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
目的:对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60例患者按照统计学随机原理分为两组,把在治疗过程中只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式的组别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外还加以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的组别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在治疗措施采取之后,对照组患者痊愈人数有12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0%,治疗后有好转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 3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3.33%,在治疗后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迹象的患者人数有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16.67%.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痊愈人数有1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50%,治疗后有好转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4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6.67%,在治疗后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例,是总研究人数的3.33%.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明显,应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蔡吉芬;张红芬;陆保坤;王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2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中耳积液消失时间、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耳积液消失时间、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99.00%,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舒适度,且加快了患者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吕秀荣;李爱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 0月1日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1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5.71%,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先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根据本院急诊标本数据调查研究,分析导致急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科室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之间的2784例血液标本为对照组,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集2988例血液标本为干预组,对照组的标本为未进行干预管理前采集的标本,干预组标本则是在干预管理后完全按照标准程序,且送检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影响结果的因素,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血凝功能、生化以及其他项目,后对检验出存在不合格因子的血液标本进行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探究分析不合格原因以及预防干预的具体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达到了8.261%,而干预组不合格率仅为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标本的试管出现错误、标本溶血、检验人员查对不严、检验技术不到位出现检验错误、送检不及时标本发生变性、试管放置时间过久、患者自身原因如采集前食用油腻食物以及院内检验的管理不到位等.
作者:祁亚娟;古丽加米西·吐苏甫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胃苏颗粒结合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作为单药组,另51例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结合胃苏颗粒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看出,联合组总有效率有90.20%,比单药组总有效率76.47%高(P<0.05);且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 水平均高于单药组(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胃苏颗粒结合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更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白一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酸、抗炎等常规药物治疗以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停药1周后的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t=16.99、7.04,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9.93,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x 2--5.74,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效果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进行单中心研究,分析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及手术分级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方法:某三级综合医院2010年1月~ 2016年12月,医院年开展手术4000 ~ 6000例次,医院编制有《手术医师分级与手术分级管理规定》、《医院关于手术权限授予的相关规定》,《医院新技术评价标准》,组建分级管理小组、新技术评价组.结果:2010~2016年,一二级手术、三四级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稳定,一二级手术发生率在0.5%内,三四级手术发生率在4%以下.2010-2016年,技术申请的数量、通过数量逐年上升,技术通过率呈下降趋势,到2015-2016年稳定在60%.结论:分级管理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有待提高,新技术申请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陈政;沈鑫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直径超过1.0cm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62例患者进行超声小探头内镜检查,根据超声提示的病变层次、结构、粘膜下层的完整性等综合指标,确定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案.结果: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直径大于1.0cm的病灶80个,肿物直径1.0cm ~ 1.5cm者54个,1.6cm ~2.0cm者18个,2.0cm以上者8个.粘膜下层结构完整者71个,粘膜下层累及者9个.适合内镜下治疗的71个病灶,除2人拒绝在治疗外,其余均在内镜下予以EMR、ESD.在判断病灶性质方面,小探头超声对息肉的诊断准确率96.3%,对癌的诊断准确率100%(均为晚期);在判断与粘膜下层关系方面,直径在1.5cm以下病灶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达96.3%,直径在1.6cm ~2.0cm组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为88%,直径超过2cm者,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只有77.8%.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对结直肠隆起病变的性质、起源层次具有很好的分辨,对病变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病灶超过2cm以上者,应该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陈武;王海军;胡永青;李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180例.按所采取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穴位敷贴治疗组和针灸配合穴位敷贴(联合组),每组均60例,以3年为一个治疗总周期,每年6~8月间,每隔1~2日治疗1次,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穴位敷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穴位敷贴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疗效优于针灸或穴位敷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曹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肛门整形术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患者用传统术式治疗,而为观察组患者用肛门整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痔残留及肛门平整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肛门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在体征上去除痔组织,病员易于接受,用于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有较好的实用性.
作者:赵素梅;任兴;赵昌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美宝烫伤膏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6年4月急症科收治的52例患者平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消毒清创,后口服抗菌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美宝烫伤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69.2% (P<0.05);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美宝烫伤膏联合抗菌药物适用于不同程度的烧伤创面治疗,且药物临床疗效显著,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陈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l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肖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对照组42例患者则均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良好改善,但治疗组42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行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压状态,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作者:李薛莹;李德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通过回顾广元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接听电话,指挥医疗出诊等资料,对广元市院前急救资源使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广元市急救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院前急救资源合理使用的对策,为今后合理使用急救资源提供依据.
作者:雷莉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护理效果,提供护理参考.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区别护理的类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均好于常规组.结论:小儿腹泻实施循证护理效果良好,减少了症状改善时间,提升了治疗质量,护理满意程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邱蓓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60例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患者血糖控制较平稳.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佳手段,有效降低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瑞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娩期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对矫正胎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00例胎位异常产妇,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娩期分别采取常规舒适和特殊体位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胎位矫正情况、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期对产妇实施特殊的体位护理,可以有效矫正胎位异常,提高分娩质量,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整理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中医二联疗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S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病例时间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3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二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中医二联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疗效十分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邵雪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关节脱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整复手法,实验组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次复位成功率(97.7%)高于对照组(81.8%);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能够提高1次复位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曾询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