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林东平;盛宏光;吴万龄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血浆内皮素, 微血管病变, 平滑肌细胞增殖, 放射免疫分析法,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活性多肽, 血管收缩, 发病机制, 高血压, 致死, 致残, 损伤, 测定
摘要: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近年来发现的血管活性多肽,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及促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1,2].在各种高血压及心、脑、肾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3,4].糖尿病(DM)微血管病变是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而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微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5].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型DM伴或不伴有微血管病变患者ET-1水平的变化,并就ET-1水平与DM微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行探讨.
上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卡替洛尔滴眼液的拟交感神经活性作用的临床研究

    卡替洛尔(carteolol,商品名美开朗)是一种具有内在拟交感神经活性(intrinsic sympatho mimetic activity, ISA)作用的强力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有效的降眼压作用与经典的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0.5%噻吗洛尔滴眼液(timolol)相同[1,3,5].但由于其ISA[1,4]的心率下降或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不象噻吗洛尔那样显著[6],而通过ISA作用有可能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 我们在业已完成了的2%卡替洛尔滴眼液与0.5%噻吗洛尔滴眼液的多中心双盲临床研究证实了2%卡替洛尔滴眼液在中国人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中具有良好降眼压效果的工作后,现针对其ISA作用选择了2%卡替洛尔与0.5%噻吗洛尔滴眼液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兴怀;王丽天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经翼腭管翼腭凹注射鱼肝油酸钠治疗三叉神经痛--附16例分析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三叉神经的上、下颌支疼痛(Ⅱ、Ⅲ支)尤为常见,治疗方法较多,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效果不一,有些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为了解决病人的痛苦,1995年12月我们采用了经腭大孔-翼腭管-翼腭凹注射鱼肝油酸钠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晓钟;邹爱萍;高宏;王旭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偏中心摄影验光法在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普查中的应用

    弱视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大约是儿童人口的2%~5%[1].弱视是儿童和成人单眼视力损害的首位原因[2].引起弱视的原因有:先天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及斜视性弱视等[3].屈光参差是弱视的首位致病原因,它比同等的没有矫正的屈光不正更为严重.在屈光参差中,严重到足以导致弱视的比例大约是1%[4].对弱视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是在儿童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进行干预是弱视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2,5].基于普查方法学上不足的原因,大多数的视力普查都要到5~6岁才能进行,而这时候已超过佳治疗时期(1~3岁)[6].

    作者:张振永;褚仁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正常涎腺及涎腺肿瘤雌激素受体初步研究

    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涎腺肿瘤极为常见,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够满意,迫切需要发展其他治疗手段.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一些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成功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贡志刚;黄爱玉;张孟殷;刘志民;严文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心内膜心肌活检对心肌疾患诊断估价

    从Skakibara和Konno(1962)[1]首创心内膜心肌活检(EMB)以来已有30余年历史 .以后EMB的病理学观察心肌疾患的报道日趋增多,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创伤性诊断技术之一,并逐步完善.现将我院1984年至1997年住院病人因患心肌疾患67例所作EMB分析的报道如下.

    作者:章之川;戎卫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 方法对本院3年来29例(35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另30例(35眼)同期接受白内障普通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结果超声乳化手术使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即获得了良好的视力,显著降低了受术眼术后早期角膜内皮水肿、前房渗出、瞳孔变形和虹膜萎缩后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与普通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可更好地保存视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朱煌;周韵秋;韩志明;朱莉;魏锐利;李由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分娩时阴道血肿的发生与防治--附29例分析

    产道血肿是产时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外阴、阴道及阔韧带等处,其中以外阴、阴道血肿为常见.会阴血肿由于位置表浅便于观察,能够及早发现.然而阴道及盆腔血肿位置较深,往往不能及时发现.为了预防和及早发现阴道血肿,现将我院29例阴道血肿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钱海虹;杭爱国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ranemark种植体的烤瓷冠、桥修复

    种植义齿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其坚固舒适,不损伤邻牙,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到接近真牙的程度[1],同时也延缓了骨组织的继续吸收.与常规固定义齿修复相比较,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沈庆平;张西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前组筛窦炎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内窥镜手术从80年代中期已经逐渐被推广和接受.内窥镜具有良好的术野照明,为开展精细的微创手术提供了必要条件.但目前一般报告多采取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全钩突、全筛窦切除的方法[1],很少报道如何利用内窥镜进行微创手多术及其效果.作者总结了内窥镜下微创手术101例(152侧)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本;董人禾;陈文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深覆(牙合)的早期阻断性矫治

    深覆(牙合)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错(牙合)畸形,临床较常见,不但影响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影响生理功能、美观和发育,导致牙齿早失,甚至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临床治疗多为在恒牙列期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拔牙治疗,矫治较复杂.如何在早期阻止或减轻深覆(牙合)的发生发展,减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简化恒牙列期的矫治,在国内少有详细的报道.作者几年来对90余例患者采用早期阻断矫治,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接受,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君良;姜晓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喹啉酸的螺旋神经节神经兴奋毒性研究

    目的了解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及血清中喹啉酸(QUIN)含量及其对神经兴奋的影响.材料和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3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单侧中耳积液及其血清中分子量为167的QUIN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血清为对照.结果中耳积液QUIN平均浓度为181±35.8μmol/L,而血清中未能测得.同时分别以5nmol/μl,10nmol/μl,20nmol/μl浓度的QUIN溶液灌注3组9只豚鼠单侧鼓阶,4 天后取材.组织病理发现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其树突呈现明显的细胞溶解、缺失过程,且有浓度梯度依赖特征,而Corti器结构正常.结论继发于渗出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聋可能是QUIN结合耳蜗NMDA受体产生神经兴奋毒性,发生神经元凋亡所致.

    作者:周祺;王正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耳蜗微窥镜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耳蜗结构,实施蜗内手术干预.方法采用0.45mm直径微窥镜,观察动物和耳蜗植入者的内耳结构,采用半导体微激光对内耳病变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耳蜗微窥镜插入后内耳无结构损伤,ABR阈值短暂变化 ,2周后基本恢复.对耳蜗植入者临床应用微窥镜可诊断蜗内病变.微激光干预后可重建鼓阶,顺利植入人工耳蜗电极极阵.结论耳蜗微窥镜临床使用安全,结合微激光可对内耳疾病进行干预.

    作者:王正敏;马兆鑫;迟放鲁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颌下腺涎石病25例临床分析

    颌下腺涎石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我科自1986年~1996年共收治2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蒋建群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冠心病病人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

    临床上Holter检查尽管已非常普遍,但是有关Holter检查在冠心病中的重要性及其阳性意义报道较少.本文对11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Holter、ECG对比检查,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陈伯熙;乐薇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大鼠耳蜗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对耳蜗的影响.方法应用5/6肾切除法制造大鼠CRF模型,检测其肾功能及肾脏组织形态变化,观察CRF对实验动物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阈及耳蜗螺旋器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模型组ABR阈提高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螺旋器表面超微结构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耳蜗各回内毛细胞静纤毛的不同程度缺失,外毛细胞静纤毛较少受损 .结论 CRF可影响耳蜗听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导致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聋 .

    作者:叶丹;孙爱华;吴志英;张天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多中心性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病二例

    多中心性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病,又称多中心Castleman's病(MCD),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的罕见病.现报道2例.

    作者:杨晨敏;李秀松;金晓龙;沈志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帕金森病胚胎黑质移植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

    近10余年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脑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 D)的临床尝试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临床资料以及影响移植效果的相关因素作一比较详细的综述.

    作者:刘振国;陈生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耳鼻喉科世纪之交的遐思

    20世纪在耳鼻喉科领域里,有四大事件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发展,而且也是对整个医学的贡献.这四大事件是:本世纪初气管食管窥镜的成功应用、40年代双目手术显微镜问世及耳微显微外科的诞生、80年代多道程控人工耳蜗的发明和耳鼻喉科边缘学科(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和听觉言语疾病科等)的成立.昔日气管食管镜直接光源硬管直视技术为多学科窥镜打下了基础,才有今日软管窥镜和高分辨硬管窥镜,成为微创外科必备工具;双目手术显微镜的发明,使显微外科遍及多个学科;多道程控人工耳蜗以其高科技恢复聋残人听觉, 是标志着第一代人工感觉器官的诞生;耳鼻喉科边缘学科不仅拓宽了本学科领域,还重组本学科与多学科的联系.1997年悉尼举行的第16届耳鼻喉科大会上出现了普通耳鼻喉科学名称.普通耳鼻喉科之与其边缘学科的关系,犹如普内科与消化、内分泌和血液等学科的关系.耳鼻喉科作为国家二级学科有了名符其实的三级学科内容.这使人看到耳鼻喉科的传统框架被更新颖的多学科交织网所替代.

    作者:王正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胆碱能传出性前庭神经元对前庭损伤的反应

    目的了解病理状态下乙酰胆碱能传出性前庭神经元的变化及功能.方法 1.制作单侧前庭损伤动物模型.2.动物分组:A组:正常动物;B组 :单侧前庭损伤急性期;C组:前庭损伤恢复期;D组:前庭功能完全恢复期.3.取动物脑干脑片,用ABC法检测传出性前庭神经系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组化反应.结果前庭功能低下侧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的AchT阳性神经元减少,明显低于对侧,前庭损伤后两侧阳性神经元的灰度都增高,对侧传出性前庭神经元AchT明显增高 .AchT阳性细胞数和活性程度增加一直持续到前庭代偿后.结论胆碱能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在前庭代偿过程中起调节性作用.

    作者:迟放鲁;王正敏;吴琍雯;李宽(女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视网膜玻璃体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20世纪是视网膜玻璃体疾病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都得到飞速发展,并获得丰硕成果的世纪.激光、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玻璃体手术、过氟化碳液体的应用,使许多过去被认为不治之症得到治疗,使无数的盲人恢复光明.此外,本世纪内还对不少常见眼底疾病,如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等进行了临床多中心、随机的前瞻性研究.大宗病人按同一方式治疗,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随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其结论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指导着全球眼科医生医学实践.

    作者:王文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上海医学杂志

上海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