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向思维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

徐克国

关键词:逆向思维, 人体解剖学, 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摘要:在人体解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剖析名词概念的内涵,讲授中空性器官的走行和分布,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为其他医学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手术合并输尿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直肠癌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患者有进一步增多趋势,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多年临床经验,探讨直肠癌手术合并输尿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于长涛;王金;李仕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哈尔滨市女初中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女初中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共调查哈尔滨市12 ~ 15岁女初中学生650名,在对女初中生举办生殖健康讲座前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女初中生对妇科疾病、艾滋病传播途径、避孕方法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为学校与报刊书籍,92%以上的女初中生认为有必要举办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及健康心理咨询.结论:初中学校应该与有关卫生保健机构联合强化女初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多途径提升其生殖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

    作者:潘星月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应用优质护理改善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改善胃癌患者围术期的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50名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完成后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很好的控制不良情绪,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

    目的:探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危重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并依据其评分结果选取合适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6%),且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越高,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越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能够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判断患儿的预后情况.

    作者:曾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导致急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的:根据本院急诊标本数据调查研究,分析导致急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科室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之间的2784例血液标本为对照组,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集2988例血液标本为干预组,对照组的标本为未进行干预管理前采集的标本,干预组标本则是在干预管理后完全按照标准程序,且送检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影响结果的因素,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血凝功能、生化以及其他项目,后对检验出存在不合格因子的血液标本进行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探究分析不合格原因以及预防干预的具体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达到了8.261%,而干预组不合格率仅为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标本的试管出现错误、标本溶血、检验人员查对不严、检验技术不到位出现检验错误、送检不及时标本发生变性、试管放置时间过久、患者自身原因如采集前食用油腻食物以及院内检验的管理不到位等.

    作者:祁亚娟;古丽加米西·吐苏甫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60例患者按照统计学随机原理分为两组,把在治疗过程中只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式的组别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外还加以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的组别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在治疗措施采取之后,对照组患者痊愈人数有12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0%,治疗后有好转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 3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3.33%,在治疗后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迹象的患者人数有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16.67%.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痊愈人数有1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50%,治疗后有好转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4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6.67%,在治疗后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迹象的患者人数有1例,是总研究人数的3.33%.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明显,应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蔡吉芬;张红芬;陆保坤;王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控制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控制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感染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有较高医院感染几率,采用合理的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吉承玲;吴玉梅;葛承桂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传染病学》网络教学的探讨

    网络教学具有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多样、更新迅速、交互性强等特点,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我们通过将网络教学应用于传染病学教学的实施与不断探索改进,对如何做好网络教学与网络教学实施中的重点问题与注意事项提出了自己的体会与解决方法.

    作者:康文臻;谢玉梅;郝春秋;王临旭;党便利;庄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关节脱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整复手法,实验组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次复位成功率(97.7%)高于对照组(81.8%);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能够提高1次复位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曾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Pilon骨折的手术处理技巧

    Pilon骨折通常是由于粗暴的外力作用导致的,横向与纵向的挤压而成,因此软组织受到极大破坏,合适的手术方式成了一大难题.临床上,很多人选择前、后侧入路.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选择切开一个小切口,不过归根到底就是要充分暴露出术中视野[1],本文就Pilon骨折手术入路处理技巧作比较充分的总结.

    作者:孙明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选取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普通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5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以及进食后2h血糖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以及进食后2h血糖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主要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有更加明显的疗效,且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例48,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有例38,总有效率为76%.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有15例发生了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0%,观察组的患者有3例出现了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两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效果,且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要低,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陈顺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推拿配合针灸微波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推拿配合针灸微波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推拿配合针灸、微波理疗的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注射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3% (P<0.05);治愈后1年随访中,研究组复发率5.45%,对照组复发率为30.90%,两组比较,对照组复发率更高(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灸、微波理疗的综合疗法对增生性膝关节炎具有更理想、更持久的效果.

    作者:王慧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l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肖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32例垂体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垂体瘤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顺利,行全切治疗的27例,次全切除治疗者5例,无死亡和病残病例.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尿崩症3例、脑髓液鼻漏1例、高热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垂体瘤虽然手术治疗成功率高,但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全面的护理和治疗对患者术后的病情恢复尤其重要.

    作者:郑秀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早期妊娠不同血清孕酮浓度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浓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把早期妊娠孕妇外周血检测的血清孕酮浓度值按高低分三组:血清孕酮浓度值>25ng/ml组,血清孕酮浓度值(15 ~ 25)ng/ml组和血清孕酮浓度值<15ng/m1组,每组随机选择上述条件并成功随访其终妊娠结局者各85例统计其妊娠结局.结果:早期妊娠妇女血液孕酮浓度值检测按血清孕酮浓度值分三组,每组观察例数均为85例,血清孕酮浓度值>25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95.29%,异常妊娠率为4.71%,血清孕酮浓度值(15 ~ 25) 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84.71%,异常妊娠率为15.29%,血清孕酮浓度值<1S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51.76%,异常妊娠(流产和异位妊娠)率为48.23%.结论旱期妊娠血清孕酮浓度影响妊娠结局,正常妊娠率随血清孕酮浓度增高而增高,异常妊娠率随血清孕酮浓度增高而下降.

    作者:吕丽清;许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针灸配合穴位敷贴对腰椎疾病的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180例.按所采取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穴位敷贴治疗组和针灸配合穴位敷贴(联合组),每组均60例,以3年为一个治疗总周期,每年6~8月间,每隔1~2日治疗1次,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穴位敷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穴位敷贴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疗效优于针灸或穴位敷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曹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脂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2例高血脂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检查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2014年12月前收治,为其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为2014年12月之后收治,为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更优,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为老年高血脂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显著改善其病情状况,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在高血脂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治疗方式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直径超过1.0cm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62例患者进行超声小探头内镜检查,根据超声提示的病变层次、结构、粘膜下层的完整性等综合指标,确定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案.结果: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直径大于1.0cm的病灶80个,肿物直径1.0cm ~ 1.5cm者54个,1.6cm ~2.0cm者18个,2.0cm以上者8个.粘膜下层结构完整者71个,粘膜下层累及者9个.适合内镜下治疗的71个病灶,除2人拒绝在治疗外,其余均在内镜下予以EMR、ESD.在判断病灶性质方面,小探头超声对息肉的诊断准确率96.3%,对癌的诊断准确率100%(均为晚期);在判断与粘膜下层关系方面,直径在1.5cm以下病灶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达96.3%,直径在1.6cm ~2.0cm组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为88%,直径超过2cm者,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只有77.8%.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对结直肠隆起病变的性质、起源层次具有很好的分辨,对病变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病灶超过2cm以上者,应该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陈武;王海军;胡永青;李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的疾病影响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择我院XX科收治的138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使用患者疾病影响程度量表和自我护理评分表评价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综合护理后躯体功能影响得分、社会心理影响得分和其他影响得分均明显较对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和出院后三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显示,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出院后三个月,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影响程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40例患儿,按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例与研究组120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主动与两组患儿进行沟通,同时仅对研究组患儿进行以表情、抚触、眼神、身体姿态为主的非语言性沟通,比较两组患儿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儿进行非语言性沟通可有效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张红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