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络穴位导入在损美性疾病中的运用

罗小光;林雪梅;贺志光;吕明庄

关键词:皮肤病/针灸疗法, 甲襞微循环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给药系统经穴效应及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方法:经络穴位经皮给药运用于损美性疾病33例,对照组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经皮穴位导入给药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健康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作用规律.方法:正常健康育龄女性28名,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针刺对外周血中FSH、LH、E2、T、P等水平的影响.结果:针刺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卵巢性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性效应(P<0.01).结论: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沛;吴荔琼;徐文倩;陈贵珍;黄攸玉;李香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拔罐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21例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浓度超过0.02%,2~3小时后即可出现中毒症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中约有9%出现远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笔者在近3年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刺拔罐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赵西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平衡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

    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小15岁,大60岁;病程短4小时,长8天.

    作者:王晓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磁极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失眠症是指经常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甚至彻夜不眠的一种病症,是大脑机能平衡失调引起的功能性疾患.笔者采用磁极针治疗与普通毫针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辨证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

    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锐;陈乃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斜刺血海、梁丘治疗膝关节疼痛282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斜刺血海、梁丘穴位治疗膝关节疼痛282例336个膝关节,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相奇;蒋亚芳;秦克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穴位敷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治疗口腔溃疡的佳方法.方法:敷贴组采用穴位敷贴治疗,针刺组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结果:敷贴组总有率为92.7%,针刺组为93.3%(P>0.05),随访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5.3%与14.3%(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单纯针刺组疗效相仿,且效果稳定,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

    作者:唐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梅花针为主治疗腱鞘囊肿30例

    腱鞘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复发率高,药物不易控制,临床上没有什么特殊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世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合谷穴注射转移因子治疗面部扁平疣30例

    本组30例均为由本院或外院皮肤科确诊的患者,男11例,女19例;年龄6~15岁8例,16~25岁19例,26~36岁3例;病程3个月~1年17例,1+~2年10例,2+~5年3例.

    作者:吴菊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对比.方法:将成人及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房性早搏和有室性早搏组,中药敷贴膻中、厥阴俞或巨阙、心俞和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诉变化及24小时Hotter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组从24小时Hotter结果看,成人组和儿童组中,房早组和有室早组都有明显疗效(P<0.01);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组比较,成人组和儿童组、房早组和有室早组差异都无显著性意义(P>0.05).主诉变化成人房早组与成人室早组明显好于西药组(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同样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建萍;许帼光;姚永年;王健雄;张昀昀;过仲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针配合TDP治疗闭合性克雷氏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TDP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电针加TDP照射,对照组用中药外敷,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克雷氏骨折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黄勇;李伟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温通针法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机理.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温通针法组、平补平泻针法组.以血清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为效应指标.结果:针刺可明显提高血清及心肌组织SOD的活性,降低血清及心肌组织MDA的含量.且温通针法与平补平泻针法二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通针法可显著地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损伤程度.

    作者:丁奇峰;严兴科;于海英;郑魁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梅花针为主治疗结节性痒疹36例

    结节性痒疹属慢性皮肤疾病,顽固难治,甚者数年不愈,以皮肤结节、剧痒为特征.本病多见成年人,妇女占多数.笔者自1995~2002年对36例结节性痒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乔子虹;杨开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100例

    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是由于环枕筋膜中的环枕后膜挛缩,刺激、压迫其中的血管神经而引起以头昏头晕、后枕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作者:郎伯旭;方震宇;柳新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灸足三里辅助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42例

    自1987年至2002年,笔者采用针灸足三里辅助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42例,疗效满意.

    作者:王洪生;窦荣花;李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案例讨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为颅脑损伤中较为特殊的疾病,其致伤机制为回旋性外力,使脑各结构间产生剪力,造成白质本身损伤.

    作者:郭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风池穴互透治疗失眠58例

    本组58例,均来自门诊.男20例,女38例;年龄小20岁,大65岁;病程短3个月,长12年.诊断标准为下述症状中出现2项:(1)入睡困难;(2)睡不安稳,多次醒来;(3)睡眠时间缩短,早醒;(4)一夜梦魇困扰,并被惊醒;(5)睡眠后无清醒感觉;(6)1周有3次失眠或持续1个月以上.

    作者:夏于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模式的影响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我科1999~2001年住院病人,以脑卒中后遗肢体痉挛为观察对象.29例患者,男25例,女4例;年龄48~80岁,平均63.6岁;病程短20天,长6年,平均6.1个月.

    作者:张鹤宾;林映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石学敏院士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及核心

    介绍了石学敏院士率先提出的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即作用力的方向是决定补和泻的重要因素之一;捻转补泻与作用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施行捻转补泻手法所持续时间的佳参数为每个穴位操作1~3分钟;两次施术间隔时间的佳参数为3~6小时等四大要素.使针刺疗法更具有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

    作者:卞金玲;张春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简易抽气拔罐法促进伤口愈合22例

    我院2000年12月~2002年9月,在对22例伤口感染患者的处理中,应用简易抽气拔罐法促进伤口愈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晏继银;张东江;阿秀梅;蔡华戈;许汉标;邓锦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