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荣;张辉宇;周侠;胡钊彰;熊智超
目的:探究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与创面愈合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300例肛肠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50例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换药疼痛度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 ~ 3d、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 7d,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20.14±2.36)d,对照组(32.25±3.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病术后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可有效减轻换药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采用.
作者:惠小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关节脱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整复手法,实验组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次复位成功率(97.7%)高于对照组(81.8%);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能够提高1次复位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曾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乾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美宝烫伤膏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6年4月急症科收治的52例患者平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消毒清创,后口服抗菌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美宝烫伤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69.2% (P<0.05);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美宝烫伤膏联合抗菌药物适用于不同程度的烧伤创面治疗,且药物临床疗效显著,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陈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神经内科的12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服务,根据心理焦虑抑郁表对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6)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0±7)分,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在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为(34.2±10.2)分,对照组为(39.8±13.7),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抑郁评分方面观察组为(32.5±9.6)分,对照组为(37.2±11.8)分,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可广泛使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
作者:费网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正畸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58例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分别采用锥形束CT、螺旋CT予以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分析其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扫描结果.结果:锥形束CT对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检出高于螺旋CT(P<0.05),并能清晰显示患者正畸治疗效果.结论: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正畸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殷飞云;刘忠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口服中药的安全性,探讨预防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因口服中药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例75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据此探讨预防方法.结果: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黏膜、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及脑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多由于未实施辨证治疗、药物配伍不当、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制法不当、患者个体差异、患者用药观念不当等多种原因.结论:临床应采取辩证用药、严格遵循用法用量、规范配伍、加强宣导、建立监管机制等措施,确保口服中药的安全性.
作者:韩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对照组42例患者则均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良好改善,但治疗组42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行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压状态,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作者:李薛莹;李德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娩期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对矫正胎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00例胎位异常产妇,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娩期分别采取常规舒适和特殊体位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胎位矫正情况、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期对产妇实施特殊的体位护理,可以有效矫正胎位异常,提高分娩质量,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女初中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共调查哈尔滨市12 ~ 15岁女初中学生650名,在对女初中生举办生殖健康讲座前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女初中生对妇科疾病、艾滋病传播途径、避孕方法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为学校与报刊书籍,92%以上的女初中生认为有必要举办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及健康心理咨询.结论:初中学校应该与有关卫生保健机构联合强化女初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多途径提升其生殖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
作者:潘星月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早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4例颅脑创伤后早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精神障碍出现的时间、类型及颅脑创伤的部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等.结果:颅脑创伤后精神障碍主要出现在伤后3周内,额,颞叶受损伤者易出现精神症状,不同部位损伤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结论:颅脑创伤后早期精神障碍的发生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与损伤程度成正比,精神障碍经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泽;段媛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1年3月-2016年3月我参与护理过的22例产后出血给予心理及综合护理.结论:主要包括产前重视检查及保健,产时及时科学处理产程,产后细心观察,特另别是产后2小时的观察,对症处理及积极配合急救,并加强生活、心理护理.认为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l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肖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浓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把早期妊娠孕妇外周血检测的血清孕酮浓度值按高低分三组:血清孕酮浓度值>25ng/ml组,血清孕酮浓度值(15 ~ 25)ng/ml组和血清孕酮浓度值<15ng/m1组,每组随机选择上述条件并成功随访其终妊娠结局者各85例统计其妊娠结局.结果:早期妊娠妇女血液孕酮浓度值检测按血清孕酮浓度值分三组,每组观察例数均为85例,血清孕酮浓度值>25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95.29%,异常妊娠率为4.71%,血清孕酮浓度值(15 ~ 25) 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84.71%,异常妊娠率为15.29%,血清孕酮浓度值<1Sng/ml组正常妊娠率为51.76%,异常妊娠(流产和异位妊娠)率为48.23%.结论旱期妊娠血清孕酮浓度影响妊娠结局,正常妊娠率随血清孕酮浓度增高而增高,异常妊娠率随血清孕酮浓度增高而下降.
作者:吕丽清;许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析本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5年间182例HAP患者病历资料,了解HAP常见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HAP的发病率与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与年龄、住院时间、季节有显著差异(P<0.05).HAP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56株,23.14%)、铜绿假单胞菌(38株,15.70%)、大肠埃希菌(42株,17.36%)、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6.61%)、白色念珠菌(31株,12.81%).结论:HAP患者病原菌种类较多且易产生耐药性,应当针对合并高危因素患者加强病房管理及防范措施,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
作者:罗仁;牟文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就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内科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抑郁得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或者避免出现抑郁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候会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29)单纯接受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针灸组(n=29)则在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结果:①治疗后,针灸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②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 (P< 0.05).结论: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可借鉴.
作者:董金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通过回顾广元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接听电话,指挥医疗出诊等资料,对广元市院前急救资源使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广元市急救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院前急救资源合理使用的对策,为今后合理使用急救资源提供依据.
作者:雷莉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总结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鼻喷剂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上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一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共抽取了78例患者,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孟鲁司特钠.观察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之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方面,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因子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IL-10炎性因子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鼻喷剂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变应性鼻炎时疗效更佳,能够有效的降低IL-6、IL-8炎性因子水平、提高IL-10炎性因子水平,为临床监测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杨宇;戴凡;余文兴;黄红星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