计划完整切除胆囊973例,未按计划施行完整胆囊切除(包括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术和单纯胆囊造瘘术)52例.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按原计划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胆囊的影响因素.比较手术时距起病≥72 h和<72 h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z2检验结果显示,体温≥38.5℃、胆囊周围有积液、胆囊壁厚度≥6 mm、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有反复发作史、手术时距起病≥72 h、术前白细胞计数≥15×109/L均与手术中转率显著相关(P值分别<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细胞计数≥15×109/L(OR=2.877,95%CI为1.531~3.934)、胆囊壁厚度≥6 mm(OR=2.221,95%cI为1.503~3.565)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OR=1.947,95%cI为1.458~3.121)是影响LC中转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01).手术时距起病≥72 h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行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或造瘘术率均显著高于手术时距起病<72 h者(P值均<0.05).结论 术前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是急性胆囊炎患者成功施行LC的影响因素.发病超过72 h者行LC的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但并非手术禁忌.

    作者:黄琦;周远航;廖芝伟;易辉;李玥;张男男;董建;吴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用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标准指导指南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进行诊治时,需要寻找依据.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临床医师常应用的依据.不仅因为其针对某一个临床问题或者某一种诊疗措施提出了推荐意见,更是因为制定指南的专家们收集了针对某一临床问题已经发表或尚未发表的研究结果,并对其经过评估后综合起来,然后根据研究证据的科学性程度,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利与弊,形成能够为患者诊治提供指导的推荐意见[1].好的指南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规范医师的诊疗行为,而合理的医疗措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节约医疗资源十分重要.

    作者:王吉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初步验证

    近20多年来,医师和患者均认识到临床实践指南的重要性,所以指南数量逐年增加.1993至2016年国内医学类期刊共发表了664个指南类文章,但是多数为专家共识,基于系统综述的循证指南很少;国内指南平均参考文献数量为36条,而国际指南平均为400条;利益冲突问题严重,88%的指南无利益冲突声明[1],所以国内指南质量普遍较低.而且针对同一问题有多个指南,多个指南的推荐意见也可能不同,让医师不知如何选择,因此建立指南质量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高质量的指南来指导临床实践,也有助于指南的制定者规范地制定指南.

    作者:王吉耀;王强;王小钦;金雪娟;张博恒;陈世耀;高学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含量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术后早期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1]结果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在结直肠癌中尤为明显.CXCR4和SDF-1在实体肿瘤的研究中越来越被重视,其参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等[2].SDF-1与胃癌的转移密切相关[3],但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DF-1的表达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DF-1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超峰;戴刚;龚庆豪;费哲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上海医学杂志

上海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