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仁;牟文玉
目的:探究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与创面愈合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300例肛肠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50例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换药疼痛度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 ~ 3d、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 7d,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20.14±2.36)d,对照组(32.25±3.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病术后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可有效减轻换药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采用.
作者:惠小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及区域化集中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区16所基层医疗机构的CSSD现状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查看、访谈等形式,分析其调查结果,并分析采取区域化集中化管理的可行性.结果:本组16所基层医疗机构中,有2所民营医院及14所乡镇卫生院,均未完全实行集中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合格率为0,CSSD规章制度合格率为0,14所医疗机构CSSD区域划分合格率为87.50%,有1所医疗机构CSSD配置防护物品,且相关工作人员经统一培训,合格率仅为4.57%;消毒供应中心在医疗设施设备、清洗包装质量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有15所(93.75%)基层医疗机构愿意接受区域化集中供应服务.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并不乐观,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区域化CSSD,建议将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化集中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娅萍;曹岳蓉;郭留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应用64排CT扫描头颈CTA佳时机.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颈联合CTA扫描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颈动脉联合成像的延迟时间和靶血管对比剂浓度之间的关系,重新设计延迟时间的计算公式后,再次进行扫描.结果:对照组测得的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371+ 53) HU,对照组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442±69) HU.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公式计算扫描延迟时间,有助于控制靶血管对比剂的浓度,将其稳定在能够显示血管斑块的浓度值范围内,避免造成静脉伪影.
作者:赖宇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在人体解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剖析名词概念的内涵,讲授中空性器官的走行和分布,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为其他医学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克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氟比洛酚酯对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术后苏醒的影响及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人随机分成两组,于手术开始前分别注射氟比洛酚酯或生理盐水.观察给药前,给药后各时点患者的生命体征,苏醒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全麻苏醒时血压、心率更平稳,术后应用镇痛药量明显减少,VAS评分低,统计学差异显著.而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氟比洛酚酯可明显减轻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术后痛,且镇痛时间长,不增加副反应.
作者:徐昀;关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29)单纯接受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针灸组(n=29)则在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结果:①治疗后,针灸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②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 (P< 0.05).结论: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可借鉴.
作者:董金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根据本院急诊标本数据调查研究,分析导致急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科室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之间的2784例血液标本为对照组,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集2988例血液标本为干预组,对照组的标本为未进行干预管理前采集的标本,干预组标本则是在干预管理后完全按照标准程序,且送检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影响结果的因素,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血凝功能、生化以及其他项目,后对检验出存在不合格因子的血液标本进行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探究分析不合格原因以及预防干预的具体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达到了8.261%,而干预组不合格率仅为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标本的试管出现错误、标本溶血、检验人员查对不严、检验技术不到位出现检验错误、送检不及时标本发生变性、试管放置时间过久、患者自身原因如采集前食用油腻食物以及院内检验的管理不到位等.
作者:祁亚娟;古丽加米西·吐苏甫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接受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来院接受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分别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对两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1),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在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推荐推广应用.
作者:朱婉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的Ⅱ 度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湿性愈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患者,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及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处理,常规治疗组23例患者采用碘伏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有22例治愈,3例好转,治愈率88.0%;常规治疗组23例有16例治愈,7例好转,治愈率6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是治疗压疮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促进愈合、减少瘢痕,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降低费用.
作者:习明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研讨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使用小切口PFNA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与患侧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0分钟,平均出血量80ml,术后平均负重时间3天,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复查拍x线片骨折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优良率96.15%.结论:小切口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允许早期活动及负重、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及较高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郝岩;黄珂;穆亮;安占天;李欣;刘杨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的疾病影响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择我院XX科收治的138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使用患者疾病影响程度量表和自我护理评分表评价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综合护理后躯体功能影响得分、社会心理影响得分和其他影响得分均明显较对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和出院后三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显示,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出院后三个月,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影响程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药朱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管理方法.方法:6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中药朱砂治疗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朱砂的用量、用药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就当前我院对于中药朱砂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收治的使用中药朱砂患者中用药不合理有8例,其中包括3例用药量过大、3例用药时间过长,2例因朱砂炮制方法不当引起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率13.33%.朱砂的用药量越大、持续用药时间越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时间、用药量的不同与临床合理用药有显著的关系,加强朱砂的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规范管理才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应用率.
作者:朱慧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尝试针对优质护理构建敏感指标,指导质量评价、持续质量改进,评价敏感指标评价效果.方法:2015年1月~6月,医院外科接待患者3412例次,2015年8月进行筹备工作,10月证实实施新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2016年1月-6月,外科接待患者3761例次.结果:改进后护理满意率、护士满意率高于改进前,改进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反映科室、护理模式的特点,有助于护理目标的达成.
作者:杨咏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经过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院图书馆是科研人员和医学信息之间的桥梁,它承担着医院文献、信息服务等任务,致力于促进医院临床教学、科研学习和发展,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医院图书馆仍然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研究和信息采集地的自我认知层面,普遍存在图书馆利用率偏低的现象.本文尝试应用网络技术和社交平台对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推广,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作者:吴颖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垂体瘤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顺利,行全切治疗的27例,次全切除治疗者5例,无死亡和病残病例.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尿崩症3例、脑髓液鼻漏1例、高热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垂体瘤虽然手术治疗成功率高,但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全面的护理和治疗对患者术后的病情恢复尤其重要.
作者:郑秀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就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76例2型糖尿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8例.常规组患者予以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指数均得到明显降低,联合组各项指数下降幅度比常规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血糖指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正畸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58例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分别采用锥形束CT、螺旋CT予以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分析其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扫描结果.结果:锥形束CT对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检出高于螺旋CT(P<0.05),并能清晰显示患者正畸治疗效果.结论: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正畸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殷飞云;刘忠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温度及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1 5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采集2份血液样本,一份保存在常温下(A组),一份保存在-4℃条件下(B组),分别放置30min、1h、2h、4h、12h以及24h后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不同检验时间,两组标本的MCHC、HGB、WBC以及RBC水平变化不大,但是PLT水平变化较大;样本保存12h后,A组和B组的MCHC和HCT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时间和温度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
作者:陶雪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180名,采用临床对照实验的方法,实验组采用视频宣教的方法进行癌痛知识宣教,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通过观察两组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分析视频宣教与常规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优于常规宣教,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视频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毛蓉娟;陈娇;黄晓露;李颖;冯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