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华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直径超过1.0cm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62例患者进行超声小探头内镜检查,根据超声提示的病变层次、结构、粘膜下层的完整性等综合指标,确定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案.结果: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直径大于1.0cm的病灶80个,肿物直径1.0cm ~ 1.5cm者54个,1.6cm ~2.0cm者18个,2.0cm以上者8个.粘膜下层结构完整者71个,粘膜下层累及者9个.适合内镜下治疗的71个病灶,除2人拒绝在治疗外,其余均在内镜下予以EMR、ESD.在判断病灶性质方面,小探头超声对息肉的诊断准确率96.3%,对癌的诊断准确率100%(均为晚期);在判断与粘膜下层关系方面,直径在1.5cm以下病灶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达96.3%,直径在1.6cm ~2.0cm组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为88%,直径超过2cm者,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只有77.8%.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对结直肠隆起病变的性质、起源层次具有很好的分辨,对病变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病灶超过2cm以上者,应该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陈武;王海军;胡永青;李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口服异维A酸胶囊联合C02激光及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12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64),A组:采用C02激光治疗基础上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B组:采用CO2激光治疗后,行光动力疗法同时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结果:两组不同疗法对尖锐湿疣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有效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低.结论: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CO2激光及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王洁;赵菊花;何振兴;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女初中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共调查哈尔滨市12 ~ 15岁女初中学生650名,在对女初中生举办生殖健康讲座前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女初中生对妇科疾病、艾滋病传播途径、避孕方法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为学校与报刊书籍,92%以上的女初中生认为有必要举办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及健康心理咨询.结论:初中学校应该与有关卫生保健机构联合强化女初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多途径提升其生殖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
作者:潘星月 刊期: 2017年第24期
1.问题聚焦超声影像报告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报告质量事关重大,我科就诊人数长期居高不下,科室医务人员面对繁重工作,时有缺陷报告产生,为提高超声影像报告质量,做好科室质控工作,我科将2016年上半年质控抽查1780份报告中缺陷报告情况做PCDA循环,统计汇总分析,找出其中各种造成因素,针对性做出整改计划加以实施后检查改进成效,对尚存问题进入下一PDCA循环.
作者:胡蜀雯;王依宁;刘华丽;杨丽;刘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直肠癌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患者有进一步增多趋势,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多年临床经验,探讨直肠癌手术合并输尿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于长涛;王金;李仕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析本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5年间182例HAP患者病历资料,了解HAP常见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HAP的发病率与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与年龄、住院时间、季节有显著差异(P<0.05).HAP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56株,23.14%)、铜绿假单胞菌(38株,15.70%)、大肠埃希菌(42株,17.36%)、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6.61%)、白色念珠菌(31株,12.81%).结论:HAP患者病原菌种类较多且易产生耐药性,应当针对合并高危因素患者加强病房管理及防范措施,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
作者:罗仁;牟文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探讨膀胱镜室中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找提高膀胱镜室护理安全的方法和对策.通过对膀胱镜室现存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加强膀胱镜室的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制定各种仪器设备及器械的维护保养和检测的安全管理,对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针对膀胱镜室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展开综述.
作者:余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社区14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7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研究组及常规组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7.26%、78.08%,研究组干预效果更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升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李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30倒,作为观察组,方案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异住妊娠患者,采取单一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包块情况及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包块直径及血β-HCG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包块直径及血β-HCG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优于对照组,统计学P< 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以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效果显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在严格把握适应征的情况下可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宣传推广.
作者:朱道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2例高血脂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检查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2014年12月前收治,为其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为2014年12月之后收治,为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更优,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为老年高血脂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显著改善其病情状况,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在高血脂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讨冠心病(CHD)患者合用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20例CHD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110例/组),在常规对症治疗下,Ⅰ组单纯接受阿司匹林用药,Ⅱ组在Ⅰ组基础上配合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分析及评估两组方案的临床药效、心电图疗效及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接受方案治疗后,Ⅱ组的临床药效为94.5%,心电图疗效为75.5%,与Ⅰ组对应数据(76.4%与59.1%)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对肝肾功能有严重毒害作用的事件,仅个别出现烧心或恶心症状,但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CHD患者合用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治疗具有显著药效,且安全可靠,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刘文;王治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得抢救时间得到有效缩短,患者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斌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乾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2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中耳积液消失时间、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耳积液消失时间、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99.00%,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舒适度,且加快了患者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吕秀荣;李爱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180名,采用临床对照实验的方法,实验组采用视频宣教的方法进行癌痛知识宣教,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通过观察两组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分析视频宣教与常规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优于常规宣教,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视频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毛蓉娟;陈娇;黄晓露;李颖;冯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病情好转后下送低海拔地区,治愈率100%.结论:以吸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控制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感染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有较高医院感染几率,采用合理的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吉承玲;吴玉梅;葛承桂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推拿配合针灸微波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推拿配合针灸、微波理疗的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注射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3% (P<0.05);治愈后1年随访中,研究组复发率5.45%,对照组复发率为30.90%,两组比较,对照组复发率更高(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灸、微波理疗的综合疗法对增生性膝关节炎具有更理想、更持久的效果.
作者:王慧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180例.按所采取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穴位敷贴治疗组和针灸配合穴位敷贴(联合组),每组均60例,以3年为一个治疗总周期,每年6~8月间,每隔1~2日治疗1次,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穴位敷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穴位敷贴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疗效优于针灸或穴位敷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曹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