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毛蓉娟;陈娇;黄晓露;李颖;冯婷婷

关键词:癌痛患者, 视频宣教, 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180名,采用临床对照实验的方法,实验组采用视频宣教的方法进行癌痛知识宣教,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通过观察两组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分析视频宣教与常规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优于常规宣教,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视频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手术合并输尿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直肠癌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患者有进一步增多趋势,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多年临床经验,探讨直肠癌手术合并输尿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于长涛;王金;李仕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选取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普通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5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以及进食后2h血糖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以及进食后2h血糖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主要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有更加明显的疗效,且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例48,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有例38,总有效率为76%.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有15例发生了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0%,观察组的患者有3例出现了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两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效果,且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要低,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陈顺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的Ⅱ 度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湿性愈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患者,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及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处理,常规治疗组23例患者采用碘伏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有22例治愈,3例好转,治愈率88.0%;常规治疗组23例有16例治愈,7例好转,治愈率6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是治疗压疮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促进愈合、减少瘢痕,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降低费用.

    作者:习明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PCD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乾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临床血脂的测定与标准化研究新进展

    临床血脂的测定项目以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HDL-C)为主,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亦较为常见;对于TC、TG的测定方法以化学法和酶法为主,LDL-C、HDL-C的测定方法以超速离心结合化学抽提法为主,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测定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浊度法为主;TC、TG具有完整的参考系统,一级参考物质、参考方法均较为明确,LDL-C、HDL-C、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均尚缺决定性方法、一级参考物质.

    作者:周锦成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

    目的:探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危重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并依据其评分结果选取合适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6%),且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越高,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越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能够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判断患儿的预后情况.

    作者:曾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 0月1日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1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5.71%,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先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早期妊娠不同血清孕酮浓度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浓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把早期妊娠孕妇外周血检测的血清孕酮浓度值按高低分三组:血清孕酮浓度值>25ng/ml组,血清孕酮浓度值(15 ~ 25)ng/ml组和血清孕酮浓度值<15ng/m1组,每组随机选择上述条件并成功随访其终妊娠结局者各85例统计其妊娠结局.结果:早期妊娠妇女血液孕酮浓度值检测按血清孕酮浓度值分三组,每组观察例数均为85例,血清孕酮浓度值>25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95.29%,异常妊娠率为4.71%,血清孕酮浓度值(15 ~ 25) 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84.71%,异常妊娠率为15.29%,血清孕酮浓度值<1S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51.76%,异常妊娠(流产和异位妊娠)率为48.23%.结论旱期妊娠血清孕酮浓度影响妊娠结局,正常妊娠率随血清孕酮浓度增高而增高,异常妊娠率随血清孕酮浓度增高而下降.

    作者:吕丽清;许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就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内科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抑郁得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或者避免出现抑郁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候会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经过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肝癌患者采取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化疗,研究组化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肝癌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率低.

    作者:王雪怡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就诊特点以及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收集并汇总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就诊特点.将86例病患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护理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评价并分析两组老年急腹症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护理效果以及焦虑自评情况.结果: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乏力、情绪焦虑、心里紧张等特点.干预组老年急腹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干预组焦虑量表分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世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尝试针对优质护理构建敏感指标,指导质量评价、持续质量改进,评价敏感指标评价效果.方法:2015年1月~6月,医院外科接待患者3412例次,2015年8月进行筹备工作,10月证实实施新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2016年1月-6月,外科接待患者3761例次.结果:改进后护理满意率、护士满意率高于改进前,改进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反映科室、护理模式的特点,有助于护理目标的达成.

    作者:杨咏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烯丙雌醇与利托君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烯丙雌醇与硫酸镁治疗,干预组患者则接受利托君与烯丙雌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数据接受组间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中,将烯丙雌醇与利托君联合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比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比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方法:计算机检索各个数据库,纳入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比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相关人员结合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的文件资料进行筛选,并使用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将RCT确定为35个,数据显示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镇痛无统计学意义.但芬太尼透明贴在恶心、便秘、嗜睡及尿潴留等明显低于口服吗啡组.结论:芬太尼透皮贴与口服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基本相当,但芬太尼透皮贴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奚烨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关节脱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整复手法,实验组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次复位成功率(97.7%)高于对照组(81.8%);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能够提高1次复位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曾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乡村卫生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乡村卫生院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卫生院近期接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上加强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93.5%和对照组78.3%比较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乡村卫生院临床中较为常见,有机磷农药不但对人体危害较大,且不容易解毒,对中毒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基层卫生院广泛推广.

    作者:刘生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得抢救时间得到有效缩短,患者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斌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对467例患者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诊断的回顾性探讨

    目的:回顾性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的诊断,调查我院骨科医师对腰椎失稳的认识程度.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6年7月诊断有腰椎管狭窄症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内容包括疾病诊断、性别、年龄,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前5年组与后5年组,并对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人数占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总人数比例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五年组与后五年组两组比较,后五年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人数占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总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前五年组(P<0.05),男女比例、平均年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五年组平均年龄较前五年组呈增高趋势.结论:由于对腰椎不稳的不断深入研究,我院骨科医师对腰椎失稳的认识度显著提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腰椎退行性改变导致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也日益多见.

    作者:沈茂荣;张辉宇;周侠;胡钊彰;熊智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