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勇;李树军;王团结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5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35例药物流产患者中完全流产128例,完全流产率为94.81%;不全流产6例,流产失败1例,流产总失败率为5.19%;经统计分析发现,停经时间越短、孕囊越小、孕次越少、子宫位置正常的药物流产患者,完全流产率越高(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确切,且停经时间越短、孕囊越小、孕次越少,完全流产率越高.
作者:张祥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 年1月至12月行孕期检查并住院分娩的16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方法 观察产程、接产;观察组80例采取导乐陪伴分娩,观察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 h 出血量、焦虑程度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 h 出血量、焦虑程度及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能促进产程进展,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解除或降低产妇的焦虑程度,减少新生儿窒息,从而有效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林春燕;朱伟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48例宫颈炎患者,按照随机方法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1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复发率为5.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5%,复发率为4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存行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李长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腹腔镜手术(A组)治疗异位妊娠40例,开腹手术(B组)治疗异位妊娠4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组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组.
作者:董亚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edpor植入在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Medpor做充填材料行眶壁骨折修复术56例,术后观察4~24个月,平均7.5个月,对其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患者眼球内陷完全矫正,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20例基本矫正,8例残留内陷1~2 mm,所有患者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基本到位.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无一例填充物排异反应.术后2周复视消失36例,占64.3 %,术后3个月复视消失48例,占85.7 %,其余8例(14.3%)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为100%.结论 Medpor植入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安全,方法 简单,疗效可靠,Medpor种植体术后无毒,无不良反应,无致敏反应,生物相容性好,无排斥反应发生,Medpor是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中为理想的填充材料.
作者:李建明;宋晓红;田蕊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苯那普利组及联合组.对模型组和三治疗组给予阿霉素(5 mg/kg) 尾静脉注射,建立肾病综合征模型.自注射阿霉素后,己酮可可碱组和苯那普利组分别给予己酮可可碱50 mg/(kg*d)、苯那普利6 mg/(kg*d)、联合组给予己酮可可碱25 mg/(kg*d)联合苯那普利3 mg/(kg*d)灌胃,共6周.分别于给药2周、4周、6周抽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放入代谢笼留24 h尿测蛋白定量.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在己酮可可碱组、苯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01),而联合组又低于己酮可可碱组和苯那普利组(P均<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独应用.
作者:苏惠;张道友;杨沿浪;汪裕伟;徐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镜下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细胞肺癌以男性多见,好发于中老年,男女比例为2.33∶1,多有吸烟史,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咯血等,影像学表现以中央型多见.纤维支气管镜表现:管内增生型占52.2%,管壁浸润型占31.1%,管腔外压型占3.3%,混合型占13.3%.纤维支气管镜钳检90例,阳性率为100%;刷检89例,阳性率为8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细胞肺癌好发于中老年,且男性多见,多发于左肺,以管内增生型多见,钳检阳性率高于刷检,两者联合能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张龙举;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安庆市立医院2010年度临床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现状.方法 用Walkaway-40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 临床分离的153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59.11%、30.21%和10.68%.分离率高的8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占所有分离病原菌的83.1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65.1%、60.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8%和8.4%.结论 加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检测和监测,对病原学诊断及指导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宗光;李小月;徐元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凯扶兰用于产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中牟县人民医院侧切顺产,产后疼痛要求镇痛的初产妇220例进行分析,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凯扶兰组120例,去痛片组10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果 两组服药0.5 h后疼痛等级均有明显下降,服药2 h内疼痛等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药2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可以认为凯扶兰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去痛片.结论 产后镇痛不容忽视,它对产后康复及母乳喂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抗炎镇痛药物凯扶兰口服后起效快,吸收率高,不良反应少,不产生依赖性,特别适用于产后镇痛.
作者:陈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结果 再通率明显高于普通溶栓组,病死率及并发症相对降低.结论 AMI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溶栓治疗,再通率高、病死率及并发症少,且不增加继发出血发生率.
作者:陈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8例T2DM患者治疗前和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10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FPG、2 h PG、HbA1c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治疗后和治疗前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90%、22.41%(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T2DM安全有效.
作者:赵小娟;董火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泡联合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肛周湿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泡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 中药熏泡合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湿疹疗效满意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万卉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患病率,并分析其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纳入60岁以上住院患者213例,通过电子血压计检测踝肱指数(ABI)进行分组:PAD组和非PAD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C-反应蛋白(CRP)、尿酸(SUA)、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胰岛素(FIns)等,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AD的危险因素.结果 213例住院患者中PAD组35例(16.43%);非PAD对照组178例(83.54%).PAD组年龄、舒张压与非PAD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47、1.53,P>0.05);腰围、收缩压(SBP)、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α)[Lp(α)]、载脂蛋白B100(APOB)、HCY 、CRP、肌酐(Cr)、SUA、UAER、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4.25、10.08、4.68、4.33、4.68、4.14、4.51、2.47、2.20、6.29、4.01、3.48、12.09、8.85、15.63,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或脂蛋白A1(APOA1)明显低于非PAD对照组(t值为6.12、5.93,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UAER、SBP、Lp(a)是影响P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6.43%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PAD,电子血压计测量ABI简单、准确,可用于临床进行PAD患者的筛查.HOMA-IR、UAER、SBP、Lp(a)是加剧PAD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红坚;周雪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脏肌钙蛋白I(cTnI)测定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固相层析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cTnI水平,同时测定心肌酶谱作为对照.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血清cTnI阳性率较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cTnI对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高的价值,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CK-MB,可作为诊断和预测心肌炎较好的指标之一.
作者:贾新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3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镜直视下预置硅胶块和或环扎带后,经巩膜放出视网膜下液,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做硅胶填压及环扎带.后顶起硅胶填压块检查裂孔是否封闭,术后观察视力恢复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38例,视力提高34眼,下降1眼,不变3眼,矫正视力在0.3以上30眼,0.1~0.3者5眼,<0.1者3例.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2例.结论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手术野清晰,操作简便、易掌握,手术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健;周哲;王键;靳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复杂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辨认及处理方法,以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A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30例患者术中探查发现Calot三角分离困难、肝外胆管损伤几率较大时,则切开胆囊壶腹或体部,吸净胆汁、取出结石后从胆囊腔内辨认胆囊管开口位置,作为分离Calot三角的标志,若胆囊管可完全分离则予以钛夹夹闭或丝线结扎,若胆囊管粗短并紧贴胆总管而难以分离时,则于腹腔下缝扎胆囊管断端.结果 A组发生胆管损伤5例,B组无胆管损伤,两组在胆管损伤、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Calot三角分离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切开胆囊壶腹,从胆囊腔内辨认胆囊管开口位置,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利于胆囊管的识别等优点,可进一步减少肝外胆管损伤的几率.
作者:褚光平;刘强;袁林;肖亿;谭盛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小病变样原发淀粉样变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电镜检查在老年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例报道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早期轻微病变样淀粉样变肾病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光镜下可以表现为微小病变样,确诊必须依赖电镜诊断.结论 对中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一定要做病理诊断,即使光镜检查为微小病变,也应做电镜检查是否存在淀粉样变.电镜检查对早期淀粉样变肾病而言可能是惟一可靠的诊断手段.
作者:郭永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主要通过再甲基化途径、转硫化途径及释放到细胞外液代谢.它可能主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凝血系统及脂质代谢而导致心血管疾病(CVD).B族维生素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969年,Mcully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此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心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素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已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关系: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降低HCY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然而,有的研究提出同型半胱氨酸只是CVD的一个危险标志物,不是危险因素.下面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作者:李建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雷尼替丁枸橼酸铋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收治的25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256例患者随机分为雷尼替丁枸橼酸铋胶囊治疗组128例、雷尼替丁胶囊对照组94例和枸橼酸铋钾胶囊对照组94例.总结有关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胶囊治疗组的疗效与雷尼替丁胶囊对照组和枸橼酸铋钾胶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优于单用雷尼替丁或枸橼酸铋钾.
作者:董重阳;冯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生儿感染迄今仍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重症感染如败血症仍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2].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新生儿感染的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沉和C-反应蛋白(CRP)对于早期诊断敏感度不高[3].血培养虽是诊断新生儿感染的金标准,但阳性率较低,且培养所需时间长,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因此需要寻找敏感、可靠、能早期诊断败血症的理想指标.因此临床研究急需新的、高敏感性、快速的用于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作者:宋继军;康文清;刘炜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