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管状胃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高新芳;赵国强;宋宣统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 改良管状胃
摘要:目的 探讨管状胃的做法改进及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5年8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对126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左侧开胸颈部吻合手术,食管次全切除,用改良的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并重点探讨管状胃的制作方法改进.结果 本组126例患者经过上述手术后,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乳糜胸发生,无胃出血,无胸胃排空障碍.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左胸腔积液4例,心律失常3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术后2周常规行钡餐透视检查,空腹透视观察无胃潴留现象,吞钡后可见胃排空良好,胸部正位片几乎看不到胸胃,术后随访1~2年,无胸胃综合征及明显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这种管状胃的制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安全有效.解剖学上与生理食管更相似,有更长的替代长度及胃部血液循环,对胃的功能影响较小,降低了胃排空不良的发生,减少了胸胃对呼吸的影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及碳酸锂治疗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及碳酸锂治疗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8例具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8例)给予盐酸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及碳酸锂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起效快,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盐酸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及碳酸锂治疗焦虑、抑郁症状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胡华廷;高金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选择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的主要手术之一,解决了许多难产和异常妊娠,随着剖宫产手术技术的进步、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及监护,使剖宫产手术相对较安全,尤其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和一些社会原因,使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了产科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之一.

    作者:王冬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改良管状胃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管状胃的做法改进及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5年8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对126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左侧开胸颈部吻合手术,食管次全切除,用改良的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并重点探讨管状胃的制作方法改进.结果 本组126例患者经过上述手术后,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乳糜胸发生,无胃出血,无胸胃排空障碍.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左胸腔积液4例,心律失常3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术后2周常规行钡餐透视检查,空腹透视观察无胃潴留现象,吞钡后可见胃排空良好,胸部正位片几乎看不到胸胃,术后随访1~2年,无胸胃综合征及明显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这种管状胃的制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安全有效.解剖学上与生理食管更相似,有更长的替代长度及胃部血液循环,对胃的功能影响较小,降低了胃排空不良的发生,减少了胸胃对呼吸的影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高新芳;赵国强;宋宣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Ⅲ型前胶原肽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浆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的影响,探索阿托伐他汀影响AMI后心肌胶原增生的机制.方法 入选2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片的剂量将患者随机分为A1组(20 mg,每天1次,n=40),A2组(40 mg,每天1次,n=45)、A3组(80 mg,每天1次,n=39)和阳性对照组(P组,n=40)、另入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C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2、4周分别测定PⅢNP、MCP-1水平.结果 用药2周后A1、A2和A3组PⅢNP、MCP-1水平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其中A2组明显低于A1组(P<0.05),A3组明显低于A2组(P<0.05),A3组较A1组有显著下降(P<0.01);A1、A2、A3组和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后2周A1、A2和A3组PⅢNP和MCP-1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5、0.59和0.62,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脂正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Ⅲ型前胶原肽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化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痣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后大出血临床分析6例

    出血是痣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如不仔细观察和及时处理,可能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我院自2006年至2011年4月采用PPH对520例Ⅲ、Ⅳ期内痔或混合痔患者施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明;周遵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核酪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核酪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组采用核酪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17例(94.4%),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2例(66.7%),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核酪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安全经济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美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山莨菪碱局部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寒冷、早产、缺氧、感染、入量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为特征,同时伴有嗜睡、拒乳等全身症状,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本病预后严重,病死率高达25%~75%[1].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液黏稠度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2].现报告我院新生儿科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涂抹进行硬肿部位局部按摩,在体温恢复、硬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食奶量恢复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段秋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15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乐县人民医院2000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儿病初均表现为高热,血象3系或2系受累,6例治疗效果不佳终放弃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死亡2例,仅5例治愈出院,其中4例近期随访无发病迹象,另外1例女性患儿出院2周后又出现发热,后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结论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为罕见的恶性疾病,临床医师、特别是基层临床医师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率,提高该病治愈率.

    作者:林发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2例绝经妇女宫腔积脓超声诊断分析

    老年妇女宫腔积脓在临床上是较为少见的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宫颈阻塞,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滞留于宫腔内,形成宫腔积脓.我科自2005至2010年超声诊断并经临床证实宫腔积脓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液炎性因子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部分炎性因子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 对43例TIA患者和3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TIA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TIA患者血CRP、D-D、MMP-9和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IMP-1与是否患病关系密切.结论 血中部分炎性因子在TIA后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它们参与了TIA的病理生理过程,与TIA密切相关.

    作者:解新荣;曹莹;宁红霞;勇彤;胡晓霞;王易娟;郝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住院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个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住院癌症患者术后及化疗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其心理特点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86例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其家庭经济条件、家人关爱程度、病情变化、性别、年龄、疾病类别、住院环境及护理人员的态度等因素有关.结论 对不同的患者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使其解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达到佳疗效.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看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用药依从性,并与硝苯地平对比.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 B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片 10 mg,每日3次,根据血压调节药物剂量,于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血压达标率占91.2%;漏服率4.9%,不良反应(其中头晕1例,面部潮红1例,双踝浮肿2例)占3.9%.B组血压达标率占62.0%;漏服率22.8%,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头痛3例,心悸、乏力、面部潮红7例,心绞痛1例,双踝浮肿3例)占15.2%.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更好的用药依从性,能够地更平稳地控制患者24 h血压,延缓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传明;周铮;陈杨;范建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40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部位、数目及大小,比较术前TVS诊断结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 本组140例中129例术前TVS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11例误诊.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它不仅可明确肌瘤的部位、数目及大小,还可检出直径为0.5 cm以下的小肌瘤及其与子宫内膜的精确关系,临床医生可根据TVS提供的肌瘤确切位置直达病灶部位,避免盲目切开,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黑艳;郑忠宝;荷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冷光仪加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外耳道湿疹的临床疗效

    外耳道湿疹是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主要特征为瘙痒易反复发作[1].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采用北京京田龙冷光仪照射加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治疗外耳道湿疹2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妊娠中晚期引产致先兆子宫破裂8例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引产致先兆子宫破裂的原因、高危因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妇产科妊娠中晚期引产致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处理方法.结果 高龄、宫颈坚韧、瘢痕子宫、宫颈狭长、子宫不协调收缩.精神高度紧张等是发生先兆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2例中孕患者经缓解宫缩,在静脉麻醉下行钳刮术.1例中孕患者经镇静镇痛效果不佳行小剖宫.2例钳刮术患者均3 d平安出院.5例晚孕患者及时剖宫产,母子平安,住院1周平安出院.结论 子宫破裂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及早发现,正确处理先兆子宫破裂是预防子宫破裂的关键.

    作者:栗凤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及其药敏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乐山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ICU发生的感染送检标本所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及药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共140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42株(30%),占第1位,鲍曼不动杆菌2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7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阴沟肠杆菌12株;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s株分别为29株和13株,各占20.71%和9.29%,未发现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株.结论 ICU感染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目前耐药性低的一类抗菌素.尽早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是减少耐药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袁术生;易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早期临床特点和电生理学检查,并探讨其病情进展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在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GBS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病情等级根据Hughs评分分组,针对患者发病时脑脊液的蛋白量、血清C-反应蛋白、双上肢F波出现率是否<50%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重症患者较轻症患者发病年龄大,双下肢F波出现率≤50%,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更明显,C-反应蛋白升高更明显.GBS患者双上肢F波出现频率异常,可能是GBS患者重要的或惟一的异常电生理客观指标,随病情好转,F波出现,提示患者传导功能恢复.结论 存在发病年龄大,双下肢F波出现率≤50%,脑脊液蛋白和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患者,临床医生应注意其呼吸和心脏的异常情况,以防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及心搏骤停而危及生命.

    作者:陈玉;李递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亦可由细菌引起,轻症仅表现为呼吸道的局部症状,重症可伴有发热,甚至高热.5岁以下小儿体温超过39 ℃,可因高热处理不及时而引起高热惊厥,体温高于42 ℃能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损害[1].为了让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应科学地对小儿急性上感进行降温和护理,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和预防并发症.下面对上感患儿采取物理和药物降温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麻花丝树脂夹板固定55颗外伤松动牙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对于外伤松动牙使用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法与使用麻花丝树脂夹板固定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8例6岁8个月至11岁2个月儿童的106颗外伤松动恒前牙,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麻花丝树脂夹板法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扁钢丝树脂夹板法进行固定,20天后去除固定装置.治疗前、治疗后1、3、6、12、24个月,分别拍片,观察牙根发育及根尖周情况,同时进行临床检查.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94.5%,对照组成功率为92.1%,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花丝树脂夹板法固定外伤松动恒前牙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作者:李路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牙科术前沟通对患儿配合程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牙科术前医患沟通对术中患儿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科初次接受牙科治疗的4~6岁儿童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术前做充分的医患沟通后再进行治疗.对照组省去术前医患沟通过程,在了解病情后直接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配合率为96.2%,对照组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牙科术前进行充分的医患沟通可以提高术中患儿的配合程度.

    作者:刘新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