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秦宝山;郭长青

关键词:胃镜, 超声内镜, 隆起性病变, 上消化道
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3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先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将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为 91.2%,明显高于胃镜的60.4%(P<0.01).结论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及性质较胃镜能做出更准确判断,并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内镜对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及良、恶性的判断尚存在一定困难.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间质瘤51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方法 对51例经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3种抗体(CD117、CD34、SMA)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GIST主要发生于胃及小肠,在所有患者中CD117均呈阳性表达,胞质弥漫强阳性染色;CD34阳性表达率为86.3%(44/51);SMA阳性表达率为41.2%(21/51).结论 GIST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无特异性,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孔琦;徐国祥;汪向明;许力;朱家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金标法检测肌钙蛋白-I在门诊、急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金标法测定肌钙蛋白I(cTnI)对门诊、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患者75例,门诊急诊有相应临床症状而未确诊25例患者,用金标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TnI,严格按试剂说明书判断定性和半定量结果.结果 检测的25例临床确诊患者中,阳性22例,占88%(半定量结果为:0.2~4.0 ng/ml),阴性3例,占12%(半定量结果<0.2 ng/ml).检测的75例门诊有相应临床症状而未确诊患者中,cTnI阳性13例临床确诊均为AMI,占17.3%(半定量结果为:0.5~4.0 ng/ml);阴性62例,后经临床确诊均为非AMI,占82.7%(半定量结果<0.2 ng/ml).结论 金标法测定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特别是对门、急诊,具有相应临床症状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快速筛查手段.

    作者:李世杰;刘大宁;刘湛;郭瑞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孕激素避孕与女性中风危险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应用孕激素避孕是否增加中风的危险.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 、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应用孕激素避孕与女性中风危险的研究文献,应用统计软件Stata 11.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其合并优势比 (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Begg对发表偏倚进行量化检测.结果 纳入分析的文章共有6篇(3 091例病例),各研究之间存在中度统计学异质性(I2=58.3%),合并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孕激素避孕并未增加育龄妇女患中风的危险(OR=0.78,95%CI:0.40~1.52,P =0.459).按口服孕激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同样显示口服示孕激素并不增加女性患中风危险(OR=1.17,95%CI:0.55~2.52,P=0.251).结论 应用孕激素避孕并不明显增加育龄妇女患中风的危险,但该结论 缺乏大规模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因此该结论 需要更多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董亚楠;鲍英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诊治要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安阳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1996年至2010年收治的76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76例均采用静脉持续泵入小剂量胰岛素,每1~2小时检测血糖、电解质、尿糖和尿酮体,同时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结果 75例治愈,血糖均降至6.1~10.01 mmol/L,尿糖和尿酮体阴性;1例死亡.结论 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内科急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具体分析,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祛除诱因,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立;褚廷广;路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疗效

    目的 探讨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48例宫颈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治疗,对照组(64例)单用微波治疗.结果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治疗宫颈尖锐湿疣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刘洋;刘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合并心室电风暴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6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室电风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 6例患者24 h内均发生室速室颤2次,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电除颤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结果 6例患者平均电除颤15次.5例使用胺碘酮,同时3例应用倍他乐克静脉注射,1例口服;其中2例停用胺碘酮;2例加强补钾补镁,停用胺碘酮,给予阿托品及利多卡因静脉注射.1例使用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疗效显著,单用胺碘酮疗效有限,胺碘酮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治疗心室电风暴,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吴远贵;赵胜;范新俊;赵文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14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140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并有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40例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 60 例,包括CINⅠ28例(20%),CINⅡ15例(10.7%),CINⅢ 17例(12.1%);宫颈浸润癌2例(1.4%);其余为:炎症75例(53.6%),宫颈湿疣3例(2.1%).结论 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对CIN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闫西红;黄丽珍;周爱玲;王海波;张爱群;李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液炎性因子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部分炎性因子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 对43例TIA患者和3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TIA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TIA患者血CRP、D-D、MMP-9和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IMP-1与是否患病关系密切.结论 血中部分炎性因子在TIA后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它们参与了TIA的病理生理过程,与TIA密切相关.

    作者:解新荣;曹莹;宁红霞;勇彤;胡晓霞;王易娟;郝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等,严重者甚至引起不孕.由于慢性盆腔炎的病程比较长,治疗起来要比急性盆腔炎更棘手.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中医科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二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牙科术前沟通对患儿配合程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牙科术前医患沟通对术中患儿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科初次接受牙科治疗的4~6岁儿童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术前做充分的医患沟通后再进行治疗.对照组省去术前医患沟通过程,在了解病情后直接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配合率为96.2%,对照组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牙科术前进行充分的医患沟通可以提高术中患儿的配合程度.

    作者:刘新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Survivin在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Survivin 在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ORR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23例JORRP及23例儿童声带小结中的Survivin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JORRP与儿童声带小结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1%(12/23)与8.7%(2/2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Survivin在JORRP中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JORRP的临床高复发率有关.

    作者:潘晓李;任基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微波、聚焦超声法和高频电波环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宫颈糜烂患者320例,其中轻度80例,随机分配到微波组(微波治疗)和聚焦超声法组(聚焦超声法治疗),每组各40例;中度和重度糜烂各120例,随机分配到微波组、聚焦超声法组和LEEP组(LEEP刀治疗),每组中度或者重度糜烂各40例.评定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治愈、好转和无效情况.结果 ①聚焦超声法治疗后与微波治疗后,各时间段及各种程度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种治疗方法对中度糜烂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度糜烂LEEP治疗的治愈率高于聚焦超声法和微波治疗(P<0.05),而聚焦超声法治疗和微波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和聚焦超声法治疗重度糜烂的疗效较差,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较前二者的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故轻度、中度糜烂可首选微波和聚焦超声法治疗,重度糜烂首选LEEP刀治疗.

    作者:宁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在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期间的阻止完善率和循环不稳发生率.方法 选择行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L组为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0.6%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S组为腰麻组,L组、S组为对照组,B组为观察组.结果 B组与L组阻滞完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S组循环不稳定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6%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患者时,其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与腰麻效果相当;而循环不稳定发生率又明显低于腰麻组,是产妇硬膜外麻醉的一种理想药物.

    作者:石春来;马继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46例经正规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腹壁下注射,每日2次,治疗1周.结果 46例中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胡浩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口服,并观察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程红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鼻内镜下全麻应用吸切钻行腺样体切除术与局麻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全麻应用吸切钻行腺样体切除术(ETA)、局麻传统腺样体刮除术(TCA)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腺样体肥大患儿45例,均接受腺样体切除术,其中行ETA 21例,行TCA 24例.比较两种术式治疗夜间打鼾、鼻塞的有效率,采用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部分患儿声导抗峰压值的结果.结果 两种术式治疗打鼾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鼻塞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主观听力下降症状的腺样体肥大患儿23例,其声导抗测试的峰压值显示鼓室负压的占39%.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打鼾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鼻塞及声导抗峰压值异常的患者,ETA 术式效果更佳.

    作者:冯淑仙;罗大虎;蔡向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24例

    目的 观察研究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慢性附件炎女性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在月经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甲硝唑注射液,然后改为片剂口服;对照组35例在月经结束后第5天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甲硝唑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治愈率为54.2%,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杨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干预的临床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多毛、肥胖和不孕等为临床特征,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emia,HA)、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ism,HI)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ce,IR),因此利用胰岛素增敏剂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卵巢排卵功能、纠正糖脂代谢异常已经成为治疗PCOS的研究热点.国内有学者采用补肾养阴的六味地黄丸研究,发现能够改善绝经期妇女胰岛素抵抗和脂肪代谢紊乱状态[1].我们通过本研究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达英-35能否改善生育年龄妇女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改善PCOS女性内分泌状态和排卵功能.

    作者:张旭宾;林秀峰;杜静;吴嘉齐;吴日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实施肠粘连梗阻手术患者63例,其中29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另34例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引流例数、切口感染例数、术后再发肠梗阻例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确切,可作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普外科推广应用.

    作者:周师南;许宏贤;刘永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三种筛查方法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宫颈病变的三种筛查方法--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阴道镜检查结合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评价三种筛查方法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就诊的妇女,分别采用宫颈刮片、TCT、阴道镜检查结合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对三种方法诊断宫颈疾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刮片5330例,结果异常145例,阳性检出率为2.72%;共有2016例进行TCT检查,结果异常者136例,阳性检出率为6.75%,共有2487例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图像696例,阳性检出率为27.99%.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阴道镜检查为高,其次为TCT,低是宫颈刮片.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涂片的敏感性为39.31%,TCT的敏感性为48.53%,阴道镜的敏感性为22.84%,宫颈刮片与T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道镜与TCT及宫颈刮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种方法对宫颈病变都具有一定检出率,阴道镜检查可以提高诊断检出率,且简便、经济、及时,可以成为宫颈病变首选的筛查方法.

    作者:谢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