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

肖琴

关键词:断脐时间, 第二产程,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l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病因与部位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致残以及致死率极高的非外伤性、脑实质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相关脑出血疾病的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研究甚多.多数治疗取得显著疗效,但仍存在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案错误导致的疾病迁延,错失治疗时机等问题.近年来临床对于脑出血的病因与其发病部位的相关研究广受医学界学者的关注.本次研究主要从脑出血分型、不同分型脑出血疾病的发病部位、脑出血病因与发病部位的相关性分析与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脑出血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科学可靠依据.

    作者:吴先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35例予以口服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加服瑞巴派特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胀、反酸、嗳气及胃痛等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曾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乡村卫生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乡村卫生院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卫生院近期接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上加强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93.5%和对照组78.3%比较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乡村卫生院临床中较为常见,有机磷农药不但对人体危害较大,且不容易解毒,对中毒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基层卫生院广泛推广.

    作者:刘生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功率钬激光联合佳乐电切镜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高功率钬激光联合佳乐电切镜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引进钬激光技术及佳乐电切镜后收治的30例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本次钬激光共治疗30例膀胱结石患者,在完成治疗后,54枚结石均1次碎石、取石成功.手术时间为30 ~ 120 min,平均(48.32±2.76)min;平均住院时间1~3天.术后无感染,未有大出血、膀胱穿孔及电切综合征等发生,结石清除率为100%.通过随访,结石无复发及尿道未出现狭窄.结论:高功率钬激光联合佳乐电切镜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手术速度快、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朱惠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及手术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进行单中心研究,分析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及手术分级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方法:某三级综合医院2010年1月~ 2016年12月,医院年开展手术4000 ~ 6000例次,医院编制有《手术医师分级与手术分级管理规定》、《医院关于手术权限授予的相关规定》,《医院新技术评价标准》,组建分级管理小组、新技术评价组.结果:2010~2016年,一二级手术、三四级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稳定,一二级手术发生率在0.5%内,三四级手术发生率在4%以下.2010-2016年,技术申请的数量、通过数量逐年上升,技术通过率呈下降趋势,到2015-2016年稳定在60%.结论:分级管理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有待提高,新技术申请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陈政;沈鑫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控制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控制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感染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有较高医院感染几率,采用合理的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吉承玲;吴玉梅;葛承桂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胃苏颗粒加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胃苏颗粒结合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作为单药组,另51例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结合胃苏颗粒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看出,联合组总有效率有90.20%,比单药组总有效率76.47%高(P<0.05);且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 水平均高于单药组(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胃苏颗粒结合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更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白一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临床血脂的测定与标准化研究新进展

    临床血脂的测定项目以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HDL-C)为主,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亦较为常见;对于TC、TG的测定方法以化学法和酶法为主,LDL-C、HDL-C的测定方法以超速离心结合化学抽提法为主,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测定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浊度法为主;TC、TG具有完整的参考系统,一级参考物质、参考方法均较为明确,LDL-C、HDL-C、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均尚缺决定性方法、一级参考物质.

    作者:周锦成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导致急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的:根据本院急诊标本数据调查研究,分析导致急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科室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之间的2784例血液标本为对照组,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集2988例血液标本为干预组,对照组的标本为未进行干预管理前采集的标本,干预组标本则是在干预管理后完全按照标准程序,且送检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影响结果的因素,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血凝功能、生化以及其他项目,后对检验出存在不合格因子的血液标本进行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探究分析不合格原因以及预防干预的具体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达到了8.261%,而干预组不合格率仅为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标本的试管出现错误、标本溶血、检验人员查对不严、检验技术不到位出现检验错误、送检不及时标本发生变性、试管放置时间过久、患者自身原因如采集前食用油腻食物以及院内检验的管理不到位等.

    作者:祁亚娟;古丽加米西·吐苏甫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探讨应用64排CT扫描头颈CTA佳时机

    目的:分析应用64排CT扫描头颈CTA佳时机.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颈联合CTA扫描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颈动脉联合成像的延迟时间和靶血管对比剂浓度之间的关系,重新设计延迟时间的计算公式后,再次进行扫描.结果:对照组测得的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371+ 53) HU,对照组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442±69) HU.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公式计算扫描延迟时间,有助于控制靶血管对比剂的浓度,将其稳定在能够显示血管斑块的浓度值范围内,避免造成静脉伪影.

    作者:赖宇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右美托眯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吗啡辅助麻醉,治疗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结果:两组高麻醉平面均为T6,不过治疗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麻醉相关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应用能促进麻醉效果的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研究

    目的:评价“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开始筛选患者,以骨外科收治的肱骨髁上的骨折患者入组,截至2014年6月,共入选对象62例,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结果:6个月后,组内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水平低于康复期、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两组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高于康复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效果较好.

    作者:何庆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浅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56例动脉血标本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收集血气标本的过程中要对采血质量尤为重视,不仅要选择较好的动脉穿刺针,还要密切留意实际操作过程,尽可能减小误差,从而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的Ⅱ 度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湿性愈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患者,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及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处理,常规治疗组23例患者采用碘伏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有22例治愈,3例好转,治愈率88.0%;常规治疗组23例有16例治愈,7例好转,治愈率6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是治疗压疮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促进愈合、减少瘢痕,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降低费用.

    作者:习明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血压患者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对照组42例患者则均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良好改善,但治疗组42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行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压状态,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作者:李薛莹;李德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抢救室2016年9月-2017年2月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总结使用无创呼吸机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并施行相关护理.结果: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包括:体位管理不到位,舒适度降低,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呼吸机参数调节未循序渐进和气道阻力突然升高.50例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10min~0.5h内发生人机对抗,通过护理措施,患者均能较好配合无创通气.结论:改善人机对抗可有效提高无创通气治疗性,改善急性左心衰的症状.

    作者:杨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浅谈膀胱镜室护理安全与防范

    探讨膀胱镜室中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找提高膀胱镜室护理安全的方法和对策.通过对膀胱镜室现存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加强膀胱镜室的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制定各种仪器设备及器械的维护保养和检测的安全管理,对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针对膀胱镜室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展开综述.

    作者:余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关节脱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整复手法,实验组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次复位成功率(97.7%)高于对照组(81.8%);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能够提高1次复位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曾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传染病学》网络教学的探讨

    网络教学具有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多样、更新迅速、交互性强等特点,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我们通过将网络教学应用于传染病学教学的实施与不断探索改进,对如何做好网络教学与网络教学实施中的重点问题与注意事项提出了自己的体会与解决方法.

    作者:康文臻;谢玉梅;郝春秋;王临旭;党便利;庄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及区域化集中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及区域化集中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区16所基层医疗机构的CSSD现状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查看、访谈等形式,分析其调查结果,并分析采取区域化集中化管理的可行性.结果:本组16所基层医疗机构中,有2所民营医院及14所乡镇卫生院,均未完全实行集中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合格率为0,CSSD规章制度合格率为0,14所医疗机构CSSD区域划分合格率为87.50%,有1所医疗机构CSSD配置防护物品,且相关工作人员经统一培训,合格率仅为4.57%;消毒供应中心在医疗设施设备、清洗包装质量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有15所(93.75%)基层医疗机构愿意接受区域化集中供应服务.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并不乐观,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区域化CSSD,建议将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化集中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娅萍;曹岳蓉;郭留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