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
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关节病,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临床上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作者:任彬;杨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在美沙酮疗法改善海洛因戒断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和美沙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戒断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戒断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x2检验,P<0.05.结论:针刺配合美沙酮较为明显地改善戒断症状.
作者:宋小鸽;张浩;王振华;谷雨;刘辉;刘维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笔者从1991年10月至今用梅花针配合普鲁卡因治疗带状疱疹3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良;刘宪良;樊成恩;杨国标;刘晓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TCD下电针取穴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66例脑供血不足的病人依据TCD分为脑前循环组、脑后循环组和混合循环组,针对不同的系统供血不足,选择不同的穴位,并与20例口服尼莫地平组比较.结果:(1)电针对脑前循环组、脑后循环组和混合循环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在改善程度上有显著的疗效,并且明显优于尼莫地平组;(2)电针对视物旋转和偏瘫等伴随症状亦有很好的疗效,在改善耳鸣方面明显优于尼莫地平组.结论:电针可以用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头晕,并对伴随症状有好的疗效.
作者:朱飞奇;张海燕;田有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肛裂是肛肠科一种较为顽固和多发的慢性疾病,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占多数,以持续性便秘、持久性剧痛、少量出血为主症,三者关系密切,常造成恶性循环.笔者从1983~2001年采用老师师怀堂先生创制新九针中的火鍉针治疗本病,疗效独特,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继元;彭润兰;王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治疗方法:穴取曲池、血海.操作:用5ml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4ml;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穴位,然后将针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将药液注入,每穴1ml,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作者:张红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离子穴位导人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64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国;陈锋;张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从2000年2月~2001年9月,笔者用全息针灸配合吸氧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山;赖洪康;卢梅生;唐志军;魏峥;富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内皮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头针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治疗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0.0%,可以使中风患者血浆中过度升高的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内皮素含量,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张红星;张唐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验证耳根阻滞的镇痛作用,减少小儿手术的麻醉药量.方法:对103例择期小儿骨科手术中的52例行耳根阻滞,另51例为对照组,观察麻醉用药量及维持时间.结果:耳根阻滞组的麻醉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根阻滞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减少麻醉药量,从而减少麻醉药的毒副作用.
作者:常庚申;邢群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积累,采用口内三针疗法,对于面瘫后遗症形成的三角嘴,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此疗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商榷.
作者:孙六合;王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及针刺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40例,埋线组穴取手三里及压痛点,针刺组穴取曲池、手三里、压痛点等,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埋线组治愈34例,针刺组治愈25例,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埋线对网球肘有良好效果,治愈率优于针刺组.
作者:郭元琦;陈丽仪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2%医用碘酒局部注射治疗鸡眼,疗程短,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广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胆汁反流又称十二指肠胃反流,是胃窦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胃,引起胃粘膜病理性损害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作者:周淑英;孙海勇;陈建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与单纯膝胸卧位法矫正臀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63例臀位妊娠给予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法治疗,并与对照组59例臀位妊娠行单纯膝胸卧位治疗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1%,对照组有效率5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24.12,P<0.01).结论: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法矫正臀位妊娠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膝胸卧位法.
作者:林元平;张德清;郝永清;段晓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常见者,具有反复发作和顽固难治的特点,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作者:张宏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寻求提高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共500μg,隔日1次;对照1组用VitB12 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2组用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4周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2%,显著优于对照1组(P<0.01)和对照2组(P<0.05).结论:弥可保优于VitB12,穴位注射治疗较肌肉注射疗效好.
作者:苏秀海;王晓蕴;王元松;李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笔者从1985年3月~2000年11月,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方法,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1068例,2136只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庆生;刘世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方法:穴取血海,局部常规消毒,用5 ml注射器及6号针头抽取当归注射液2 ml,垂直刺人一侧血海穴,轻提插,待局部胀麻后,回抽无血,缓缓将药液注入1 ml,拔出针尖,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片刻,再行另一侧注射,方法如前.2日1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作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途径注射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对环磷酰胺造模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穴位免疫疗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环磷酰胺造模大鼠,以大鼠胸腺、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L-2含量为指标,通过穴位注射、肌肉注射rIL-2及穴位注射生理盐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环磷酰胺造模大鼠降低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L-2含量(P<0.05,P<0.001),以穴位注射rIL-2组指标改善意义显著(P<0.001);但3种方法对造模大鼠降低的胸腺指数的提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rIL-2疗效优于肌肉注射rIL-2.
作者:杨骏;李俊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